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2014年的KKday,2019年台灣總部與海外十間辦公室員工,興高采烈慶祝營收突破新高,送客量上看800萬人次。沒想到開心情緒沒隔多久,COVID-19疫情如煙火在各國接續引爆,原本in-outbound的旅遊模式全面停擺,一夕之間讓KKday營收幾乎歸零,業績退回創業初期的水準。
疫情來幾次都不怕!韌性DNA讓員工勇於二度重新創業
「KKday能快速轉型,我想是彈性、韌性及創新精神DNA早已深深印記在我們成員之中,」KKday營銷長黃昭瑛解釋,當他們在2020年意識到旅客不再跨境移動,他們立刻把上百位員工打散重新組隊,每個微型團隊十多人就負責單一國旅產品,重新找尋可行的創業題目。
第一波衝擊讓KKday馬上把心力投注於國旅商機,每個專案團隊的Leader瞬間變成小老闆,從零開始找尋還有哪些國旅體驗可以好好開發。因此當時KKday提案戶外露營、離島夜生活、親子教育、風格旅遊、飯店住宿、政府合作、交通接駁、動植物等主題,就是要找盡辦法活下來。
黃昭瑛接著說,「好不容易2021年第一季營收,回復到2019年的七八成水位,覺得今年有機會再創高峰沒想到台灣5月的疫情,逼著我們第二次重新創業。」當大家不敢出門之際,KKday再次展現敏捷的行動力,將國旅行程改為DIY手作包,聯手餐飲做外送宅配,攜手合作供應商搶攻宅經濟商機。
對內授權、對外共好,攜手上下游業者推動旅遊數位轉型
上百人的組織規模,兩次考驗KKday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方案,黃昭瑛認為他們能化危機為商機,對內來自於執行長到C-level主管願意授權,工作氛圍非常鼓勵成員創新。而且在成交每筆訂單的時候,KKday永遠秉持「三贏」信念,也就是同時顧及自己、合作夥伴、以及消費者三邊,合作關係才會長久。
從KKday推出的幾項服務,證明黃昭瑛所言為真,Rezio預訂系統就是一例。KKday觀察到他們合作的供應商許多因企業規模小,訂單紀錄、回復訊息經常要仰賴人工處理。為了提升服務效率,KKday的工程師主動開發線上預訂系統,幫助旅行社、體驗服務業者優化數位系統、提升服務品質。
更不用說今年疫情讓旅遊、餐飲行業愁雲慘霧,KKday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快速推出「KKday 同業分銷平台」,讓同業賣不出的旅遊商品放在KKday平台上販售,甚至開放供應商名單讓大家一起共用。黃昭瑛解釋,「我們一直抱持大家共好的想法,想帶著供應鏈的上下游,一起在疫情當下,嘗試過去沒有想到的生意。」
聯手在地供應商進攻更多市場,也是KKday創立沒幾年,就能打通全球90個國家、500個城市的秘訣。黃昭瑛細數他們海外營業據點成員僅100多位,要做全世界生意,更重要就是仰賴與上下游業者的合作。例如日本遊客對體驗在意的細節,勢必不同於韓國的旅人,因此KKday長期與海內外供應商長期培養起革命情感,也是抱持此信念,才能在艱困之際一起共度患難。
盡管疫情打亂事業經營的節奏,但KKday將考驗視為上天賜予的禮物,他們因為疫情重新開發3,000多個新商品,這些更細緻體驗台灣在地生活的旅遊品項,將是疫情雨過天晴後的營收生力軍。身為國家新創品牌 Startup Island TAIWAN NEXT BIG 的指標型新創典範代表,黃昭瑛引用《聖經》內容「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來勉勵其他新創,只要抱持信念,就能走過創業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