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也準備進軍元宇宙!Disney+用戶成長陷瓶頸,但樂園快速回復生機
迪士尼也準備進軍元宇宙!Disney+用戶成長陷瓶頸,但樂園快速回復生機

元宇宙已成為當代顯學,娛樂巨頭迪士尼本週的財報會議上,除了揭露今年第三季的成績單以外,也跟上Facebook、Nvidia等眾多科技巨頭的腳步,宣佈要打造自己的元宇宙。

樂園業務持續復甦,Disney+用戶成長陷瓶頸

今年第三季(2021財年第四季)財報中,迪士尼營收達到18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略低於外界預期的187.9億美元,不過今年成功扭轉盈虧,從虧損5.8億美元成長至獲利2.9億美元。

若以業務領域來看,由於疫苗施打率逐漸提昇、各個樂園在今年陸續有限度開放,迪士尼的樂園、體驗及產品部門營收在今年第三季大幅成長99%,飆升至54.5億美元,並從虧損9.45億美元轉變為獲利6.4億美元,而在疫情下大幅躍升為營收主力的媒體及娛樂業務則成長9%至130.8億美元,但獲利卻縮減39%至9.5億美元。

迪士尼影業聯盟(備用)
以往勢如破竹快速成長的Disney+也進到瓶頸期,這一季用戶數僅成長210萬人。
圖/ 迪士尼

迪士尼執行長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表示,無論海外或美國國內,他們都看到樂園業務非常大的需求成長,尤其因為美國境內政策改變,遊客的體驗大幅上升,讓民眾遊玩的意欲與滿意度都有所提高。

而從媒體及娛樂業務的成長放慢,可一窺迪士尼原先勢如破竹的串流媒體業務,也到了一個瓶頸期。今年第三季Disney+用戶成長210萬至1.18億人,與上一季的1,260萬人相比,顯得遜色許多,且串流媒體虧損也從3.7億美元擴大至6.3億美元,為獲利下滑重要原因。

事實上,今年9月查佩克就曾公開坦承,串流媒體的成長開始減慢了。迪士尼預計下一季仍只會成長幾百萬串流媒體訂閱用戶。

不過迪士尼財務長克里斯蒂安.麥卡錫(Christine McCarthy)強調,第四季Disney+將推出大量新內容,從超級英雄、星際大戰、迪士尼、皮克斯到國家地理頻道等各個品牌都有新節目登場。

目前Disney+也積極在亞洲擴張,11月便進軍韓國及台灣,同時也在亞洲各國宣佈大量在地原創內容,期望複製Netflix在亞洲創造的成長機會。

Netflix原先因北美用戶飽和,用戶數成長陷入停滯,但卻憑借深耕亞洲市場突破瓶頸,在今年第三季成長440萬用戶,今年9月爆紅的《魷魚遊戲》更為Netflix創造一波新風潮。

迪士尼表示,Disney+上線兩週年的現在,旗下所有串流服務用戶總和達到1.79億人,查佩克也重申他們目標在2024年時,讓Disney+用戶數突破2.3億到2.6億人。

迪士尼宣佈進軍元宇宙,用不同以往的方式說故事

但這次財報會議上,更引人注目的是,迪士尼宣佈進軍元宇宙。查佩克指出,迪士尼一直很擅長利用科技強化娛樂體驗,「我們至今的努力只是一個序章,我們未來可以更緊密地連接現實與數位世界,讓我們在迪士尼的元宇宙裡沒有任何限制地說故事。」

限編輯用途_shutterstock_1186494145_disney.jpg
迪士尼樂園業務在本季快速復甦,並且成功扭轉盈虧。
圖/ 由George Sheldon via shutterstock

雖然這可能還只是個大方向,迪士尼沒有透露任何細節或正在進行的計畫,但在查佩克的設想中,元宇宙將等同一個立體、沈浸式的螢幕,讓迪士尼能夠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將故事呈現給觀眾。

且就如查佩克所說,迪士尼在導入新科技上一直不遺餘力,先前迪士尼就與盧卡斯影業旗下ILMxLAB合作,將迪士尼樂園中的遊樂設施《星際大戰:銀河邊緣》(Star Wars: Galaxy's Edge)製作成VR遊戲。

查佩克表示,他們希望讓消費者無論身處何方,都有機會體驗迪士尼的一切產品與服務,且在目前深厚的基礎下發展潛力無窮,「我們對迪士尼未來100年的發展,依舊感到興奮。」

資料來源:CNBCReutersHollywood Reporter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