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賓士Level 3自駕技術通過聯合國法規,準備超車特斯拉了?
全球首家!賓士Level 3自駕技術通過聯合國法規,準備超車特斯拉了?

2020年4月,奧迪正式宣布放棄為新一代A8安裝L3級自動駕駛系統。這一讓很多人失望的舉動,被解讀為兩個重要市場訊號:

  • 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定義——「在某些條件下允許手離開方向盤」,難以劃分車廠與車主之間的安全責任。在無法律依托下,車廠不能貿然做技術升級與產品定義。

  • 跨越L3級系統,直奔L4。不少車廠表達了這樣的態度。譬如Volvo CEO塞繆爾森就曾公開表示「L3級自動駕駛不安全,將會跳過這一等級」。

然而,就在奧迪放棄不到2個月,聯合國就通過並頒布了UNR157法令——針對自動駕駛L3級功能第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規,它也被稱為《自動道路維持系統(ALKS)》。

就在昨天,一個讓全球車廠都必須抬起頭的重要消息出現了:德國汽車管理局(KBA)正式批准了另一家汽車品牌—— 梅賽德斯賓士在部分車型上部署L3級自動駕駛系統。

而這道批准,就建立在UNR157法令基礎之上。

不得不說,對於2017年便首開汽車產業之先河,勇敢推出「世界第一輛L3級自動駕駛消費級汽車」的奧迪來說,這的確令人遺憾;但對於整個產業來說,這的確是一個為之振奮的里程碑事件。

由於法律法規的「正式認可」(測試以外),對於L3以上自動駕駛技術真正上路,起著關鍵作用。因此,一旦有相關法規頒布且有車廠開創先河,必將加速全球範圍內相關法規的確立。

但必須要注意,賓士的Drive Pilot獲批有著極其嚴格的上路條件:

  • 僅限德國國內1.3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他國家只有獲批才能解鎖。

  • 只能在賓士的S系列與EQS系列上實現這一功能。

  • 與通用汽車的駕駛輔助系統Super Cruise(L2+)相比,賓士的操作範圍控制其實更加嚴格:Drive Pilot只能在預先做了精緻地圖繪製、有地理圍欄且封閉的高速公路上啟動,並且只能以最高37英里(約6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

但無論如何,這是全球第一個獲政府監管機構批准的、將真正能上路的L3系統——這便意味著「有車廠告訴你,你在某些時候把手從方向盤拿下時,責任是車廠來負。」

德國汽車運輸管理局公開表示,對該系統的安全性感到滿意。此外,美國汽車評論與分析網站Edmunds評測後表示對系統演示很樂觀,但他們也提醒大眾,所有功能測試均是在封閉賽道的最佳條件下進行的。

asset.MQ6.-Mercedes-Benz
圖/ Mercedes-Benz

配置都有雷射雷達

其實2017年推出L3自動駕駛系統的奧迪,為汽車產業開了個頭。那一年也是「雷射雷達」這個在L4級無人出租車的標準配置零件真正進入車廠視野的元年。

Audi
年A8的L3系統也配置了法雷奧 Scala 雷射雷達
圖/ 虎嗅網

其實沒有任何標準或規定指出,L3級以上自動駕駛系統必須配置雷達,而特斯拉明顯一直站在反對陣營。不過,這也沒讓它擺脫其所謂「全自動駕駛」就是L2+輔助駕駛系統的事實。

而賓士的Drive Pilot 硬體配置裡,很不巧,也有雷射雷達的參與。著名車載雷射雷達生產商法雷奧在兩天前便跳出來宣布,賓士的S系列將會是第一個使用第二代Scala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車型。

法雷奧的新一代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法雷奧的新一代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圖/ 虎嗅網

可以非常確定,未來3~5年對於車廠到底如何來定義自動駕駛的安全,無論如何都將繞不過這個零件了。

Drive Pilot(L3)的配置,雷射雷達(Lidar)安裝在前方散熱格處
Drive Pilot(L3)的配置,雷射雷達(Lidar)安裝在前方散熱格處
圖/ 虎嗅網

有趣的是,法雷奧特意提到,了新一代雷射雷達配置的自動清洗系統——內建了一個可加熱的伸縮噴嘴,可以像瀑布一樣噴灑在雷射雷達整個表面做清理。畢竟,如果在表面結冰,Lidar的功能幾乎會失效。

超越特斯拉Autopilot?

在賓士L3系統獲批這件事上,被拿出來比較最多的便是業內標杆——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其實就是輔助駕駛)。

上週紐約時報一篇調查報導,通過採訪19名前員工,揭開了一些關於特斯拉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在安全設計上的諸多問題。

譬如從2016年開始,馬斯克至少在twitter上宣稱「將很快實現全自動駕駛」至少有10次,但過了若干年,特斯拉仍然要求自動駕駛系統用戶必須全神貫注,隨時準備接管。當然,特斯拉的支持者們也有具備說服力的理由——在實現顛覆汽車產業的偉大夢想之路上,需要一定犧牲與妥協。

直到最近,關於這個系統在路上發生的事情,成為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的核心。在這項調查中,與 Autopilot 相關的事故至少有12起,導致1人死亡,17人受傷。

這些前員工向紐約時報爆料,內部一開始堅持攝影鏡頭、雷達等感測器綜合硬體方案,甚至希望採用雷射雷達,但馬斯克堅持「人類只能用兩隻眼睛駕駛,那麼便意味著起策劃應該能夠單獨使用攝影鏡頭駕駛」。

當然,站在特斯拉角度,這裡面也考慮到晶片以外集成第三方雷達、雷射雷達等零件的成本問題,以及汽車外觀的設計問題。

因為當初EE times在分析奧迪A8為何要放棄L3自動駕駛上車時,就發現了一個成本事實——作為一家汽車OEM,竟然要為部分零件(譬如晶片)支付50%的利潤率(當然,賓士也將採用輝達的晶片);此外,一台雷射雷達的成本也價值不菲。

而特斯拉很早就開始自研自動駕駛系統晶片,這必然付出了極高的成本代價。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圖/ 特斯拉 官網

但是,從當下來看,召回的1.2萬輛安裝了測試版FSD的特斯拉汽車,以及謹慎的歐洲主流車企的態度與選擇,也許會讓感測器市場和汽車產業計算成本的方式發生一些新的改變。

其實從2021年6月開始,德國一汽車雜誌和分析機構,就開始吹捧賓士的電動轎車EQS系列是「特斯拉戰鬥機」,包括加速度、電池性能以及續航里程數。

很明顯,這裡面會充斥部分主觀和國別因素;當然,一直以謹慎著稱的德國,也曾明令禁止特斯拉在德國銷售的網頁和廣告中帶「完全自動駕駛」字眼。

但這次L3自動駕駛的實際上路情況,也許你會說從功能和性能上必然無從客觀比較(評測也只是主觀建議),但從字眼、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進度以及上車速度上,德國車廠明顯趕了上來。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對法規感興趣可以查閱一下這份大約60頁的UNR157法令——

從系統安全、故障安全響應、人機界面、DSSAD,再到汽車數據資訊安全及軟體升級,這份國際法律文件對車道保持系統(ALKS)的要求全面和細緻程度,超乎想像。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法令生效的締約方包括57個國家,其中大部分為歐洲各國,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就是說,德國率先推進L3自動駕駛「上車」,將會首先為締約方國家提供可參考的法律範本。

本文授權轉載自:虎嗅網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自動駕駛 #賓士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