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聲StreetVoice以數據腦與音樂魂 成為原創音樂的最佳推手
街聲StreetVoice以數據腦與音樂魂 成為原創音樂的最佳推手

以數據輔助創作者了解市場,更透過Packer的代理發行服務,以及Legacy展演殿堂、簡單生活節的演出,串起原創音樂的育成系統,打造有機音樂生態系,見證無數大團誕生。

專業數據後台 搭起創作者與聽眾的溝通橋樑

「在網路還沒興起的時代,獨立樂手在尚未正式發表作品之前,只能勤跑Live House演出、累積樂迷,難以一次掌握台下購票的群眾樣貌資料;現今的創作者雖然可以跳脫地域框架,在網路上即可發表作品,但受限於各種平台的演算法限制,觸及廣度跟對象可能都不夠精準。StreetVoice平台就是為了解決獨立音樂人的二個痛點-『精準目標』、『互動溝通』而生。」在StreetVoice擔任Blow吹音樂執行主編的陳冠亨道。

目前已有3.8萬位樂手在StreetVoice上傳超過20萬首歌,2020年平台播放次數更高達6千萬次。對創作者來說,StreetVoice不僅是操作簡便的音樂上傳平台,更重要的是它的後台功能強大,除了能夠在統計中心看到每首單曲的播放、喜好程度,粉絲也能直接留言,與創作者雙向溝通。除了線上互動,當樂手想安排實體巡演時,可以先在統計中心觀察自身聽眾的地理分佈,以知名獨立音樂天團『告五人』為例,其樂迷34%集中於台北,其次為台中、高雄、彰化,掌握這些數字,可作為城市巡演的輔助參考。「目前統計數據都鎖定在粉絲分析上,因為我們想建立的是一個讓音樂人了解粉絲,而且能夠直接互動的平台。除了上傳歌曲外,樂手也可以自由發佈各種訊息,傳遞效率比FB或IG來得更好,因為聚集於此的聽眾,都是獨立音樂的愛好者。」StreetVoice的總經理曾明賢補充道。

音樂上架之外,獨立音樂也需要一個產業化的進程,StreetVoice希望可以協助創作者在發行與展演的路上更流暢,於是逐年發展了不一樣的平台。創作者除了在SreetVoice上傳音樂,還能透過Packer的服務正式發行作品,Legacy更是知名的獨立音樂展演殿堂,每月舉辦的「大團誕生」活動,提供年輕樂者專業級的表演舞台。各平台之間的資源流通,為獨立樂手打造有機的音樂生態系,串起原創音樂的育成系統。

洞察聽眾更要接軌市場 音樂及影視產業都是參考指標

StreetVoice每年都會推出「StreetVoice年度洞察報告」,分析聽眾喜好的音樂類型變化。累積多年觀察,發現影視產業的內容也影響著音樂市場的喜好,例如「中國有嘻哈」於2017年推出時,嘻哈類型的聽眾成長速度明顯加快,過往熱門的民謠唱作、小清新風格,在這幾年轉變成節奏藍調與嘻哈當道。「比起音樂產業內部自己的變化,影視帶動的流行是更強烈及快速的。」陳冠亨分享道:「所以我們在看趨勢報告時不會只看音樂產業,而是連影視文化都一併關注,因為娛樂的內容其實是會互相連動的。」

圖片 1.png
2018年度報告網站 https://streetvoice.com/pages/annualreport/2018/
圖/ StreetVoice

跨平台觀察利器 文化內容產業數據儀表板

跨產業的數據觀察從何而來?陳冠亨表示:「過往我會看各種智庫報告,例如PwC的全球娛樂暨媒體業展望,而文策院今年推出的『文化內容產業數據儀表板』網站,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總體數據來源。」這個網站將過往文化部的調查報告數據圖像化,並提供流行音樂、影視等各種文化內容產業的總體產值統計與排名,從中可以做許多趨勢發展的觀察。而除了跨產業的資訊,針對單一音樂產業的調查報告,陳冠亨也相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數據:「音樂產業的透明度很低,部分從業人員希望能有總體排行榜可做參考,也會期待看到數據的組合分析。例如以展演空間來說,除了現階段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北中南東的區域營收佔比,也會想細看各展演空間的市佔率,以及跨年度的成長比較;像是這二年展演空間都受到疫情影響,但影響幅度有多大?這些都是要靠具有時間性、連續性的數據才能分析,並從中找到市場脈絡。」

文化內容
圖/ 文化內容策進院

陳冠亨表示,獨立音樂產業早已不是小眾市場,許多作品的經濟規模甚至超越主流歌手。「例如台灣知名搖滾樂團『落日飛車』已經跨出在地,在歐美、中國的巡演票房都非常可觀,但如果缺少數字佐證,我們很難跟觀眾說明它的市場。」而過去幾年金曲獎,也曾發生某些作品被觀眾誤以為是「小眾的獨立音樂」,進而認為它不具代表性的狀況。長遠來看,陳冠亨更希望文策院的產業數據儀表板能普及到大眾認知,讓具公信力的第三方報告,成為音樂界共同的參考指標。

創作為本、數據為輔 創造更多音樂的可能性

「我認為,數據分析是你將作品丟出來之後才開始啟動的收集過程,音樂的重點仍在於原創,透過它傳達的精神才是音樂的本質。數據則是可以幫你務實地做下一次的判斷,例如這首歌吸引到哪些樂迷,在歌曲紅了之後,它對你的形象已經產生了一定的累積,是否要繼續跟隨這個既定印象?這些都是數據能為你做的事。」陳冠亨認為,數據是幫助音樂人了解市場及樂迷,而不是鼓勵樂手一窩蜂複製某種成功模式,「莫忘初心」是創作者開始學習數據分析後需要時時警醒的觀念。

DSC_7422
圖/ 文化內容策進院

StreetVoice身為獨立音樂的推手,旗下的音樂媒體「吹音樂」更是專業的市場觀察者,多年來發掘諸多潛力新人,掌握產業潮流,更不忘創作的熱情。未來也期待與潛力樂手們共同創造更多音樂應用的可能,就像「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當年呼喚青年世代的這句話:「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

文策院文化內容產業概況資料庫:http://vis.taicca.tw
文策院主題產業數據儀表板:https://vis.taicca.tw/dashboard/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