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身邊總是有朋友聊起:「你去元宇宙了嗎?」
「我還沒,怎樣?要怎麼進去?門票哪裡買?」這樣的對話越來越多,卻鮮少有人能講得清楚。
臉書更名「META」、無數科技大廠宣布進軍元宇宙,更有人說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但是,真的所有人都完全理解新名詞嗎?早在幾年前,數位圈就在醞釀這個概念,只是「元宇宙」這個詞最近突然超火地在網上流傳,加上幾個產業巨頭陸續放出消息,才慢慢被大眾關注到。
電影《一級玩家》很接地氣地闡述了元宇宙的世界觀,它讓人類能透過裝置、網路及虛擬貨幣,在虛擬世界開啟一個新的身份,接觸全新體驗,所以企業該不該跟進?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未來必須的生活型態,很難與每個人的生活抽離,產業自然也脫不了關係。
企業要切入元宇宙,可以著重關注幾個重要面向,以下列出我認為最核心的幾點:
1.元服務供應商
「元服務」是一個正在興起的新服務。虛擬世界也與現實一樣,有許多需要他人代理的服務,比如:代購元宇宙的土地,或是規劃元宇宙裡的品牌行銷。
2.5G網路
網路是虛擬世界必備要素之一,更高速的網路將能帶動元宇宙的發展,也能突破裝置及載體的限制。
3.區塊鏈
要驗證元宇宙裡一切事物的價值,需要仰賴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資料庫來驗證真偽。也因如此,近期熱議的虛擬貨幣及NFT,其重要性也慢慢被人們注意到。
4.虛擬實境(VR/AR)
如《一級玩家》描繪的那樣,未來人類極有可能以電腦、平板及手機以外的裝置進入網路世界。透過虛擬實境的裝置,元宇宙的存在將更有真實感。
5.遊戲產業
遊戲能在虛擬世界裡實現許多現實世界的行為,包含建立社群、交易、探索未知等等。近期越來越多遊戲大廠著手打造元宇宙,也更快地推進元宇宙概念的實踐。
企業該不該進場?
當然,許多朋友也會問:「所以我的公司需要開始發展相關項目了嗎?該如何著手?」
企業該不該進入元宇宙,取決於元宇宙裡是否有需求及市場。而元宇宙是聚集「第二身份」的地方,這些「第二身份」的背後是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們,故自然會產生相應的產品、服務等需求,也就會自成市場。
比如許多知名品牌商,就已經不斷在虛擬世界收購土地、蓋商店,甚至還有客服,隨時滿足來自全球各地的虛擬客人;我與EchoX團隊甚至在今年十月就在元宇宙社區「Decentraland」舉辦了一場展覽。
進入元宇宙的時機,目前為止都不算晚,不過由於元宇宙的發展越來越快,越晚進入的企業要負擔的成本也會越高。舉例來說,「土地」在虛擬世界裡的價值已在飆漲,在我們於Decentraland舉辦展覽之後,知名歌手林俊傑近期也在Decentraland購入房地產,成交價約12.3萬美元(約新台幣340萬元)。
簡言之,元宇宙是一種未來的生活型態,需要花時間去理解、適應,但它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剛問世時人們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但卻是不可擋的趨勢。
責任編輯:吳佩臻、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