1,000萬劑BNT疫苗最快9月底抵台!台積電、鴻海發聲明,郭台銘:正式授權至今剛好7週
1,000萬劑BNT疫苗最快9月底抵台!台積電、鴻海發聲明,郭台銘:正式授權至今剛好7週

7月12日更新購買金額


台積電、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暨永齡慈善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今(12)日宣布各完成五百萬劑BNT(BioNTech)162b2疫苗採購並捐贈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作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疫使用。

台積公司、鴻海公司與永齡基金會有鑑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帶給全球的巨大衝擊,在台灣疫情升溫後,立即評估並積極投入洽商疫苗採購捐贈事宜,感謝多方支持及政府包含總統府、行政院、衛福部與疾管署的授權協助,業已順利完成合約簽署,並將所採購BNT162b2疫苗全數捐贈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計最快九月底後可按照德國原廠生產排程及台灣接種狀況依序送抵台灣。此次疫苗捐贈專案秉持 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 之三大原則處理,確保疫苗品質符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相關法規要求。

BNT疫苗採購時程
圖/ 行政院提供

完成BNT162b2疫苗捐贈後,後續疫苗配送來台時程以及施打訊息,將統一依照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為主。

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表示:「從5月23日向有關當局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並自6月1日送件到食藥署,6月18日政院宣佈正式授權至今天剛好7周,這段時間我自知責任重大,阻礙重重,惟我及我們疫苗採購團隊始終抱持希望,也儘可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採購及捐贈的法律程序。對大家期待疫苗的焦慮,我與團隊都感同身受。很欣慰今日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但還不能放鬆,因為持續還要努力催促到貨時間和到貨數量,但這批來自德國原廠直送的疫苗,相信可以協助台灣社會面對疫情時增加信心並且得到喘息。在海外疫情依舊嚴峻的狀況下,台灣未來還是可能有第二波、第三波病毒的侵襲,大家仍應依循防疫規定。團結是克服逆境的解藥,台灣加油,期待疫過天晴。」

台積公司董事長劉德音博士表示:「因應COVID-19疫情對世界各地帶來的威脅與挑戰,台積公司運用自身專業知識與全球物流資源,協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以及公司海外據點自2020年起致力於支援全球防疫工作,從台積所在地出發提供防疫所需協助。此次在台灣疫情嚴峻的時刻,能藉由捐贈疫苗協助抗疫是台積公司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的具體實現。相信當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之時,我們也會蛻變得更為強韌。」

鴻海公司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台灣社會此刻最需要的就是疫苗資源。我們全權委託郭創辦人,透過永齡基金會的力量主動洽商引進疫苗,提供給台灣醫療防疫體系,善盡社會責任。鴻海公司深知台灣要建構完整的防疫網,企業團體無法獨善其身,必須加入全社會的防疫團隊及體系。每個社區、家庭才有保障,大家才能渡過難關。」

此外,鴻海今(12)日一早公布向上海復星醫藥採購500萬劑疫苗費用支出,將由鴻海擔負1.05億美元、永齡基金會支付7000萬美元為上限額度費用,將捐贈衛福部使用,總計1.75億美元費用包含疫苗採購及必要冷鏈物流處理金額,折合新台幣48.95億元,每劑疫苗成本35美元,概算10000萬劑成本相當98億台幣。

7月11日

上海復星醫藥11日公告,子公司復星實業分別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及裕利醫藥簽訂「銷售協議」,將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託的裕利醫藥銷售1000萬劑BNT的COVID-19疫苗,裕利醫藥成立於瑞士,在亞太地區16個國家設有服務據點,代理亞洲區莫德納疫苗,在台灣為裕利公司,除經銷知名醫藥及醫療保健廠商產品,也在此次國際疫苗來台扮演重要物流角色,外媒曾透露裕利是上海復星醫藥無法直接將BNT疫苗進口台灣的重要角色。復星醫藥表示,這批疫苗將被買方捐贈予「台灣地區疾病管制機構」用於當地接種。

BNT 2.jpg
圖/ biontech

6月18日:台積電也將捐500萬劑

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於今(18)日中午12時30分舉行記者會對郭台銘做出回應。他表示,對民間企業團體願意購買BNT原廠疫苗,為有效控制疫情,確保國民健康,會盡一切可能管道做充足供應,目前在德國政府協助下,與原廠持續洽談溝通,不會技術性阻擋,對民間企業和團體的義舉,政府除了感謝,也會積極提供協助。

羅秉成更爆出,台積電、鴻海集團永齡基金會都提出要各捐贈500萬劑BNT原廠疫苗的計畫,為推動捐贈案和解決民間企業團體採購的困難,將進行特殊採購安排,會發函授權台積電跟永齡代表洽談,直接請原廠將疫苗送抵台灣捐贈給政府。

6月18日9:00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所創永齡基金會期望突破國際壓力,透過民間管道購買國外疫苗捐贈500萬劑,目前在衛福部長陳時中承諾協助下推進,不過,郭台銘不耐關鍵問題仍無法突破,發出5點聲明:呼籲要總統蔡英文同意讓他代表政府向疫苗原廠接洽。

郭台銘發佈聲明表示,為替台灣爭取採購國際疫苗機會,在政府機關間折衝等待多時,卻在本週又聽到民進黨團內部不同意見,昨日陳時中又表示郭買疫苗有情勢困難,他認為現在是技術性拖延可能,直言事情只是原地繞圈圈。

總統 蔡英文
郭台銘呼籲要面見蔡英文。
圖/ 微軟提供

他發聲明表示,在台灣疫苗短缺的關鍵時刻,對於蔡總統向媒體表示要開綠燈協助永齡基金會向國外取得疫苗,他感到又有了希望,他因為憂心台灣疫情肆虐,人命關天,從5月23日起,就經由各種方式,希望與政府洽談,突破限制,購買疫苗捐贈與政府,在6月1日依主管機關要求送件後,遲遲未獲得主管機關正式回覆,又於6月10日行文給衞福部陳部長,2天後取得部分進展,讓團隊有些許振奮,能在6月13日和主管機關開會,晚間又接獲陳部長來電,表達會協助本案。

郭台銘表示,很可惜的是在端午連假結束後,又有消息傳來民進黨不同派系間有不同的意見,巧合的是又有媒體出現無法查證訊息來源的不實報導,各種看不見的力量開始對本案產生技術性的拖延。

郭台銘:我每日憂慮!原地繞圈圈

郭台銘表示,「我每日憂慮,夜不成眠」,在17日凌晨向憂心又充滿期待的國人報告本案仍在進行中,也感謝曾經得到衛福部陳部長的承諾,在發表三點聲明後,受到包括來自蔡總統及許多民意代表發言認同,可惜的是關鍵問題若無法突破,只是在原地繞圈圈而已。

因此他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呼籲政府公開表示接受永齡基金會的捐贈,讓這個捐贈的購買可以「擁有代表政府的採購權」,讓永齡可以正式發中英文新聞稿,對外表示自即日起可以用捐贈者的角色代表政府向疫苗原廠接洽,他認為「既然都在國際上公開了,也不會擔心假貨的問題」,開大門走大路,官民合作的關係需要正式授權,為國際洽商營造有利的條件。

他也呼籲政府應同意永齡提出的捐贈合約,進入實質細節的討論,也同意永齡對於採購德國BNT(上海復星製藥代理),由德國製造出貨的疫苗,所提出的合約架構圖,並給予相應於合約的進口許可相關法律文件。

RTX8GBNT_疫苗
買疫苗成各國角力戰場。
圖/ REUTERS

郭台銘表示,疫苗捐贈因爲標的物涉及相關法律責任,和一般物品的捐贈不同,需要政府(受贈方)先明確表達立場,再讓願意捐贈方去洽談疫苗供貨的數量及時間。

他表示,目前國際上認證的疫苗雖是賣方市場,但若蔡總統和台灣人民願意讓郭台銘有個機會「用我數十年的國際人脈與商業經驗為大家服務」,應該能有所突破。他認為,對政府來說,這是新增一個可能的管道,並不排擠原有的疫苗採購,就算永齡最後沒有成功,對政府也沒有任何損失,希望蔡總統能接受建言。

郭台銘最後強調:「我本人聲明在此事上絕無任何政治和商業企圖,未來可受外界檢驗,最後為蒼生請命,希望能會見蔡英文總統,我相信您才是疫苗政策的決策者、我希望當面報告、取得您的同意、或是拒絕」。

郭台銘表示,唯有面見蔡英文,才不會讓國人誤以為永齢基金會已經取得政府的真正承諾、及具體的政府公權力的協助處理相關問題。沒有總統的明確裁示、疫苗的採購永遠不能真正的開始。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馬上購:傳送門
單期「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時事追蹤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