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串流平台Audius攜手加密貨幣!獲大咖藝人投資,將成Spotify競爭對手
音樂串流平台Audius攜手加密貨幣!獲大咖藝人投資,將成Spotify競爭對手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發布的音樂產業營收報告,今年上半年全美音樂營收成長了27%,市場規模達到71億美元,其中約有84%的營收(約59億美元)來自串流音樂,主要成長動能來自Spotify與Apple Music等平台的付費訂閱,占上半年全美音樂總營收的三分之二(約46億美元)。

在這漸趨飽和的市場中,音樂串流新星Audius卻默默崛起,雖然其每月平均用戶數僅600萬名,仍比不上Amazon、Apple等科技巨頭的音樂平台,但卻被《滾石雜誌》封為「Spotify的競爭對手」。Audius究竟有什麼能耐,得以在這高度競爭的音樂市場站穩腳?

打造新的商業模式:音樂產業不再有中間人,收益分配透明化

在音樂串流平台聽喜歡的歌手的歌曲,歌手通常不會直接獲得收益。由於音樂產業中有眾多角色,牽涉到作詞作曲者、製作人、歌手、唱片公司以及串流平台等諸多參與者的權利,導致該產業的授權以及分潤方式相當複雜,歌迷不易了解其中的收益分成以及版權歸屬,也難以直接支持喜歡的歌手。據花旗銀行對音樂串流媒體的分析報告顯示,音樂人只能拿到音樂產業收入的12%。

來自舊金山的新創Audius著眼於此痛點,旨在打破過去音樂中間商的分潤規則,將區塊鏈技術引進串流音樂市場,鼓勵內容創作,打造一個以音樂人為中心的串流平台。

Audius
圖/ Audius

Audius區塊鏈由掌管內容的節點(content nodes)與負責探索介面的節點(discovery nodes)共同支撐,音樂人、歌迷以及加密貨幣愛好者都可以藉由驗證、維護這兩種分散式的節點來獲得平台原生代幣「AUDIO」。

而該幣在Audius區塊鏈主要發揮「安全」、「治理」、「獨家獎勵」等3項功能,用戶可以使用AUDIO幣對平台的新功能或優化提出建議並進行投票,也可以質押代幣獲得分潤手續費,這些誘因都促使用戶主動維護節點或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購買。

透過此商業模式,即使沒有被音樂公司簽下,音樂人也可以在平台上免費發布作品。在分潤方面,音樂人能夠獲得90%的銷售收入,另外10%則分給共同維護此區塊鏈的用戶。

平台也有多種內容獲利方案供音樂人選擇,包括免費提供串流音樂內容、透過一次性付款解鎖所有歌曲或以非同質化代幣(NFT)方式販售自己的歌曲。

到目前為止, Audius尚未從中抽成,都是透過募資方式來籌措資金。今年9月,Audius宣布完成最新一輪500萬美元的募資,不少知名藝人參與其中,如美國歌手Katy Perry與電音天團The Chainsmokers等,星光熠熠的投資名單顯示Audius的前景光明。

Audius Desktop - Explore Page.jpg
圖/ Audius

TikTok合作助攻,AUDIO幣值一飛沖天

目前AUDIO幣在加密貨幣排行中排第118名,幣值約為2.13美元,總市值則高達8.8億美元。

而今年8月,Audius完成一項重大的里程碑,成為首批與TikTok合作的音樂串流平台,期望藉此吸引TikTok全球10億用戶加入Audius。

Audius創辦人Forrest Browning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很自豪能夠成為 TikTok Sounds最早的合作夥伴,進一步增加Audius音樂人的曝光率。」透過此整合功能,用戶可以將自己在Audius上傳的音樂「一鍵導入」到TikTok Sounds音樂庫,在短影音中使用這些音樂。

消息一出,當天AUDIO幣飆漲至3.68美元,24小時內漲幅達116.88%,交易量激增逾5,000%。

此外,為了感謝用戶與音樂人的支持,Audius在去年10月計畫了一項空投代幣回饋活動。AUDIO幣的初始發行量為10億枚,Audius 將從中抽取5%空投給收聽次數最多、參與度最高的前10,000名音樂人與用戶。以當天的幣值換算,Audius大約空投了850萬美元。

這些活動不僅活躍該網絡的運行、鼓勵更多音樂人投身創作,也藉機擴大自家平台的聲勢。

Audius
圖/ Audius

Audius未來將何去何從?

區塊鏈技術因為能確保資料的安全性與透明度,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寵兒,將區塊鏈應用到音樂產業,運用區塊鏈處理繁瑣耗時的流程,讓音樂創作人得以獲得更多報酬,專注於開發內容。

《Forkast》報導中提到,Audius最大的特色「去中間化」雖然獲得不少好評,但同時也導致批評聲浪不斷。由於缺乏中央管理機構,外界深怕平台無法有效監管盜版問題,Audius恐淪為「盜版聖地」,版權問題可能成為音樂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為了解決此問題, 公司已在Twitter上宣布正在建立社群仲裁機制,由中立第三方針對待審核的個案、版權歸屬問題進行投票。

除此之外,要如何讓已經加入Spotify、SoundCloud、YouTube Music等串流巨頭的音樂人與聽眾轉向投入Audius懷抱,仍是Audius目前主要面臨的挑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

【延伸閱讀】
1.猜歌、猜劇不冷場!KKBOX 如何運用日常數位工具打造線上尾牙秀?
2.Netflix 將進軍電玩市場!連迪士尼都做不來,串流巨頭憑什麼硬闖?

責任編輯:吳佩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行銷不能只是操作聲量!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成長、走入人心?
2025.08.14 |

隨著消費者注意力分散、內容氾濫,單一曝光已難再換取真正關注,品牌勢必重新思考與消費者連結的方式。電通觀察到,體育賽事與娛樂內容正快速成為當代最具穿透力的文化載體;透過科技驅動、數據洞察與創意策劃,品牌不只是參與者,更能成為文化的共創者,從汲汲營營的流量競技場,轉身搶佔消費者的心佔率長跑。

電通行銷傳播集團 (dentsu Taiwan )於上月正式在台灣成立「電通娛樂」(dentsu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營運據點,也正式宣告將以台灣作為大北亞區域娛樂創新孵化的戰略基地。在內容為王、圈層經營成為顯學的時代,電通娛樂如何幫助品牌破圈、搶攻心佔率?

電通娛樂以數據洞察人心、科技賦能體驗

電通娛樂從日本母集團出發,電通整合體育與娛樂資源,串連全球娛樂網絡,在文化多元、數位技術領先的大北亞市場,更進一步選擇台灣作為創新策略的前哨基地,佈局新一波品牌娛樂體驗。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表示:「科技是帶動娛樂深化參與的關鍵力量,讓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從單向溝通轉為共創連結。」不過她也強調,能與人共鳴的好創意絕不只是靠科技堆疊就能完成,關鍵仍在於於對消費者的洞察、對內容脈絡的理解與圈層語言的掌握。簡言之,品牌要說對語言、進入對的場景,才有機會形成真正有感的情感連結。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大北亞區負責人白玉瑩指出,科技正加速體育與娛樂的文化體驗,品牌必須從參與內容、共創價值開始,才能走進人心。
圖/ 電通集團

為強化品牌跨圈層經營力,電通以「one dentsu」策略整合集團資源,從品牌娛樂與體育行銷策略、創意策劃、體驗與內容製作、數據分析到技術開發,打造具文化穿透力與執行韌性的團隊,協助品牌打造可持續的內容資產。

在執行上,電通娛樂同時服務內容方與品牌客戶。對IP創作者而言,從企劃期就參與商品化、推廣與導入;對品牌而言,則以洞察為起點協助選題與切角。透過雙向共創,電通不只加速 IP 發展,也讓品牌跳脫傳統贊助角色,轉變為文化體驗的共創者,實現雙贏。

包容度、反應力、與參與力,推動台灣成為創新孵化基地

事實上,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往往奠基於感性與直覺,而非純然的理性判斷。為協助品牌找出能真正引發情感共鳴的「文化切角」,電通娛樂在大北亞區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從品牌任務出發,透過策略設定與在地洞察,找出「粉絲會有共鳴的梗」,並以本土語彙轉化為有感的內容體驗。

娛樂的力量不容小覷。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指出,根據《電通創意 2024 CMO首席行銷長報告》,逾八成品牌認為應建立自有娛樂化資產,88% 的行銷長更重視「文化佔有率」高於曝光量。再加上 Gen Z 與 Alpha 世代強大的文化消費力,娛樂內容的商業價值更顯而易見。

而台灣之所以是品牌娛樂的絕佳孵化場,何華軒說明,是因為台灣市場具備高度包容性、快速反應力與高參與度,無論是棒球賽事、動漫展還是社群討論,皆展現出快速破圈的潛力與真實的情緒回饋,「一個原本鎖定特定圈層的 IP 內容,只要成功搭上社群,很快就能擴散至主流圈層!」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台灣區總監何華軒表示,台灣市場的包容性與快速反應力,成就品牌娛樂策略與文化破圈的理想基地。
圖/ 電通集團

因此,電通娛樂也聚焦台灣扮演關鍵角色,作為品牌與內容方之間的橋樑,協助媒合 IP、形塑娛樂內容溝通場景。

近期電通娛樂重磅宣布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將話題綜藝《鑑定師》搬到台灣製作全球版,由舒華擔任主持。節目延續韓版「珍藏物品鑑定+價值交流」的核心,並融入在地文化視角。首季邀請 9m88、ENERGY、LuLu、黃偉晉等人氣嘉賓,透過分享私人物品與故事,將娛樂與情感連結,成功為品牌注入溫度與討論度。

過去也有不少精彩案例,如:2023 年夏季,電通協助披薩品牌與《進擊的巨人》展開全球獨家聯名合作,推出「必勝の巨人」套餐。從產品設計、視覺包裝到社群操作,完整呈現動畫角色的視覺語彙與世界觀,讓粉絲吃進角色,也讓品牌成功打入動漫圈層,引發社群分享,帶動話題與銷售雙成長。

又如 2024 年中職明星賽期間,電通娛樂看準球場熱潮與暑期行銷節奏,為炸雞品牌打造「雞情應援團」企劃,攜手「全球先生」戴凱文與巴西模特男團,將品牌精神轉化為現場應援秀與社群梗,結合啦啦隊演出與大巨蛋互動,吸引年輕受眾目光,創造出具娛樂性、參與感與話題擴散力的品牌體驗。

今年,則有汽車品牌以「出品發行人」身份參與影視內容創作,在電通娛樂的策劃與整合下,推出改編自鄧惠文醫師著作《婚內失戀》的微電影《慶祝》;故事聚焦失婚女性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品牌則透過內容敘事傳遞情感價值觀,並結合 VIP 車主專屬觀影體驗,跳脫產品導向,展現內容深度與品牌溫度。

電通集團
電通娛樂攜手韓國 The SMC 集團製作全球版《鑑定師》,由舒華擔綱主持,結合在地文化與明星真情故事,打造兼具娛樂性與情感溫度的綜藝體驗。
圖/ 電通集團

破圈新解方, 打造品牌文化資產的長線策略

品牌要破圈,深耕娛樂內容是不得迴避的挑戰。而品牌在踏入體育與娛樂領域,也往往四個問題:該選擇什麼內容與 IP 切入?合作怎麼談?執行怎麼落地?圈層關係又該如何維繫?電通娛樂指出,這些問題挑戰背後很多時候是基於對產業語境的不熟悉,以及缺乏整合性策略。

對此,電通以方法論為核心,從品牌目標出發,透過數據分析與圈層洞察,媒合合適內容與平台,並串聯策略、製作到傳播的一站式服務,協助發展品牌娛樂。目前提供六大整合方案,涵蓋品牌娛樂內容、沉浸式文化體驗、IP 生態系、IP 科技力、名人管理、娛樂商務等,並搭配 AI 等科技工具,讓品牌娛樂傳播有憑有據,也有感。

白玉瑩表示,在台灣市場,品牌行銷打法靈活且具彈性,建議先釐清並發展娛樂行銷策略,從小圈層測試著手,累積內容經驗與用戶回饋,再逐步擴大規模與投入,讓娛樂內容與體驗長期累積,最終沉澱為品牌的文化資產與情感記憶。

「若品牌能發展自有 IP,更能在內容經營上掌握主導權。」她補充,肯德基「桑德斯上校」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旦品牌成功創建角色,透過敘事延伸到跨媒體操作,長期下來累積的不只是辨識度,也建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

「當品牌希望打造獨特的品牌體驗,並尋求下一波成長動能時,體育與娛樂就是最有力的加速器。」最後,白玉瑩強調,電通在台灣深耕已久,亦是本地市佔率最高的行銷傳播集團。現在,帶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感,電通娛樂將讓科技驅動內容並走進市場,幫助每一次的品牌內容能走進人心。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