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會有(境外)報復性旅遊嗎?會的。」雄獅旅遊品牌策略總經理、欣傳媒總經理游國珍於今(16)在「2022旅遊趨勢大未來」中,揭露了幾項旅遊業者觀察到的重點趨勢。
他先從國際的大型交通趨勢開始分析:「旅遊的核心在於移動,從航空公司的數據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從大型交通來看,全球旅遊正在復甦
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讓全球國境關閉,2020年1月疫情爆發後,全球飛行量下降了80%,在近2年的時間後,截至今年12月初,飛行量已經回復到疫情前的81.5%,「這個數據很客觀地告訴我們,全球的航班正在止跌回升。」游國珍說。
就連郵輪旅遊也有回復的跡象,全球5大郵輪集團共有213艘郵輪,在2021年第4季已經復航了43.6%、預計在2022年第1季復航68.5%。
不過,台灣的防疫準則仍相當嚴格,在入境人數上還沒有太明顯的回升跡象。近3年入進桃園機場的人數分別為:4,861萬、744萬、75萬,從數字上可以看到非常驚人的跌幅。
但根據波音所公布的旅遊回復3階段,旅遊業毫不意外地將從國內旅遊開始恢復。預計2022年國內旅遊預計恢復到100%、2023年跨區旅遊會恢復正常(如歐洲內陸互飛)、2024年長程旅遊將回到2019年的水準。
爆發旅遊商機:28%的消費者願意花年收入15%進行境外旅遊
在開放境外之前,旅遊業必須先從國內旅遊開始做起,雖然相比與過去還是相當辛苦,但游國珍也用幾個數字揭露背後的商機。
首先是國旅次數的提升,根據欣傳媒針對超過4,000名消費者的旅遊大調查發現,85%的消費者願意進行國內旅遊,也有近3成的消費者1年會有5次以上的國內旅遊行程。
第二是總天數的改變。96%消費者認為,就算是國內旅遊也要過夜;56%的消費者認為3天2夜是比較適合的天數,「我想這就是旅宿業的商機。」游國珍說。
第三是平均花費的提升。相較於2019年平均國旅單次花費為2,320元、2020年為2,433元,根據欣傳媒的調查,45%的消費者現在在單次國旅花費,願意把預算提升至5,000元以上。
不過,台灣民眾想要出國玩的心似乎沒有因為國旅而滿足。
78%的消費者希望在2022年完成一次出境旅遊、54%的民眾更希望有2次以上的出境旅遊,對照2019年台灣消費者平均出國0.72次來說,都是相對高的數字。而且在花費上也同樣提升,有28%的民眾,願意花費年收入的15%來進行境外旅遊。
也因此,旅行社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機會在國境開放後,迎來一波重要、高昂、且爆發的商機,「旅行社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現在消費者也在乎能不能辦核酸檢測、保險、防疫酒店等,能做的服務拓展了很多,我們會迎來新常態、新商機與新典範。」游國珍說。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