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燦坤卸任前進北極
吳燦坤卸任前進北極
2003.01.15 | 科技

2003年剛開春沒幾天,國內一家今年預計會有400億營收,每股稅後純益可望逾5元的集團,就傳出執行長因為「公司治理」而下台的消息。
這人竟是在台有105家分店,第3季準備在中國開設第1家3C店面的燦坤集團董事長吳燦坤。
別吃驚,吳董這回可不是因為出了類似安隆或世界通訊的公司治理紕漏而黯然下台,反而是為了讓燦坤集團有更良好的公司治理體質,才把執行長的棒子交出來。
為落實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尊重專業經理人的才幹,吳燦坤自去年辭去總經理職務後,又在開春沒幾天辭去執行長職務,專心擔任董事長一職。
吳燦坤表示,燦坤集團不能再依循過去的營運模式,必須要向上提升,「也就是要推行公司治理,確實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透過專業的董事會與經營團隊,讓公司營運更上一層樓。」
接任執行長的,是前光寶集團總管理處副總經理,也是原本旭麗電子副總經理、財務長暨發言人余敬倫,過去並曾任職於德州儀器與台灣飛利浦等公司。余敬倫在旭麗電子5年多的財務長資歷,以及和吳燦坤在台大EMBA相識,當是他雀屏中選的主因之一。

**好學的精神

**
有趣的是,吳燦坤因為怕自己忍不住又管起事來,還曾半開玩笑地表示,他早就在北極準備好了房子,要在淡出經營層之後躲到北極去,斷絕一切聯絡。
即便如此,1月初一場有關「企業報告透明化」的研討會中,人高馬大的他除了致詞外,後來也坐在台下不斷發問,表現出積極進取,只為了讓燦坤集團體質更棒的好學精神。
「六個標準差不做,會死!」聽到研討會發表人以韓國LG電子為例說明落實企業報告的透明化時,雖與研討主題關係不大,吳燦坤仍中氣十足地脫口而出對LG電子透過六標準差健全公司體質、與三星電子一較高下,彼此在競合中成長的欽敬。
「LG電子很厲害,燦坤一定要好好向LG學習如何修改來自摩托羅拉與奇異的六個標準差手法,以最符合企業特質的態勢分段落實它。」燦坤日前才因讓人跌破眼鏡的電漿電視價格一事,讓為維持品牌形象而不便跟進的LG電子挨了悶棍,但LG在流程改造方面畢竟有其實績,吳燦坤也就千方百計想從對方身上取經。
不只這樣,休息時間吳燦坤還不忘拿著一本《天下第一DIY店 Home Depot》研讀,與從不看商業書的比爾蓋茲和直指「大師無用」的嚴凱泰對比起來,顯然是另一種類型的企業家。
「每週六台大EMBA的賽局理論課程,吳董再忙,也從沒看他缺課過,而且一定坐最靠近老師的位置,」和吳燦坤是同學的《商業周刊》總編輯王文靜笑著說。
從活用賽局理論推出9.9萬元的42吋電漿電視,到調整家族式經營、聘用外部董事、延攬財務背景人才接任執行長力行公司治理,再到一心想效法LG把六個標準差應用得爐火純青,看來,即使淡出經營團隊,時常吸收各方知識精華的吳燦坤,不折不扣仍會是一個幫燦坤集團調製健康食譜,醒腦強身的首席營養師。
話說回來,吳燦坤到底會不會去北極?從他對寫論文的反應或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我還不想那麼快畢業,不然我就沒事做了。」既然有實用的EMBA課程把吳董留在台北,北極熊啊,你就委屈一點,再多等吳董一陣子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