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用蘋果的朋友,對於AppleCare+一定不會陌生。當你在Apple Store購買手機時,店員不一定會推薦Apple Watch和AirPods這類的配件,但在結帳之前,一定會向你推薦AppleCare+,甚至在蘋果官網購買手機時,也會詢問你是否要添加AppleCare+服務計畫。
多數蘋果硬體產品都隨附一年的有效保固及長達90天的免額外付費技術支援服務。用戶也可以購買AppleCare+服務專案以延長保固期限。
使用者購買AppleCare+服務計畫後,可以獲得長達兩年的額外硬體保修和軟體支持服務,且每12個月內最多可以進行兩次的意外損壞保修服務,能以較低廉的價格對意外損壞的iPhone進行維修。
在台灣要購買AppleCare+的話,根據蘋果官網表示,由於國內保險的規定(AppleCare+由新加坡商美國國際產險公司承保,必須要有合格登錄保險字號的業務員才能銷售),台灣只提供兩種方法:
- Apple直營店。
- 致電0800-095-98轉客服人員。
但在國外,可以在裝置中的「關於本機」裡頭,直接線上購買。一般來說,直接在線上購買與致電客服人員,會被歸類在同一種流程中,均透過遠端檢測程式來檢測用戶的裝置並進行審核。
中國修改的AppleCare+政策內容
簡單來說,AppleCare+就是蘋果官方所推出的意外損壞保修服務。當使用者購買蘋果設備時可以一併購買這項服務計畫,或在設備購買之日起60天內線上購買或到Apple Store零售店進行購買。
上述是蘋果先前一直執行的AppleCare+服務計畫政策。但有網友發現,這項政策唯獨在中國市場發生了些許改變。
改變的細項包含: 從設備購買後60天的線上購買期限,變成了7天之內可以線上進行購買,線下實體商店購買的期限則沒有改變 。
相較於之前的服務政策,新修改的政策無疑是縮水了,且這項政策的調整僅針對中國,其他地區仍然是60天內的線上購買政策。
蘋果修改政策是迫於無奈?
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針對中國市場進行售後政策的調整,在這之前,蘋果已經對中國市場AirPods的售後政策進行了修改。
蘋果公司在2020年7月30日正式通知中國境內授權服務商:蘋果授權服務提供商(AASP)不能再直接為顧客更換損壞的AirPods耳機,而是需要先將AirPods耳機送回到維修中心(RC)作進一步篩查。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蘋果公司就已兩次針對中國市場調整了售後政策,而這背後似乎也是出於無奈。
為什麼要修改AirPods的售後政策? 其實是因為中國的消費者過於「精明」,懂得鑽售後服務的漏洞。 先前發生過中國用戶利用買來的山寨AirPods耳機或人為損壞的耳機,在蘋果授權售後服務提供商處換得全新的正品AirPods,接著把原本的正牌AirPods再拿去賣掉。
對於蘋果這種全球大企業而言,最初或許不在乎這些漏洞,但若這種現象變得普及,蘋果也相當吃不消,因此才修改了售後政策,主要是針對消費者鑽漏洞的難度。
在購入蘋果裝置的60天內,能直接線上購買AppleCare+的服務政策在大多數地區執行起來都沒問題,為何會有被中國消費者利用的漏洞呢?
原因是,若在線上申請購買AppleCare+的話,蘋果官方會給使用者一個連結,點擊連結後可以遠端進行設備檢測,以此來檢測裝置是否為真的故障、或裝置是否符合購買AppleCare+的條件。但遠端檢測具有限制性,如手機進水、螢幕摔碎等問題,均無法透過遠端檢測查出來。
以中國來說,若購入一部iPhone 12 Pro Max卻沒有加購AppleCare+,當手機螢幕摔碎時,送回原廠維修需要支付2,559元人民幣(約11,068元台幣),相當不划算。但若線上申請補購AppleCare+服務,只需要支付1,798元人民幣再加上188元人民幣的螢幕服務費,就能得到一塊全新的原裝螢幕了,足足省下573元人民幣(約2,478元台幣)。
正因為產品出現了人為損壞,加上不到60天的裝置啟用時間、瞭解AppleCare+的線上購買規則,在貪圖便宜的心理作用下,就非常容易出現這類鑽漏洞的行為。
此外,更因為線上檢測機制有限制性,造成有心人士鑽漏洞,因此出現了蘋果針對中國市場修改AppleCare+服務政策的行為,將線上購買AppleCare+的時間從原本的60天縮短為7天。而在Apple Store實體零售店補購AppleCare+,則依舊維持60天的購買時間。
本文授權轉載自:T客邦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