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專欄】貧富差距擴大的根源!現代菁英就是「現代的世襲貴族」
【張鐵志專欄】貧富差距擴大的根源!現代菁英就是「現代的世襲貴族」

2015年,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丹尼爾・馬科維茨(Daniel Markovits)在法學院畢業典禮上演講。他本來想要警告畢業生,未來不要利用自己的競爭優勢來謀取個人利益,要積極地為公眾利益服務。但他在寫稿時突然了解到,這群天之驕子所承繼的特權在為他們提供競爭優勢的同時,也為他們帶來磨難。

他在演講台上跟學生說:「你們的生命被毀了。」他說,你們的一生不斷地努力學習、工作,而未來必須繼續如此,如此才能維持你和你小孩在菁英階級中的位置,維持你的菁英性。你必須一直拚下去,「把自己用盡。」

然後,這位教授寫了一本書《英才制的陷阱》(The Trap of meritocracy,2019年出版。中譯本名為「菁英體制的陷阱」)。

教育固化菁英階層,養成優越的「現代貴族」

對英才制的批判在這幾年是熱門議題,而且評論者就是來自這些菁英中的菁英學府。丹尼爾・馬科維茨是耶魯的法學博士(J.D.)、牛津的哲學博士,碩士是倫敦政經學院的計量經濟學,大學是耶魯大學數學學位。此前我也在這裡的專欄討論過哈佛大學知名政治哲學家麥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成功的反思》。

在歷史上,先是世襲貴族統治世界,然後是土地和資本的掌握者成為統治者。到了20世紀中期,美國的幾個主要菁英大學開放大門,讓更多成績優異的小孩得以進入窄門,菁英教育性質於是改變,企業也有了更多高級菁英可以用,「英才制」開始主導世界。

這看似是很大的進步:人人機會平等,可以透過好的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再是看血統與非自己掌握的因素。

但「英才制是虛假的」,馬科維茨說。如今的世界是一種「英才的不平等」,這些最頂尖才能、最努力的和得到最好教育的人(尤其集中在科技、金融、醫學和法律領域),獲得極高的報酬、聲望與權力,成為這個世界的新菁英。「英才制造成一種前所未見且獨樹一格的失衡情況,使得新鍍金時代大為失色。菁英們不僅是壟斷了所得、財富與權勢,同時也把持了產業、公共榮譽與個人尊嚴。菁英體制將中產階級排除在社經利益之外,同時還號召菁英們集體進行一場維護其階層的毀滅性競賽。」

他認為這個菁英階層已經鞏固起一套新時代的世襲制:他們從小就花更多資源培養小孩,讓他們更聰明、更有競爭力,更能進入最好的學校。如此代代相傳,教育體制只是不斷再生產與深化社會既有的不平等。

而且這個現代貴族階層,如同古早時代,在每一方面都是和其他人區隔開來:從就讀學校、消費方式、通婚對象,和居住區域。至少在美國,這是一個全面分裂的世界。「這些差異不斷累積,最終導致菁英體制造成的分裂過於巨大、難以聯繫,富人與一般大眾不相往來,相互之間也沒有同理心與同情心。」

file-20171109-13317-1gvp3wn
菁英們從小花更多資源培養下一代,讓他們更聰明、更有競爭力。如此代代相傳,教育體制只是不斷再生產與深化社會既有的不平等。
圖/ Shutterstock

停止報酬不均,才能避免撕裂加劇

但情況並非一直都如此。二戰後初期美國社會相對平等,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富裕社會。一個鮮明的例子是,柯林頓總統和小布希總統當年家庭背景大不相同,但他們的生活和機遇並沒有差異很大。

英才制,原本應該是讓世界變得更公平,現在卻變成其原本所要對抗的一切:一個集中財富與特權的新階級,而且是可以延續幾個世代的現代種姓制度。

《英才制的陷阱》最獨特、也許最爭議的觀點是:一如本文開頭的演講,馬科維茨不是要批評這些菁英做錯了什麼,而是指出他們也是自我剝削的受害者。

「菁英工作場所,例如科技業、銀行、律師事務所、顧問公司,甚至一些大型企業與其他的『白領鹽礦坑(意謂極端辛苦與壓迫的工作場所)』並無二致。」菁英的工作場所令人耗盡心力,而他們會發現自己愈來愈難從他們的工作中找到熱情與意義。

舊時代下的傳統財富較能夠允許貴族階層表現自我,新財富卻是使得菁英失去自我。「菁英體制為菁英階層帶來心靈上的痛苦,使他們陷入存在性焦慮與深沉的異化之中,即使是再多的所得與再高的地位,都無法減輕這樣的痛苦。」

但真的大多數超級菁英都真的這麼痛苦嗎?馬科維茨或許同情他的學生(和自己),但這個對他們痛苦的同情,看在不屬於那一小撮人的大眾中,可能會不是滋味。

真正問題的核心,不是在於拒絕讓有才能、有努力的人更多回報,而是所謂英才的菁英應該更多元化,不該只是少數產業頂層的報酬、和社會其他人距離如此天差地遠。

正如知名倫理學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所言,我們需要承認人類有不同天份。「所以唯有能給予這些不具有最高薪資工作的才能的人適當報酬——事實上這些工作可能對我們社會是更必要的,從教師、護士、警察到清潔人員——英才制才是一個可被廣泛接受的理想。」

責任編輯:林佳葦、張庭銉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
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教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