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一直是全球關注的重要環境議題,不僅關乎大量遭浪費的糧食,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最終大多會被掩埋,進而產生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甲烷。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發布的最新糧食浪費指數報告(Food Waste Index Report 2021)顯示,2019年全球浪費近10億噸的食物,換句話說,全球糧食產量有高達17%的食物最後被丟到垃圾桶。
根據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有三到四成的食品都被浪費了;紐約市官方網站更指出,光是紐約市每年就產生近50萬噸食物垃圾,這些垃圾每日可以塞滿100多節地鐵車廂。
以解決食物浪費為初衷,丹麥「Too Good To Go」於2016年正式創立,旨在媒合想買即期食品的客人及店家的App,目前在全球已擁有超過3,600萬用戶和近87,000家餐廳合作夥伴。
用100元買「剩食驚喜包」,助全球保下7千萬份遭浪費的餐點
Too Good To Go聯合創辦人巴許(Lucie Basch)告訴《Fortune》,他最初創業的起心動念,來自自身經驗。他闡述,某天經過麵包店時,看到師傅正在丟棄麵包,他上前詢問是否可拿走,卻被師父以店家不允許捐贈食物為由拒絕,因此他付了錢,但買到了較過去多三倍的麵包量。「我靈機一動,這個做法或許適用於其他店家。」巴許說。
於是,Too Good To Go團隊親自走訪各個店家,針對「剩食」議題與店家宣導和深度對話,說服他們加入合作。Too Good To Go會搜集合作店家打烊前剩餘且完好的食物並分裝,民眾可在App上下單,價位落在4到6美元之間(約台幣110到170元),接著到門市領取「剩食驚喜包」。
由於每天店家剩下來的食物都不同,客人每天拿到的食物也不會一成不變,驚喜包可能會有披薩、貝果、蛋糕、壽司或是湯、冰淇淋等。
《Fortune》報導,該服務已在全球省下超過7,000萬份將遭浪費的餐點。而且透過App上的數據,可以清楚看見店家節省下來的餐點數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該服務進軍美國短短7個月,其消費用戶已經為全美節省了約25萬份浪費的餐點,減少的碳足跡更是相當於702趟紐約-倫敦航班的碳排放。
全家「友善食光」地圖上線,輕鬆買到即期美食
在台灣,也有超商開始提供類似的服務。全家便利商店2019年首創「友善食光」機制,在微波便當或者麵包到期前,提供折扣優惠,鼓勵消費者選購。
而因應近期疫情嚴峻,民眾宅居時間拉長,自煮頻率提高,對蔬菜需求急升,全台約200間有銷售生鮮蔬菜商品的全家「超市機能店」,都增加蔬菜商品項,提供近40款蔬菜商品。而「友善食光」的服務也進一步擴展至生鮮蔬菜,到期前55小時有7折優惠。
更方便的是,全家近一步在自家App上推出友善食光地圖,讓想省錢買到「友善食光」優惠商品的消費者,透過庫存動態系統,在家事先查詢各店舖的折價即期商品與數量,就能先想好這餐要怎麼吃的方便、省錢又健康,再也不會有到了門市發現沒有想吃的便當,撲空的窘境。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責任編輯:郭昱彣、蕭閔云
延伸閱讀:
1. 不去市場,就買蔬菜箱!各零售通路推不同方案,誕生全新商模
2. 僅花 6 天成立!「鄰家鮮生」如何成為最快到貨的蔬果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