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掃臉+量體溫!桃機導入人臉辨識迎旅遊復甦,背後有這兩大好處
快速掃臉+量體溫!桃機導入人臉辨識迎旅遊復甦,背後有這兩大好處

隨著疫苗施打覆蓋率提高,明年(2022)第一季,台灣防疫有望再解封,包括跨國旅行可能開放,疫情期間,桃園機場在軟硬體設備上,有不少升級規劃。將從12月15日起,試辦「One ID臉部辨識系統」,未來通關、登機都只需要掃臉就能搞定。

第二航廈搶先試辦,起飛後個資就刪除

疫情加速數位轉型腳步,這點,在機場的營運上也能看到轉變,桃園機場公司表示,為了提升機場運作效率、旅客使用經驗,將導入人臉辨識系統。

這套系統叫做「One ID」,會先在桃機第二航廈試辦,近期有搭機需求,想要使用的民眾,在航空公司報到櫃檯(9號與18號)、自助報到機(近10號與17號報到櫃檯),或安檢口閘門掃描登機證及護照後,拍攝臉部特徵建立資料,之後在進入管制區,或在試辦的C6、D5登機門時,在閘門掃描臉部特徵後,就能快速完成身分識別。

桃園機場 ONE ID
桃機公司表示,One ID蒐集的資料,在班機起飛後就會刪除。
圖/ 桃機公司

使用人臉辨識系統,意味著需要交出更多的個人資料,桃機公司表示,One ID會確保個資的安全性。試辦期間,採自由參加的模式,旅客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在報到時建立專屬資料。

所蒐集的資料,只會用在驗證乘客身分與當次登機旅程,並使用封閉型VPN網路進行傳輸,而且會在班機起飛後自動刪除,避免隱私侵犯與個資外洩。

為了確保運作順暢,會先從12月1日~14日,每天先安排兩個航班試辦,並在12月15日起正式試辦,預計試辦將持續至明(2022)年8月。

導入人臉辨識,瞄準兩大好處

桃機公司表示,「One ID臉部辨識系統」只需透過鏡頭讀取臉部特徵,就能快速辨識身分通過閘門,對於旅客體驗、營運效率上,可以帶來兩大好處。

首先,疫情下使用One ID,除了能減少人員間接觸外,閘門也結合體溫偵測功能,旅客在進入安檢閘門時會可自動量測,一旦體溫超過37.5℃,將有紅燈警示落實防疫。

桃園機場 ONE ID
圖/ 桃機公司

對機場營運、航空公司來說,「One ID臉部辨識系統」可有效節省人力、降低人為錯誤機率,並提升服務效率。

目前,旅客在安檢口、登機門的身分識別,還是大量依靠人工查驗護照、登機證,透過臉部辨識技術,能夠大幅減少此類手續重複性、例行性高的工作量,節省下來的人力,可以專注於更有價值的業務,例如協助有特殊需求的旅客。

朝智慧機場轉型,桃機2019年就布局

「零接觸」是航空產業重要趨勢,從台灣到全球,許多航空公司都在規劃導入生物辨識(人臉、虹膜、指紋)技術。

不過,新冠疫情並非唯一推手,朝陽科大飛航系主任盧衍良觀察,無論是人臉辨識或AI技術的推動,在疫情發生前就已經發生,這些屬於智慧機場的推動領域,疫情僅是加速的催化劑。

透過科技優化身分識別、安檢等流程,因為牽涉民航相關國際法與各國政策調整,一般來說,都會是選定特定航線、機場做小規模測試,這次桃機導入One ID的例子也是如此。

桃園機場 ONE ID
桃機除了透過新科技的導入,縮短旅客等候時間,也是提前為疫後的旅運量復甦做好準備。
圖/ 桃機公司

機場公司總經理但昭璧表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從2019年,就開始推廣「One ID」計畫,現在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除,非接觸式的服務導入更顯重要。

桃機公司從2019年起,就按照國際One ID精神進行規劃,「期間感謝航空公司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共同合作,才得以順利推動。」目標除了透過新科技的導入,縮短旅客等候時間,也是提前為疫後的旅運量復甦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