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 12天完成填息創紀錄!ETF 0056是什麼、怎麼買?跟0050有什麼差別?投資新手一次看懂
0056 12天完成填息創紀錄!ETF 0056是什麼、怎麼買?跟0050有什麼差別?投資新手一次看懂

11月9日更新

元大高股息(0056)於10月22日除息,8日盤中最高升至32.4元,等於12個交易日就完成填息,創下最快紀錄,9日續強上漲,最高來到32.5元。

ETF0056.jpg
圖/ 金管會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多次在他致投資者的年度公開信中指出,定期投資 ETF,一般投資人也可能超越專業投資人士。那什麼是 ETF 呢?投資新手又該怎麼選擇?

ETF是什麼|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 的意思是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是追蹤市場上主要指數或債券市場指數的基金。《跟錢好好相處》舉例,以美股而言,追蹤的指數可能包含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S&P 500 index)等。

ETF的優點|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

比起傳統共同基金主動選擇要投資的股票,以創造比市場更好的表現為目標,ETF 是跟著追蹤指數的漲跌、隨市場波動,屬於被動投資。

ETF有個優點是,透過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創造穩定但風險不高的長短期收入,相當適合財務獨立計畫。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以便當比喻,一般股票就像菜色完全自選的自助餐便當,而一般基金像是組合好的經典台鐵便當,菜色不能更換。而 ETF 則是兩者折衷的「指定型便當」。

指定型便當沒有固定菜色,便當裝什麼菜會依照設定的條件更動,假設條件是「前 5 名熱門菜色」「蛋奶素」「不要海鮮」,那便當菜色就會拿餐廳每季的前 5 名熱銷菜色,再剔除掉海鮮、非蛋奶素的菜,最後組合完成你的便當。因此,便當裡有些菜色可能跟上次重複,也可能從未見過,端看當期市場波動,而不同的選菜條件,也衍生出不同的 ETF。

ETF買哪支|5個問題,找到適合自己投資標的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選菜條件?《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指出挑選ETF,可先問以下 5 個問題:

  1. ETF的成交量是不是夠大?若成交量太小,不容易脫手,也就很難變現。

  2. 有沒有穩定配息?沒有穩定配息的 ETF,持有人只能從價差獲利,一旦 ETF 套牢,就可能蒙受損失。

  3. ETF 是不是連結當地指數?有些 ETF 只部分連結當地指數,也有些連結的是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像有些 ETF 追蹤的是中國股市,或原油期貨市場。這類的 ETF 就很難用大盤的技術指標來判斷高低點,所以會不容易確認買賣時機。

  4. ETF 連結的市場交易時間和台股是否相同?原因是如果連結的市場暴跌,且時間在台股收盤後,ETF 持有人會有無法立即反應的風險,反觀連結台股的 ETF 就沒有這層顧慮。

  5. 自己是否熟悉連結的股市或商品?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市場,才能掌握相關資訊,若是國內投資者,建議以資訊好取得的台股市場為主,但若是旅居美國、對美股市場有一定熟悉度,則可優先選擇美股 ETF。

ETF新手投資|注意利息收益,也要留意券商費用

對於剛投資的新手,《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提醒,購買 ETF 除了關心利息收益,還要注意券商收取的費用。 若是購買台股 ETF,總費用至少該低於 1%,最好能低於 0.5%。 另外,由於 ETF 仍然是在證券市場交易,如同股票交易,只要開設證券戶就可以下單。

買賣ETF也有證券交易稅,是台股的 1/3

一般來說 買賣股票和 ETF 時,會收取手續費和證券交易稅 。兩者的手續費都是 0.1425%,但 ETF 的證券交易稅只要 0.1%,是股票的 1/3。

有3種ETF不會配息

經理人在〈0050是什麼?想一次投資台灣市值前 50 大企業,你該知道的事〉提到,想要「長期」持有 ETF,記得避開不會配息的 ETF,常見的有以下 3 種類型:首先是反向型,名稱中多可以看到「反 1」的字眼,可以簡單理解這樣的 ETF 會跟指數走勢相反,例如元大台灣 50 反 1(00632R)也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但要指數每跌 1%,它才會漲 1%。再來是槓桿型,名稱中有「正」加上數字的,例如元大台灣 50 正 2,就是當台灣 50 指數漲 1% 時,它會放大漲幅為 2%。

另外,還有許多 ETF 是追蹤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國泰中國 A50(00636)、元大 S&P 石油(00642U)等都在這個行列。多數國外成分的 ETF 也不會配息,詳細資料都能到證交所的找到該檔 ETF 的頁面,會標註在「收益分配」的欄目。當然,建議多多觀察長期投資績效,以及挑選成交量大的標的,才能成功靠 ETF 獲利!

ETF報酬不會 100% 貼近指數報酬

最後,選定 ETF 入手後,投資人還應持續留意 ETF 的指數追蹤能力。由於 ETF 會因為總開銷費用、指數追蹤方式、現金部位等因素,造成 ETF 報酬無法 100% 貼近指數報酬,稱為追蹤偏離度(tracking difference)。

假設追蹤的指數報酬為 5.5%,但 ETF 最後拿到的實質報酬卻是 5%,中間差的 0.5% 就是追蹤偏離度。投資人可至發行 ETF 的各公司官網查詢每年的淨值績效(Total return by NAV)和指數表現(Benchmark)來評估追蹤偏離度。

推薦台股最紅的兩支ETF|0050、0056差在哪?

0050、0056,正式名稱為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0)及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6),根據 2020 年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這兩檔 ETF 的受益人數占 ETF 市場近 40%,為台股超過 200 檔 ETF 中最熱門商品。

0050: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特色 :大盤連動性高、流動性高、規模大,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編制、用來反映整體台股股價變動的台灣加權股價指數,2020 年全年大盤上漲 22%,帶動該檔 ETF 近一年來,持有人數成長超過一倍。

0050選股標準 :選取台股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分股。元大投信每季按市值排行重新調整組成內容。

0050前10大成分股 :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聯電、台塑、中華電、南亞、中信金、富邦金。(截自2021年2月)

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特色 :配息較為穩定、流動性高,按 2020 年 10 月的除息日收盤價計算,該檔ETF年度現金殖利率約為 5.3%,相較銀行定存一年不到 1% 的利率,投資報酬率高出 5 倍。

0056選股標準 :由台股市值最大的 150 家公司中,挑選未來一年預計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前30名股票所組成。元大投信約每半年檢視一次,剔除不在 30 名內的股票。

0056前10大成分股 :和碩、光寶科、華碩、緯創、英業達、聯強、開發金、大聯大、台泥、廣達。(截自2021年2月)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官網;投信投顧公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務部資訊平台

認識台股最紅的2支ETF:0050、0056
根據2020年投信投顧公會統計,0050和0056兩檔 ETF 的受益人數占市場近 40%。這兩支ETF差在哪?
圖/ 經理人

【延伸閱讀】

十大熱門 ETF 出爐!0050、0056 仍受歡迎,這兩類高風險 ETF 也入榜

想理財,卻沒空研究基金和股票?他從百年交易理出「懶人投資法」:簡單、報酬率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責任編輯:錢玉紘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投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