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創投基金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發佈的2021年台灣企業AI趨勢報告,高達 53% 企業迫切期望以人工智慧技術加速數位轉型。觀察到台灣企業對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渴望,微軟不僅因應市場需求推出完整產品服務,更致力於協助夥伴打造AI驅動的產業解方,創造企業客戶、產業夥伴與微軟的多贏局面。
BenQ攜手微軟打造差異化電子白板服務,加速智慧教室普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幅改變課堂互動模式,當學校老師不能走下講台跟學生互動,該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教學互動、打造更智慧的學習環境,是每一個教育機構關注的議題,也是BenQ努力的方向。對此,BenQ 雲端創新中心處長黃珮雯表示:「我們期望能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感知、回應與偵測使用者需求,讓我們可以更有溫度的方式連結人與裝置,建構高效、有趣的互動教學場域。」根據Futuresource Consulting的報告,2020年,BenQ在台灣智慧教室的市佔率高達40%、排名第一,若單看台北市12年國教智慧教室,高達70%採用的都是BenQ的教育互動觸控顯示器。黃珮雯表示,BenQ已在台灣安裝1萬間智慧教室,為了協助學校機構提升教學成效,除從除菌、保護視力等角度優化產品,更攜手微軟,以人工智慧為產品服務賦能。「透過Microsoft Azure Cognitive Services,BenQ的教育互動觸控顯示器可以更快速、穩定且智慧的提供手寫辨識、手繪圖表辨識、智慧使用者介面、帳號整合,以及語意分析跟合成服務,讓教室變得有趣而熱絡,營造主動學習氛圍,大幅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除了透過Microsoft Azure持續不斷迭代BenQ的智慧化服務,BenQ更進一步整合Microsoft Azure Language Understanding(LUIS)跟Speech Service打造領先業界的即時語音助手服務,之後,還可以進一步透過Azure translator模組支援多國語言即時翻譯,極大化語音助手對教學課程的綜效。「除了產品功能上的合作,我們也透過微軟的IoT生態圈擴展服務的觸角,例如將智慧觸控大型螢幕應用到智慧醫療領域等,創造無限的可能,同時,帶給市場更多有溫度的AI產品。」關於微軟與BenQ的未來合作,黃珮雯如是期許。
華碩AI研發中心攜手微軟提供xHIS助醫療院所邁向精準醫療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讓醫療機構的資源相對吃緊,在這個關鍵時刻,如何透過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服務優化醫護工作流程、提供讓人安心且放心的遠距照護服務、協助醫生做診斷,以及朝精準醫療前進,是每一個醫療機構都不能忽視的議題。
致力於協助醫療機構轉型的華碩AI研發中心資深產品協理黃國豪引用研究機構數據表示:「全球數位醫療市場規模預估將從2020年的1410億美元成長到2026年的4260億美元,成長力道強勁,但在台灣,數位醫療的發展腳步卻不如預期,理由在於,數據資料過於分散,核心系統無法彈性擴展,而且,高達 94% 醫療院所面臨IT人力不足的問題,需要一個可以從根本面解決問題的系統平台,而這也是華碩AI研發中心會攜手微軟,以Microsoft Azure for Medical AI增強xHIS(次世代智慧醫療資訊平台)服務能量的原因。」
xHIS是一個搭載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的智慧醫療資訊平台,透過內建的6大核心:支援混合多雲架構、微服務模組化、雲端開發自動佈署到地端、原生人工智慧應用、即時營運績效與臨床作業分析、可界接外部服務的開放架構,醫療院所不僅能漸進式的升級、優化HIS的各項功能,還能進一步優化醫護作業流程。
例如,透過xHIS內建的NLU自然語言可以協助分析TB等級的長篇病例、理解醫療上下文涵意,藉由AI知識圖譜串聯分析海量臨床資料跟真實世界大數據的互動關係,並以AI回饋網絡則是透過蒐集客戶對落地AI服務的回饋以提升AI知識圖譜的精準度等。
黃國豪表示:「透過整合自動化與人工智慧機制,xHIS將協助醫療院所將服務模式從實體照護、遠距照護轉變為虛擬醫院,甚至是延伸到居家照護(Home-based Care),徹底改變未來醫療的照護體驗、實踐精準醫療。」
台灣電力公司攜手微軟以人工智慧打造智慧電網、確保穩定供電
「全球電力供應商都面臨到同樣的營運挑戰:如何在氣候變遷跟設備持續營運的狀況下完成穩定供電、如何提升再生能源占比,以及因應電力市場改變商業模式,台灣電力公司也不例外。」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數位長張忠良表示,在穩定供電方面,台灣電力公司的做法是透過巨量資料分析、人工智慧技術優化在電網管理、儲能系統、需求管理、資通訊基礎架構跟智慧調度與發電等5個面向的表現,例如透過無人機結合AI影像辨識巡檢山區高壓電塔,或者是針對變電所斷路器進行AI健檢,以及整合Microsoft HoloLens以混合實境的方式進行停復電操作等,以兼具效率與成本的方式提升電網營運韌性。
除了與微軟合作打造高韌性電網,台灣電力公司亦透過Microsoft Azure進行再生能源的風機預測維修;此外,亦積極打造AI驅動的電力交易平台,為轉型為新能源生態圈解決方案服務者做準備。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張忠良認為:「持續深化人工智慧與雲端應用將大幅提升台電的市場反應力,因此,將持續不斷的透過數據分析將傳統電力數據轉換為新電力商品,同時,導入能源服務形成『新電力價值』。」
不只是人工智慧,Microsoft Cloud從三個面向協助企業創新轉型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表示,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微軟一直致力於因應夥伴、企業客戶需求提供適切的服務,期望能藉由Microsoft Cloud系列產品服務(協助夥伴與客戶)發揮員工的最大生產力,以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創造與擴散轉型影響,以及成為客戶最安全可靠的轉型夥伴。「為實現目標、成為企業客戶的最佳轉型夥伴,微軟除因應客戶回饋意見強化產品服務,如在人工智慧、資訊安全的表現,更進一步因應ESG(環境社會治理)議題優化產品服務,共創未來新局。」
在邁向未來的旅途中,微軟將秉持「AI助攻.跨界共榮」的概念,持續不斷協助產業夥伴與企業客戶將人工智慧應用到各個領域,同時,打造高效、安全、永續的工作場域,極大化轉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