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第四任CEO正式交棒!MWC上揪40家企業合攻5G毫米波浪潮
高通第四任CEO正式交棒!MWC上揪40家企業合攻5G毫米波浪潮
2021.07.02 | 5G通訊

編按(2021.7.2更新):作為高通第四任執行長,艾蒙(Cristiano Amon)於7月1日正式展開工作,艾蒙於上任時表示:「高通不僅將繼續推動5G擴展到主流裝置以及手機之外的更多終端類型,還將透過重要技術支援實現萬物與雲端相連,在推動眾多產業的數位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

艾蒙已加入高通26年,前身擔任QCT(高通CDMA技術公司)總裁和公司總裁;在正式接下高通執行長後,艾蒙表示將著眼於5G將為各個產業帶來的機遇,以及5G將在眾多企業的數位轉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艾蒙表示,期待與高通全球41,000名高通員工並肩合作,共同創造能徹底改變人們生活、工作和相互聯繫方式的技術。高通稍早也表示,艾蒙將於7月28日以執行長的新身份,分享第三季財報。

5G時代全面啟動,晶片廠商、手機製造商等將迎來巨大轉變;與此同時,全球疫情也讓人們生活型態改變,讓5G的潛力被充分釋放。

高通即將在7月1日上任的準執行長艾蒙(Cristiano Amon)也於28日的MWC大會上進行演說,帶來公司最新的5G動態,同時帶來新款手機旗艦晶片Snapdragon 888 Plus的登場消息。

「雖然疫情的暴發,使產業過去一年半遇到了各種挑戰,但通訊的生態系統仍然表現優異。」艾蒙如是說,有越來越多的智慧邊緣終端連接到雲端,加速數位轉型已經成為產業共識,勢必也將掀起新一輪創新浪潮,而5G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艾蒙表示,為了可以加速5G產品更新,新款旗艦晶片Snapdragon 888 Plus的登場更是意義重大:「我們對Snapdragon 888帶來的成功感到興奮,它獲得了130多項設計採用;而有了Snapdragon 888 Plus的加持,現在體驗即將變得更好。」

1414329538001_6212078773001_6212048606001-vs
高通先前推出的Snapdragon 888獲得廣泛應用。
圖/ 高通

他指出,雖然新的晶片版本和現有的Snapdragon 888非常相似,但因CPU提升至3.0GHz,並且有了更好的AI引擎算力,升幅約為20%。將有助於提供旗艦級別的娛樂體驗,包括AI加持的遊戲、串流媒體等內容。

高通也證實,搭載Snapdragon 888 Plus的手機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進入市場,已確認小米、Vivo、華碩和摩托羅拉將有對應新品推出。

艾蒙提出數據,16個月前,還只有50家電信營運商推出5G服務,到現在已累積超過165家加入行列。他進一步補充,目前高通的解決方案也已加入近1000款的5G終端設計中,從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到XR眼鏡等,無一不備。

搶佔毫米波領域,高通野心勃勃

在全球5G部署如火如荼之際,也因為毫米波擁有更極大速率、大容量、低延遲的優勢,成為釋放5G潛能的關鍵。艾蒙表示,「全球5G毫米波佈署已勢不可擋,高通在此技術的研發、標準化和商業化進程中持續投入,也很榮幸能夠和產業的關鍵企業共同合作。」

在此次的MWC大會,高通也宣布攜手超過40家企業共同推廣5G毫米波技術,可見技術發展性已是勢不可擋。艾蒙也特別指出,2022年中國聯通將在冬奧會提供毫米波技術,將有望於中國加速推動發展。

cf84-krwipar9197414
高通在MWC大會上宣布攜手超過40家企業,共同推廣5G毫米波技術應用。
圖/ MWC

若以高通在MWC的發佈來看,中華電信也指出,在去年底於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成立全球第一座的5G mmWave(毫米波)企業專網智慧工廠後,中華電信也將持續推動特定垂直領域的多樣性和創新應用。

艾蒙也指出,5G毫米波比4G LTE快上38倍,比5G Sub-6頻段快上16倍。這究竟有多快?進一步以高通提供的數據比擬來看,在5G毫米波的應用下,可在峰值速度下以27秒內完整下載一部2小時的4K UHD電影。

但毫米波雖然高速,但容易被障礙物所阻擋;反觀Sub-6 低頻頻段則可穿透建築物,但速度沒有那麼快。對此,艾蒙也進一步表示,運用毫米波和Sub-6頻段的結合是必然之策,將對於視訊會議、大檔案分享等工作至關重要,也因為遠端工作趨勢,這些應用需求正在持續增長。

在MWC期間,高通也同步展示研發空中傳輸(over-the-air,OTA)試驗平台和系統模擬,有望為全球電信營運商與裝置帶來更大容量、更廣覆蓋範圍和低延遲的突破。此技術將有望推動許多產業進而轉型,惠及工業物聯網、汽車等產業。

MWC 2021_ Qualcomm Demos Enhanced Wide-area 5G OTA
OTA平台示範。
圖/ 高通

若單看毫米波在OTA的應用原型,將可用於數個關鍵領域,例如智慧毫米波訊號延伸器、網路拓樸最佳化、擴展毫米波物聯網等。這些展示都顯示了5G毫米波能夠支援更小的效能、部署效率和應用擴展。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馬上購:傳送門
單期「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