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頭號遺作大功告成!AI執筆譜出《第十號交響曲》
貝多芬頭號遺作大功告成!AI執筆譜出《第十號交響曲》

數百年來,貝多芬未完成《第十號交響曲》一直是樂迷們心目中的一大遺憾。在今年10月,一首由AI模仿貝多芬風格創作的《第十號交響曲》,有望讓樂迷們窺見《第十號交響曲》的全貌⋯⋯

貝多芬.jpeg
1817年,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接到了兩首作曲委託,其中一首成了舉世聞名的《第九號交響曲》,另一首《第十號交響曲》則成了他未完成的遺作。

兩件委託,一件成代表作,一件成遺作

1817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委託音樂大師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創作兩首交響曲,其中一首,也就是《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成了貝多芬的代表作,另一首《第十號交響曲》(Beethoven Symphony No.10),則隨著貝多芬在1827年撒手人寰,成了一部遺作,只有寥寥幾個音符,以及一些貝多芬對這首作品的想法流傳下來。

執大師之筆,續大師遺作

在2019年,致力於推廣音樂科技的奧地利組織卡拉揚研究所(Karajan Institute)負責人羅德(Matthias Röder)找來多位音樂家、AI專家,打算利用AI模仿貝多芬的風格,替他完成《第十號交響曲》。羅德曾說道:「在此之前,從未有機器可以創作這麼長的曲子,這非常獨特。」

現在,這首獨特的作品已經大功告成,近日也將準備舉辦全球首演,讓人們聽聽或許是有史以來最接近貝多芬本人創作版本的《第十號交響曲》

轉載_樂譜
早在 1988年,就曾經有人試圖模仿貝多芬的風格完成《第十號交響曲》,可惜成果不甚理想。圖為 2018年在紐約邦瀚斯(Bonhams)拍賣行展出的貝多芬樂譜手稿,譜上記載的內容與《第十號交響曲》無關。

續《第十號交響曲》非第一人

事實上,以往並非沒有人試著挑戰這項艱鉅的任務。早在1988年,音樂學家庫珀(Barry Cooper)就曾蒐集手邊的資料,創作出了他眼中「最接近貝多芬版本」的《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然而,他的嘗試並沒有獲得同行們的讚賞,反而招致了很多批評,另一位音樂學家溫特(Robert Winter)就曾形容,倘若以貝多芬作品的標準來檢視庫珀作品,「我認為兩者的差距之大,顯示庫珀(對《第十號交響曲》)的『認知及創作』只會誤導,無法啟發他人」。

人類從旁協助,AI負責創作

這也不難看出,羅德等人「讓AI替貝多芬完成《第十號交響曲》」的夢想究竟有多困難。

為了讓AI有跡可循,在AI真正開始作曲前,這支團隊的音樂專家們花了許多時間,整理貝多芬遺留下來的《第十號交響曲》筆記,從中大致拼湊貝多芬對《第十號交響曲》的想法,並設法將現存的小節按樂章簡單分類。

除了認識貝多芬 AI還得學作曲

與此同時,AI專家們也在幫助AI「認識貝多芬」,從各種遺留的作品與作品草稿中學習貝多芬的創作脈絡,許多曾影響貝多芬的音樂前輩作品,也被拿來當作幫助AI認識貝多芬的教材。除此之外,專家們還得教會AI如何「作曲」,讓它熟悉交響曲的基本曲式、將簡單旋律發展為完整作品的方法,以及如何搭配樂器等學問。

最重要的是,AI不能只是單純把曲子完成,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都得盡可能貼近貝多芬的創作風格,否則羅德等人的努力都只是白費工夫。

AI作曲發表記者會
2019年,羅德等人在贊助商的協助下舉辦了一場記者會,邀請了一支弦樂四重奏樂團試演新版的《第十號交響曲》片段,當作AI作曲的「期中考」。

給AI的作曲期中考

在這項計畫進行了好一段時間後,2019年年末,羅德的團隊替AI安排了兩次「期中考」,分別由一位鋼琴家和一支弦樂四重奏樂團試演由貝多芬原創,以及AI創作組成的新版《第十號交響曲》片段,讓台下坐著的記者、音樂學家和貝多芬專家嘗試分辨哪些部分是由AI所做。

除了專家無人能辨,羅德:還有很多工作得做

AI所繳出的成績單令人非常滿意,除了那些熟稔貝多芬流傳下的《第十號交響曲》旋律的專家,無人能分辨兩者之間的差別,羅德也倍感振奮地說道:「這些測試的成功,讓我們知道我們正走在正確的路上。」

「但這也只是短短幾分鐘而已,還有很多工作得做。」

轉載_貝多芬故居
本周六(9),這首由AI創作的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將在德國波昂舉辦全球首演,而這個版本,或許也將是有史以來最接近貝多芬原創版本的《第十號交響曲》。圖中的粉紅色房屋,就是貝多芬的故居。

18個月譜成《第十號交響曲》

接下來的一年多裡,羅德等人持續從旁協助AI,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把《第十號交響曲》完成,而AI的表現也從最開始的生疏,到後來甚至不時會讓專家們喜出望外。團隊中的一位音樂專家甚至形容,看著AI作曲,「就好像看著一位孜孜不倦的學生每天不斷練習、學習一樣,它的表現也越來越出色。」

回到貝多芬故鄉,10月《第十號交響曲》全球首演

今年10月9日,這位「學生」就將代替貝多芬拿起指揮棒,在他的出生地,也就是今日的德國波昂市(Bonn)舉辦《第十號交響曲》的全球首演。但不需要等到首演那天,羅德就已經知道這首《第十號交響曲》註定得不到所有人的掌聲——那些主張不應該讓AI創作藝術、AI無法複製人類發揮創意過程的人,應該都會跳出來抨擊AI的作品。

談到藝術,我不認為AI會取代人,它反而會成為藝術家拓展新領域、用新穎的方式展現自我的工具。」羅德說道。

迫不及待的樂迷們,可以先從這部長約 3分鐘的影片中,搶先試聽AI版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第三樂章的片段!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熱門焦點】
1.PX Pay一年嗶出600億元超越街口、Line Pay,全聯林敏雄為何說:電支5年內都是賠錢貨?
2.主計長喊「一碗蚵仔麵線20元」引熱議!物價指數飆出8年新高

最新10月號雜誌《無程式碼時代來了!》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吳佩臻、蕭閔云

關鍵字: #ai人工智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