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待產由AI把關預警,這家超會接生婦幼專科「宏其醫院」如何讓產房回春?
孕婦待產由AI把關預警,這家超會接生婦幼專科「宏其醫院」如何讓產房回春?

「最近5年產科回春了!現在(婦產科)很競爭,一堆人想當住院醫師!最近長庚要招考又接到一堆拜託電話。」中壢宏其醫院院長張紅淇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透露近年感受。

早期婦產科住院醫師是非常熱門的一科,5個位置有40~50人爭取,但過去有一段長達十年時間,招70個住院醫師,只有30個來應徵,直到近5年婦產科再度熱門起來,比方長庚又要招考40~50名住院醫師,有70~80人來搶,「又很競爭了!」他說。

過去生產是高風險的一科,易有糾紛,導致婦產科成新醫師畏懼的專科,但透過產房智慧化,加上跨院協助系統與政府法規更完善,婦產科人氣逐漸抬頭。

智慧產房
宏其醫院是中壢接生最多新生兒的婦幼專科醫院。圖左二為院長張紅淇,左三為長庚醫師鄭博仁。
圖/ 王郁倫攝影

桃園6都最會生,宏其醫院最會接生!

台灣雖少子化,但桃園生育率連續6年居6都之冠,成為全台「最會生」的城市,其中婦幼專科接生人次最高的則是中壢的宏其醫院,該院2003年創立,迄今接生的新生兒到9月底達6萬8069位!為完善產房功能,院長張紅淇大手筆斥資1600萬元升級智慧產房,導入AI與數位工具,讓孕婦「待產」更安全。

6E02E041-0023-4A6B-B372-89843D61EFFC.jpg
宏其醫院斥資1600萬元打造軟硬體智慧產房。
圖/ 王郁倫攝影

「生得少就要生得更安全!生死就在幾秒之間。」
張紅淇說,智慧產房就是用數位化做產程的控制,因為懷孕過程中,產婦變化最快速的一段就是待產期,是奇妙的一刻,但也風險重重,如何運用數位工具讓醫護人員去照顧產婦,隨時隨機掌握動態性數據監控非常重要,過去是單機連到孕婦身上偵測,數據回報主治醫師判斷,現在則更完善即時。

智慧醫院VS智慧產房,數位化目標不同

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級主治醫師鄭博仁是台灣接生胎兒次數最多的一位醫師,他也是亞太母胎醫學基金會董事長,因跟張紅淇曾同在長庚體系工作而結識,是此次宏其醫院智慧產房的幕後推手。

智慧產房與智慧醫院有什麼不同?鄭博仁解釋,智慧醫院主要是用數位化工具解決行政問題,比方:縮短流程、更便捷化,解決顯示問題,如擺設電子看板在門診、開刀房、急診室,展示動態資訊系統,並串連設備收集數據。

他指出,智慧產房則是期望解決過去用人力思考或解決的問題,而長期智慧醫院要朝「智慧專科」發展,不只是智慧產房,未來也會有智慧ICU(加護病房)或智慧開刀房,但產房是好的切入點,因為這是最複雜單位,照護的除醫師外還包括一群護理人員,面對的是產婦跟家屬。

EF8551DA-405C-4777-9423-C224E7C8B027.jpg
護理師要排班要更新追蹤進出院產婦資訊,更要注意進駐待產室媽媽們的產程數據,非常忙碌。
圖/ 王郁倫攝影

「生產不是一種病,但產科最複雜,風險高,醫療糾紛也是產科大於婦科」鄭博仁表示,每個人的診斷思維不同,產婦會有其生理變化,另外胎兒也有緊急狀況可能發生,為讓產婦到產房是歡喜進來,兩生命快樂出去,智慧產房是科技力可以發揮貢獻的地方。

而宏其醫院的做法是將研華的iWard系統連接醫院資訊系統(HIS)中,先解決醫護行政上人力排班問題,顯示器上顯示住院與出院資訊,並在該系統資訊下導入以孕婦健康為核心的產程臨床相關資訊。

最關鍵導入資訊有三大類,1.是收集孕婦生命表徵數據,如血壓、收縮舒張壓及心律、體溫跟血氧濃度,過去產房也是有個別系統記錄資訊到病歷,但現在系統能綜合判讀多個數據,預警產婦易走向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或休克。

79FDEA5B-9C30-4590-94A5-98D50DB31074.jpg
透過感應,護理師可以登入產房旁的資訊系統察看與輸入產婦資料,回傳大看板隨時掌握。
圖/ 王郁倫攝影

2.是收集胎兒胎心音,過去純收集,現在提供輔助分析預警,3.是用新式產程預測產婦狀況是否偏離正常軌道(是否出現閾值threshold)去預警,「全世界只有我們有這個系統,」隨待產時間、產程進展,預測產婦是否偏離正常,有無難產風險,利用大數據演算法分析預警。

F9268258-2B8E-47F3-82AC-F0FC3FB5C10A.jpg
過去護理站的大看板是一個大白板,護理師必須抄抄寫寫,現在已經無筆化。
圖/ 王郁倫攝影

鄭博仁表示,電腦將輔助判讀、主動通知第一線照護人員再注意數據判斷是否採取介入。「人會有慣性疲乏,看數據判斷可能因疲勞影響決策,AI可以根據已經發生的數據預測未來可能會高血壓或如何,做一個輔助決策,提醒護理師是否要關心孕婦的某一個數據是否正常,或提醒再檢視產程是否正常。」

2F645C3B-C99F-416C-A058-FD1E465FE9B3.jpg
智慧產房可以容納12~13床待產孕婦。
圖/ 王郁倫攝影

當產房忙碌高峰時,護理師忙得不可開交,透過AI確實能做到輔助提醒。鄭博仁舉過去的常態是,產房護理站有大白板,護理師定時巡產房檢視產婦產程,把數據抄寫在手上,比方最新待產時間、子宮頸開幾公分等數據,再回大白板前擦掉前次紀錄,一天來回多次,有時忙到直接用手擦數字,未來數據可直接回傳護理站,護理師專注關心產婦即可。

鄭博仁認為,未來醫院發展將是「智慧醫院系統走向有初步臨床判斷力的智慧專科」的階段,而目前該系統數據是封閉的,由數據是從桃園市亞太母胎醫學基金會數據庫(成大醫院跟北市醫持續更新數據)去寫程式,更新資料優化系統,因為個資保護關係,宏其醫院的產婦數據則未收集在內,產婦也不會被加收費用,因此智慧產房推出消息一發布,中壢區其他婦幼醫院也紛紛喊出跟進升級產房計畫。

38441064-0FCE-4856-88F8-9FF0F97CD11F.jpg
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級主治醫師鄭博仁是智慧產房幕後推手,跟院長張紅淇與兩人是長庚舊識。
圖/ 王郁倫攝影

在智慧工具加入下,傳統產房的生產經驗已經化成數據,成為老資格醫師與護理師的最佳助手,產婦待產環境不僅優美,還有無數資訊系統隨時關注產程,預測風險,讓生產風險降至最低,讓醫護與產婦壓力化於無形。

關鍵字: #研華科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