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9年推出Apple Card之後,蘋果又將觸手伸向了金融服務,傳出正在高盛合作開發先買後付服務,消息一出相關金融科技企業股價都大受影響。
這項先買後付服務似乎還沒有正式名稱,內部人員稱之為「Apple Pay Later」,高盛將作為實際的貸款方,類似Apple Card時的合作模式。不過這項服務本身是個獨立的服務,與Apple Card沒有直接關聯,即使沒有蘋果信用卡也能使用。
沒有Apple Card也能用,蘋果先買付新服務搶攻新市場
根據目前已知的情報,Apple Pay Later主要是與Apple Pay結合使用,用戶可以將應付款項延後分期付款,例如每兩週繳費一次的四期零利率分期付款,或者按月支付、但有利息的長期付款計畫。
至於按月付款的利息有多少,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想要使用Apple Pay Later服務的話,用戶必須先透過Apple Wallet服務遞交申請,需要實際的身份證明等資料才能申請這項服務。
另外,Apple Pay Later不會去檢查用戶的信用評等,部份方案也不會收取逾期付款的滯納金或手續費,類似於Apple Card的設計。同時蘋果還計畫提供用戶暫時性的Apple Pay Later信用卡。
消息人士強調,這項新服務目前還在開發階段,未來很可能還會有變動,甚至直接胎死腹中都不是令人意外的事。
蘋果在此時傳出將推新金融服務的消息,被認為與電商在疫情下的蓬勃發展不無關聯,這項服務也將可以促使更多民眾使用Apple Pay。去年7月底時,蘋果也收購了一間關於手機付款技術的新創Mobeewave。
根據網路資料庫Statista的數據,截至去年9月全球Apple Pay用戶數達到了5.07億人;且根據一項2019年的調查,Apple Pay在美國行動支付市場達到了51%的高市占率,目前全美約90%商店都支援Apple Pay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在本週曾暗示與蘋果合作的可能性。高盛近年來一直希望能在消費者金融領域建立業務,財報會議上財務長史蒂芬.謝爾(Stephen Scherr)便透露,他相信「與蘋果有更多(合作)機會。」
不是要與先買後付業者打對台,蘋果目標建立更大金融生態系
在蘋果計畫推出先買後付的消息曝光後,Affirm、Zip、Sezzle等相關企業的股價大幅受挫,Affirm股價頓時大跌逾10%。從2020年爆發至今的疫情,帶動了先買後付服務的成長,甚至引起了PayPal等支付巨頭的注意。
PayPal也在去年底推出一項名為Pay in 4的無息分期付款服務,與Apple Pay Later遭曝光的模式相同,用戶能夠以兩週為一個繳費週期,進行四期無利率分期付款。根據PayPal的調查,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接近7成都很習慣這種類型的付款方式。
在疫情、電商興起、經濟不穩定的環境變化下,《富比士》指出,美國「先買後付」市場正以每年41.7%的速度成長,預計2021年將規模將超過1.26億美元。
雖然Affirm等公司的股價大受打擊,但有觀點認為,這些公司並不會因為Apple Pay Later的出現而遭到扼殺,對現有的先買後付服務供應商造成的直接影響實際上微乎其微。
蘋果在金融領域的發展策略與一般支付業者截然不同,沒有提供特定領域的折扣優惠,而是與特定商家合作給予消費回饋,不僅與合作夥伴的關係更緊密,此舉也讓蘋果以一個統一的服務、信用卡,便能網羅從高端到低端各種用戶。
《富比士》認為,蘋果真正的目標仍是放在與Google、PayPal及Square等巨頭競爭身上,Apple Pay Later只是構建Apple Pay、Apple Card生態系的其中一個環節,藉此籠絡更多商家與消費者加入,發展蘋果的金融生態系統。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