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監理沙盒締造新猷,首家新創「好好投資」創辦人分享出沙最後一厘路的秘辛
台灣金融監理沙盒締造新猷,首家新創「好好投資」創辦人分享出沙最後一厘路的秘辛

2018年台灣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成為全球第五個執行監理沙盒制度的市場。多年來經過創業團隊參與實驗、主管機關修改法規制度,台灣在今年(2021)終於生出第一家通過監理沙盒實驗的新創業者「好好投資」,後續也獲得金管會核准改制為「好好證券」,成為首家提供創新基金交換服務機制的證券公司。

回顧長達一年半的沙盒之旅,好好投資創辦人楊少銘首次公開「出沙落地」前那一段不為人知的經歷。他有感而發說:「我們這次實驗比擬為唐僧西行取經,一路上遭逢各種挑戰並過關斬將,同時感受到監理機關由上到下的親力親為、輔導單位的協助陪伴,希望藉由我們的故事鼓舞更多新創投入沙盒實驗,未來持續完善這項制度。」

踏進沙盒之前 優化主題降低失敗率,「主管機關致力保護消費者也鼓勵新創」

所謂監理沙盒,簡單來說就是讓新創業者進入官方監理的風險可控環境當中,盡可能測試金融創新業務及產品。好好投資分享他們順利取得進入沙盒門票的關鍵,楊少銘解釋,「最先要感謝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提供監理門診輔導會議,多次召集金管會的多個單位與我們一起溝通討論,幫助我們調整、優化、並確認最後要申請沙盒實驗的題目。」

確認主題後,好好投資針對沙盒實驗設下兩項具體目標。第一是驗證基金創新交換模式的可行性;第二試將此實驗案變成核准案。

進入沙盒實驗階段,楊少銘看到監理機關對推動金融創新的重視及用心。他回應,「金管會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它扮演我們與業務局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樑。而且每個月追蹤、審查進度過程當中,感受主管機關站在保護消費者的前提之下,也非常積極協助我們克服種種挑戰。」

聚焦「金融服務不中斷」目標,鏈結多方單位齊心合作成功改制證券商

好好投資
好好投資能成功出沙,自己夠拚、推手夠力!
圖/ 數位時代

好好投資在驗證階段,成功達成3項目標:「零錯帳發生、零客戶糾紛、零重大違規」,得以通過本次沙盒實驗。然而,下個考驗正要開始,好好投資必須與監理機關達成共識,在出沙的有限時間內,該用何種方式落地?以及主管機關該修訂哪些法規,才能協助好好投資確實讓「實驗案變成核准案」。金融總會吳秘書長提到,好好投資在實驗後期、一直到準備出沙盒的階段,其中涉及了相當多法規、政策需要與主管機關甚至跨部會諮詢與請益。金管會從上到下給予的指導與協助、多次安排協調會議討論相關配套措施,以及證期局與各單位同仁的協助下,才有辦法完成法規調整的規劃與配套。

協助本案的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律師蘇孝倫說,好好投資成立時的身分為科技新創,若要落地提供基金交易服務,勢必取得證券商執照才能營業。「我們當時跟主管機關提出『金融服務不中斷』概念,代表新創在出沙盒到正式營運這一厘路,能用什麼更有效率的方式無縫接軌。後來主管機關接納我們的提案,藉由『改制』模式來調整證券商法規設置標準,讓好好投資能以原有的法人格身份,進而取得券商的營業資格,」蘇孝倫解釋。

不過法規該如何修、作業辦法規範要如何調,各項細節重新制定的複雜性、困難度,一般民眾實在難以想像。協助本案向主管機間提供書件申請的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胡浩叡,他逐一細數好好投資在出沙改制前,動員多個行政單位的龐大人力,甚至不眠不休加班,就是為了讓台灣金融監理沙盒能成功寫下新頁。

胡浩叡剖析,本案業務涉及證券牌照申請,主管機關除了金管會,還牽涉證期局、中央銀行、集保結算所…等超過七八個機關,每個單位要在有限時間內針對調動的法規做全盤檢視,還要針對改制申請做繁複的文件審查。「原本券商資格申請至少有六個月準備期,這次出沙因時間壓力,所有單位要在一個月完成送件、修法,其中跨部會溝通、聯繫的頻繁程度可想而知,」胡浩叡回憶。

建立監理沙盒新典範,勉勵更多新創勇於摘冠成功上市

唐僧取經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千年,就是主人翁抱持堅定意志,經歷千辛萬苦仍衝破障礙,最後終於通曉佛學經論。好好投資面對層層考驗終於出沙落地,無所畏懼的信念同樣令人感動。楊少銘回應:「這一路上我們就像摸石頭過河,正因為有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以及多位律師提供具體建議,陪我們每次與主管機關開會前做足沙盤推演。」

好好投資奮力跨出沙盒並成功在市場運作,除了演繹集結眾人齊心協力的動人故事,對台灣在推動監理沙盒制度的實質意義上,更扮演建立新典範的角色。

蘇孝倫律師回應,監理機關念茲在茲就是一方面要保護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也期望新創企業投入金融創新過程能好好成長茁壯,因此監理沙盒是目前最合適的驗證機制。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邱佩冠則強調,「好好投資案例具示範作用,證明沙盒實驗能成為通案範例,越多新創提出好的idea申請進入沙盒,對主管機關的審核、整套法制運作,都會帶來正向幫助。」
金融總會吳秘書長說:「我們看到好好投資團隊對於普惠金融理念的堅持、創辦人與整體團隊對於消費者權益的優先考量,以及合規與資安的重視,並且抱持著成為金融機構的負責任創新態度,我想,這是好好能夠成為首家創新實驗成功落地的關鍵因素!」

好好投資
湊伙投資共同創辦人林蔚(左)、好好投資創辦人楊少銘(右)。
圖/ 數位時代

身為本案協調溝通角色、時任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執行總監羅至善回應,「金融創新在高監管的要求下,這次案例我看見大家實際走過一輪後,每個單位皆獲得扎實的經驗值。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每年都能持續累積成功出沙的案例,相信會有更多新創團隊躍躍欲試、勇以挑戰,盡力搶當那位成功取經歸來的唐僧。」

在沙盒內親身體驗18個月的日子後,楊少銘對創業有更深的體悟。他說:「真正創新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要證明它是被需要的。走過沙盒實驗的驗證,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對的,而且是被市場及消費者需要的!」身為台灣第一家以新創之姿跨越沙盒,楊少銘對其它新創喊話,希望金融監理沙盒的成功案例不只是零星的煙火,有朝一日能看到百花齊放的場景。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