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 12天完成填息創紀錄!ETF 0056是什麼、怎麼買?跟0050有什麼差別?投資新手一次看懂
0056 12天完成填息創紀錄!ETF 0056是什麼、怎麼買?跟0050有什麼差別?投資新手一次看懂

11月9日更新

元大高股息(0056)於10月22日除息,8日盤中最高升至32.4元,等於12個交易日就完成填息,創下最快紀錄,9日續強上漲,最高來到32.5元。

ETF0056.jpg
圖/ 金管會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多次在他致投資者的年度公開信中指出,定期投資 ETF,一般投資人也可能超越專業投資人士。那什麼是 ETF 呢?投資新手又該怎麼選擇?

ETF是什麼|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 的意思是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是追蹤市場上主要指數或債券市場指數的基金。《跟錢好好相處》舉例,以美股而言,追蹤的指數可能包含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S&P 500 index)等。

ETF的優點|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

比起傳統共同基金主動選擇要投資的股票,以創造比市場更好的表現為目標,ETF 是跟著追蹤指數的漲跌、隨市場波動,屬於被動投資。

ETF有個優點是,透過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創造穩定但風險不高的長短期收入,相當適合財務獨立計畫。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以便當比喻,一般股票就像菜色完全自選的自助餐便當,而一般基金像是組合好的經典台鐵便當,菜色不能更換。而 ETF 則是兩者折衷的「指定型便當」。

指定型便當沒有固定菜色,便當裝什麼菜會依照設定的條件更動,假設條件是「前 5 名熱門菜色」「蛋奶素」「不要海鮮」,那便當菜色就會拿餐廳每季的前 5 名熱銷菜色,再剔除掉海鮮、非蛋奶素的菜,最後組合完成你的便當。因此,便當裡有些菜色可能跟上次重複,也可能從未見過,端看當期市場波動,而不同的選菜條件,也衍生出不同的 ETF。

ETF買哪支|5個問題,找到適合自己投資標的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選菜條件?《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指出挑選ETF,可先問以下 5 個問題:

  1. ETF的成交量是不是夠大?若成交量太小,不容易脫手,也就很難變現。

  2. 有沒有穩定配息?沒有穩定配息的 ETF,持有人只能從價差獲利,一旦 ETF 套牢,就可能蒙受損失。

  3. ETF 是不是連結當地指數?有些 ETF 只部分連結當地指數,也有些連結的是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像有些 ETF 追蹤的是中國股市,或原油期貨市場。這類的 ETF 就很難用大盤的技術指標來判斷高低點,所以會不容易確認買賣時機。

  4. ETF 連結的市場交易時間和台股是否相同?原因是如果連結的市場暴跌,且時間在台股收盤後,ETF 持有人會有無法立即反應的風險,反觀連結台股的 ETF 就沒有這層顧慮。

  5. 自己是否熟悉連結的股市或商品?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市場,才能掌握相關資訊,若是國內投資者,建議以資訊好取得的台股市場為主,但若是旅居美國、對美股市場有一定熟悉度,則可優先選擇美股 ETF。

ETF新手投資|注意利息收益,也要留意券商費用

對於剛投資的新手,《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提醒,購買 ETF 除了關心利息收益,還要注意券商收取的費用。 若是購買台股 ETF,總費用至少該低於 1%,最好能低於 0.5%。 另外,由於 ETF 仍然是在證券市場交易,如同股票交易,只要開設證券戶就可以下單。

買賣ETF也有證券交易稅,是台股的 1/3

一般來說 買賣股票和 ETF 時,會收取手續費和證券交易稅 。兩者的手續費都是 0.1425%,但 ETF 的證券交易稅只要 0.1%,是股票的 1/3。

有3種ETF不會配息

經理人在〈0050是什麼?想一次投資台灣市值前 50 大企業,你該知道的事〉提到,想要「長期」持有 ETF,記得避開不會配息的 ETF,常見的有以下 3 種類型:首先是反向型,名稱中多可以看到「反 1」的字眼,可以簡單理解這樣的 ETF 會跟指數走勢相反,例如元大台灣 50 反 1(00632R)也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但要指數每跌 1%,它才會漲 1%。再來是槓桿型,名稱中有「正」加上數字的,例如元大台灣 50 正 2,就是當台灣 50 指數漲 1% 時,它會放大漲幅為 2%。

另外,還有許多 ETF 是追蹤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國泰中國 A50(00636)、元大 S&P 石油(00642U)等都在這個行列。多數國外成分的 ETF 也不會配息,詳細資料都能到證交所的找到該檔 ETF 的頁面,會標註在「收益分配」的欄目。當然,建議多多觀察長期投資績效,以及挑選成交量大的標的,才能成功靠 ETF 獲利!

ETF報酬不會 100% 貼近指數報酬

最後,選定 ETF 入手後,投資人還應持續留意 ETF 的指數追蹤能力。由於 ETF 會因為總開銷費用、指數追蹤方式、現金部位等因素,造成 ETF 報酬無法 100% 貼近指數報酬,稱為追蹤偏離度(tracking difference)。

假設追蹤的指數報酬為 5.5%,但 ETF 最後拿到的實質報酬卻是 5%,中間差的 0.5% 就是追蹤偏離度。投資人可至發行 ETF 的各公司官網查詢每年的淨值績效(Total return by NAV)和指數表現(Benchmark)來評估追蹤偏離度。

推薦台股最紅的兩支ETF|0050、0056差在哪?

0050、0056,正式名稱為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0)及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6),根據 2020 年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這兩檔 ETF 的受益人數占 ETF 市場近 40%,為台股超過 200 檔 ETF 中最熱門商品。

0050: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特色 :大盤連動性高、流動性高、規模大,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編制、用來反映整體台股股價變動的台灣加權股價指數,2020 年全年大盤上漲 22%,帶動該檔 ETF 近一年來,持有人數成長超過一倍。

0050選股標準 :選取台股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分股。元大投信每季按市值排行重新調整組成內容。

0050前10大成分股 :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聯電、台塑、中華電、南亞、中信金、富邦金。(截自2021年2月)

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特色 :配息較為穩定、流動性高,按 2020 年 10 月的除息日收盤價計算,該檔ETF年度現金殖利率約為 5.3%,相較銀行定存一年不到 1% 的利率,投資報酬率高出 5 倍。

0056選股標準 :由台股市值最大的 150 家公司中,挑選未來一年預計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前30名股票所組成。元大投信約每半年檢視一次,剔除不在 30 名內的股票。

0056前10大成分股 :和碩、光寶科、華碩、緯創、英業達、聯強、開發金、大聯大、台泥、廣達。(截自2021年2月)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官網;投信投顧公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務部資訊平台

認識台股最紅的2支ETF:0050、0056
根據2020年投信投顧公會統計,0050和0056兩檔 ETF 的受益人數占市場近 40%。這兩支ETF差在哪?
圖/ 經理人

【延伸閱讀】

十大熱門 ETF 出爐!0050、0056 仍受歡迎,這兩類高風險 ETF 也入榜

想理財,卻沒空研究基金和股票?他從百年交易理出「懶人投資法」:簡單、報酬率高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責任編輯:錢玉紘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關鍵字: #投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 智慧代理人時代來臨!三大導入階段, AI 落地企業不卡關
AI 智慧代理人時代來臨!三大導入階段, AI 落地企業不卡關

生成式 AI 帶動企業數位轉型浪潮持續升溫,各界不再滿足單一任務型的 AI 應用,而是期盼 AI 能真正成為具備主動決策與多工能力的「智慧代理人」(Agentic AI),在最少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主推進工作流程、完成複雜任務。

但企業導入AI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對AI有正確認識,並制訂循序漸進的導入流程,才能真正發揮AI功效。在2025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中,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提出三大導入關鍵階段,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從概念驗證(PoC)階段,逐步推進到實際上線(Production),並分享實務經驗與觀察。

延伸閱讀:生成式AI可以怎麼用?cacaFly現身說法,助企業應用GCP服務智慧轉型

解鎖 Agentic AI,企業邁向多任務智慧代理

「很多公司會問,One AI 要做什麼事?但實際上,若要讓 AI 回答公司內部政策或新法條的相關問題,僅靠基礎模型並不足夠。」吳振和指出,要讓 AI 真正成為能「做事」的智慧代理人,前提是它必須理解企業內部的脈絡與知識,並即時掌握外部變動的資訊。

企業必須先釐清內部規範是否與最新法規相符,這意味著系統必須具備持續爬取與解析最新資料的能力。為此,企業必須先截取與整理內容,再建構成專屬的知識庫(Knowledge Base),確保資料品質達到可用標準後,再透過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術,使 AI 能夠即時動態查詢並生成符合企業語境的回答。

延伸閱讀:從資料清洗到 RAG,大型語言模型的必需品,做出專屬企業的 AI 知識庫!

吳振和強調,這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從資料蒐集、品質控管、知識庫建構到生成應用,每一環節都息息相關,任何一處鬆動都會影響最終產出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
圖/ cacaFly

破除「一次到位」迷思,從驗證到落地的三大關鍵階段

許多企業對 AI 寄予厚望,因此常將 PoC 視為年度計畫的重點,希望能「一次到位」做出具體成果。但吳振和提醒,若缺乏清楚的系統工程思維,PoC 容易淪為「概念展示」,難以真正走入組織的日常營運。

他將導入 Agentic 系統工程的歷程,分為三個關鍵階段:

1.第一階段: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Study)
企業必須在投入資源前,先明確界定「最需要被 AI 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並進一步設計可量化的驗證指標。這不僅包括評估技術實作的可行性,更要從商業目標出發,釐清導入 AI 的具體使用情境、預期成效與風險邊界,如此才能確保後續模型選型與資料蒐集方向正確對齊業務需求。

2.第二階段:系統設計與驗證(Design & PoC)
在確定導入方向後,必須規劃清楚資料蒐集與整理流程,確保知識庫的內容具備正確性、完整性與時效性。吳振和特別強調,這個階段不能只追求展示效果,而應以「產品化思維」來構築 PoC,使其具備可擴充性、可維護性及安全性,才能為後續上線打下基礎。

3.第三階段:產品化與營運(Production & Operation)
當 PoC 驗證完成後,進入正式上線階段,挑戰也隨之而來。除了需要整合企業內部系統與流程,還必須建立持續監控與維運機制,確保模型表現隨時間演進不會劣化,並能快速回應法規變動或資料更新的需求。吳振和指出,這往往是最容易被低估、但也是最考驗企業組織能力的關鍵環節。

cacaFly 聖洋科技技術副總吳振和
圖/ cacaFly

建立模型優化根基,打造高品質的黃金資料集

吳振和特別強調,要讓 Agentic 系統工程真正發揮效益,企業必須先建立一套高品質的「黃金資料集」(Golden Dataset),作為模型評估與優化根基。他指出,黃金資料集的價值在於能為模型選擇與前測提供客觀依據,讓團隊能針對不同任務挑選最適合的模型,避免導入初期就誤踩方向。

同時,黃金資料集也能協助團隊辨識模型的常見錯誤與脆弱點,進而快速回應「模型飄移」(Model Drift)的風險。吳振和說明,所謂模型飄移,指的是即使模型本身未經改版,效能也可能隨著環境與資料變動而突然下降,導致原本表現良好的模型出現偏差。透過持續比對模型預測與黃金資料集結果,團隊才能即時察覺效能衰退,並進行迭代更新,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作。

從小規模應用起步,漸進擴展至核心業務

吳振和分享,在實際輔導企業導入 AI 的經驗中,最常見的挑戰來自於「期待落差」。許多企業誤認為概念驗證(PoC)階段即可呈現完整的產品原型,然而實際情況顯示,若企業未能建立完善的資料架構與流程基礎設施,即使短期內展現亮眼成效,也難以確保長期營運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也因此他建議企業在規劃 AI 導入時,應採取漸進式策略,從小規模應用場景著手,逐步擴展至核心業務領域。企業應將 PoC 定位為整體產品開發生命週期的重要環節,而非獨立的一次性專案。

AI 的導入不僅是一場技術升級,更是企業組織文化與決策流程的轉型工程。唯有從資料治理、流程優化到人才培訓同步布局,才能確保 AI 能在企業內部真正「落地生根」,創造長期商業價值,成為真正的智慧代理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