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速發展,演算法持續進化、晶片技術日益成熟,AI的相關應用備受關注。為了響應行政院的「台灣AI行動計畫」,經濟部工業局自2019年起舉辦的「AI+新銳選拔賽」已邀集智邦、研華、緯謙等多達15家台灣資通訊廠參與,今年串聯友達光電、凌華科技、光寶科技、鈺創科技、神盾和佐臻等業者,以及在各領域表現優異的AI新創團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一同合作發展創新的AIoT加值產品和服務,進而達到「內外合作,加速研發」、「數位轉型,軟硬整合」與「台灣試煉,走向國際」等目標。
南臺科技大學聚焦智慧醫療 團隊成員大廠搶著要
南臺科技大學AIoT智慧聯網應用技術研發中心聚焦5G、AI、IoT等技術在智慧製造與醫療領域的應用。中心主任張萬榮教授提到,使用者體驗是中心相當重視的,因此常有工程與產品設計的跨領域結合,像是這次的AI+新銳選拔賽,就是由張萬榮與創新產品設計系副教授歐陽昆帶著學生團隊,攜手合作。
此次中心合作的大廠是佐臻,由佐臻提供自家的AR智慧眼鏡,團隊再據此研發出長照巡房與遠距會診功能。巡房部分,護理師戴上智慧眼鏡後,透過AI人臉辨識,病患醫病資料會直接顯示在鏡片上,此時再結合中心先前開發的護理推車,病患需要的藥物便會由AI進行自動覆核,避免給藥錯誤。遠距會診方面,醫生能透過護理師戴著的智慧眼鏡,取得病患第一視角影像,提供相關遠距診斷服務。張萬榮透露,由於研發成果良好,接下來全台的榮民之家將陸續採用這項服務,而此次參與比賽的幾位學生,甚至獲得佐臻邀請,希望之後直接前往企業就職。
雄欣科技鎖定智慧醫療 監測患者生理素質
雄欣科技以獨創的融合性AI技術、邊緣運算技術、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感測技術和資料湖泊架構,致力提供企業數位轉型的AI系統解決方案。
在這次的AI+競賽中,雄欣鎖定智慧醫療領域,利用佐臻提供的毫米波雷達,加上自家AI演算法,進行病患的生理數值、動作監測。董事長李佳欣提到,在醫療試驗場域放置毫米波雷達後,搭配裡頭的AI演算法,能得到患者的呼吸、心跳等生理訊號。同時,若搭配佐臻的智慧眼鏡,醫生問診時,能更即時透過眼鏡得到病患的心跳、呼吸等數值,提高效率。此外,佐臻也開發了管理平台,醫師、護理人員只要透過平台,病患的生理數據便一覽無遺,未來也可望加入測量血糖等新功能,「目前這已經是完整的產品,可以快速複製到醫院、安養中心,甚至國外市場。」
悟智自動檢測技術 首度參賽獲雙獎
首次參賽就榮獲雙獎的悟智,核心服務是提供自動光學檢測(AOI)合併人工智能(AI)的自動檢測技術,從傳產到電子業,都是團隊的服務對象。
本次在悟智與凌華的合作方面,雙方以「AI視覺進行人員安全防護確認」為題,由凌華提供智慧相機,再搭配悟智的AI技術。執行董事吳俊麟解釋,工廠現場有高壓電設備,作業員有觸電危險,而悟智的影像辨識技術能確認作業員是否正確配戴絕緣手套、是否在絕緣地墊上進行測試,若作業員未遵守規定,悟智的軟體便會發出提醒警示。
另外與神盾的合作,則是以AI影像識別手機螢幕下的假指紋。競賽中悟智提取假指紋的缺陷特徵進行分析,最終準確度、辨識時間都達到神盾的要求,「我們擁有AI缺陷分類的能力,這與我們的技術相當吻合,」吳俊麟提到,不論是凌華或神盾的合作內容,都普遍反應了市場上的需求,悟智之後將朝產品化方向持續努力。
谷林運算與兩大廠合作 期望將產品商轉
谷林運算長期聚焦智慧製造,2021年初與中華電信合作,針對中小企業推出智慧製造的雲端服務,若想將工廠裡的機台現場資料上傳到雲端,只要使用的智慧製造機上盒LASSIE即可。
二度參加AI+賽事的谷林,本次主要是帶著商品化的目的而來,「這次參加比賽,藉由與大廠界接的過程,希望能將產品商轉,」總經理馮輝譯解釋,與谷林合作的兩個大廠分別是凌華與佐臻。凌華的主題是「智慧相機電子圍籬」,主要利用AI影像偵測演算法,開發人員工安監控的解決方案。馮輝譯提到,多數廠商僅能偵測到人體範圍,而谷林的演算法能進一步偵測到手臂、腳等明確部位,細緻的技術成為獲獎原因。而佐臻的「智慧在席感測器」,則是運用毫米波技術搭配演算法的人員監測解決方案,雖然聚焦谷林過往未接觸過的智慧醫療,但馮輝譯強調,這和工業技術是共通的,谷林最後甚至做到能在一公尺的距離,以非接觸方式偵測到人員脈搏。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