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G讓人越滑越不開心?演算法導致負面內容氾濫,祖克柏知情卻視而不見
FB、IG讓人越滑越不開心?演算法導致負面內容氾濫,祖克柏知情卻視而不見

Facebook與Instagram在全球囊括了數十億用戶,從工作到生活許多人都離不開這兩個平台,然而最近披露的報告顯示,這兩大社群平台卻可能讓你過得更不開心,接觸到更不友善、充滿對立的內容。

為「建立緊密連結」調整演算法,卻導致更多情緒化、對立內容產生

《華爾街日報》披露,Facebook曾在2018年對推播的演算法進行調整,聲稱要為用戶在親朋好友之間打造有意義的互動,加強人與人的連結,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Facebook的初衷是好的,他們希望鼓勵人們與朋友、家人交流互動,而不是被動消化著動態推播的陌生訊息,但結果卻適得其反,產生了出乎意料的負面效果。

Facebook內部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新的推播模式上線後,各方媒體及政黨都開始將貼文塑造的更加情緒化及聳動,因為這種作法可以在平台上收穫更多評論與迴響。

Zuckerberg 祖克伯 佐克伯.jpg
Facebook 2018年的一項演算法調整,導致平台上出現更多負面內容,然而因擔憂影響互動,祖克柏卻拒絕了調整建議。
圖/ shutterstock

「我們的作法對新聞、政治等重要公共內容產生的不良的副作用。」研究人員發現,新的演算法使得被分享的內容權重變得很高,進而放大了平台上各種不滿、憤怒的聲音,並指出,「假消息、負面及暴力的內容在分享中非常普遍。」

Facebook工程副總裁拉爾斯.巴克史特羅姆(Lars Backstrom)解釋,任何演算法都有可能被人利用,這也是他們為何有團隊負責持續追蹤變化,減輕影響的原因。

然而當Facebook的資料科學家提出修改意見,試圖提昇平台上的內容品質,阻止有害內容散播時,解決方案卻遭到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否決,因為他擔心這可能影響用戶在Facebook上進行更多互動的目標。

直到今年初美國爆發國會大廈襲擊事件後,Facebook才終於正視這個問題,測試降低評論或分享政治內容在推播演算法中的權重,並在8月底聲稱會將測試逐步推廣至更多國家。

青少年越看越鬱卒,Instagram對兒童傷害有多大?

不單Facebook被披露存在爭議,社群巨頭旗下廣受年輕人喜愛的圖像社群平台Instagram,也可能是人們不快樂的泉源。

《華爾街日報》引述了一份過去3年的研究,發現瀏覽Instagram可能不會帶給青少年少女們快樂,反而助長了負面影響,分別有14%、32%的少年少女們表示,Instagram讓他們對自己身材外貌的看法變得更負面,同時有13%、6%的有自殺傾向的英國及美國用戶,聲稱原因與Instagram有關。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instagram_529915972.jpg
社群媒體不一定能讓人們過得更開心,研究發現有一部份青少年少女指出,Instagram反倒讓他們更討厭自己、萌生負面情緒。
圖/ Ink Drop via Shutterstock

尤其Instagram的用戶有相當大的比例年紀較輕,根據披露的資料,有超過40%用戶的年紀在22歲以下。

該研究指出,Instagram為用戶推播的各種精選貼文,可能反倒會讓用戶看到有害的內容,平台上展現自己最美好一面的文化,也使許多用戶備感壓力,加上Instagram令人成癮的設計,交互影響放大了負面效果。

Instagram也在近日的文章中表示,他們正在關注平台可能放大的負面影響,研究如何避免讓用戶遠離特定類型的貼文,例如當用戶一直在觀看同一種貼文時,系統將主動引導用戶到不同類型的貼文,「我們認為這將有助於引導人們到能夠激勵或鼓舞他們的內容,進而改變Instagram重視外貌的平台文化。」

另外,Facebook今年也一直在籌備開發兒童版Instagram,希望給予兒童安全的社群體驗,不過這項措施目前受到美國政界的反對,希望Instagram能將保護現有平台的用戶作為首要目標,在Facebook證明自己有能耐保障既有的兒童用戶前,不應該開展針對兒童的業務。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CNBCThe Verge

【熱門焦點】

2.5億果粉還在用3年前舊機!專家仍看好iPhone 13換機潮、估20%來自中國

微軟公布Windows系統出現漏洞! NCC呼籲:盡快更新以免遭駭客入侵

最新9月號雜誌《2021年台灣網紅生態全解析》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Facebook #Instagram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