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約,失去的不只是一個誠信,也可能是一段關係。別人和你約定事情、時間。建立的是在一個未知的信任上。因為用「信心」相信,彼此都會重視,於是給出承諾。
約定,小至時間、大至公司與公司間的合作、人生、情誼之約。
一個不看重約定的人,多半是比較自私的。以自己為中心,認為只是慢幾分鐘、又不會死,口頭之約沒有律法可管,縱使是有訂下紙上合約也可以違約,頂多烙跑躲到天涯海角,但這個污點卻會始終留在原地和對方的心裡。
去年,我在同一個月內裡挪去了兩個朋友,他們都因著我獲得過許多媒體版面。使我切割關鍵的原因就是「失約」。但在此之前我也曾多次忍讓、規勸,卻不見改善。因某次重要的場合臨時不到,只是因為下雨不想出席,對方覺得我脾氣好撒個嬌就可以Pass,於是他們得到的結果就是我的「拒絕往來」判決書。
這樣是否太嚴重?就當是我無情好了,但一個人若不能在小事上忠心,那也別指望給他大事時能好到哪裏去。這兩位朋友一個從醫、一個從商。而我的功能就是搞媒體宣傳的大喇叭,我對他的評論和推薦,能影響群眾對他的觀點,但我不想失信於人,縱使只是我從未謀面的讀者,我都不想傷害,因為對方並不值得被我推薦。
遇到愛失約工作夥伴,我該怎麼辦?
倘若一個醫生,只在跟總統約診的時候不遲到、認真問診。那市井小民的生命就比較不重要嗎?倘若一個商人,誠信在他身上像是曇花一現,那麼合作的對象有幾個膽可以嚇破?
倘若你是一個很容易失約的人,你可以檢視一下是否自己有這樣的情況:
- 朋友圈每隔幾年就會轉換,某些朋友就不自覺地消失了。
- 時間管理或判斷事情重要與否,是以你為決定的中心。
- 很親近的人或同事,與你的關係都比較不好,不常在一起的人都比較喜歡你。
- 你重視的人、事、物,通常多半有較高度的利用價值,或是能帶給你利益或鎂光燈。
這是我觀察在職場上,不太看重約定的人,他們常會有的生命狀態。沒有鎂光燈或是好處的事情他們通常不太碰,倘若他很積極的接觸妳或巴結妳,肯定是你具有某種程度以上的利用價值,我們不可能改變另一個人的生命狀態,但我們擁有選擇權。「遠離和自保」就是你所能做的。
倘若你遇到了這樣的工作夥伴,你必須要有幾個保護措施:
1. 要隨時預備合適的備案,當作專案中並沒有他,要有單兵作戰的打算。
2. 不要把最關鍵的鑰匙、時間、或是文件由此人進行主導。
3. 與你的上司保持良善的溝通,專案中的情況積極回報。
當然還有「最絕的」,就是選擇和我一樣,直接封鎖刪除。至於對方會不會受傷、能不能因此悔改,那是上帝的事。你很難改變他的生命,但可以選擇不再讓自己失望。
守約,乃至於工作、信仰、品牌經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原則。那是對自我管理的操練、也是一種讓良心甦醒的鍛鍊。謹慎選擇合作對象、往來的友人。很多時候,白眼狼常常是我們縱容出來的成果。總要珍惜願意說真話修剪你的人,也要多多在生活上操練自己,「在小事上忠心」。
責任編輯:郭昱彣、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