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為王
通路為王
2002.12.01 | 科技

通路稱王的時代,真的來了!看統一超商,如何以3000個門市串聯網路、郵購、宅配和大哥大,滲入餐飲、銀行、旅遊、與教科書市場。看富邦集團,加快投資台哥大、遊戲橘子,完成「百萬用戶級通路」布局。過去,我們說:生活的改變引發通路革命,從現在起,我們將看到:通路霸主帶來巨大的生活革命。
回顧今年的排行榜,「通路」似乎是最耀眼的明星。
今年7月,美國《財星》雜誌依據年營收排行全球500大企業。排名第一的不是英特爾,不是微軟,是美國最大的零售通路業者威名百貨(Wal-Mart)。自2000年擠下艾克森美孚石油(Exxon Mobil)後,這已是連續第二年威名百貨蟬聯冠軍寶座。
今年3月《富比士》雜誌出爐的全美400大富豪排行榜,前10名得主中,威名百貨創辦人山姆‧華頓(Sam Walton)後裔共五人,均以188億美元並列第四。
而上月25日出刊的美國《商業週刊》,以收入、銷售成長率、利潤、股東報酬等為指標,公布全球今年上半年的IT百強排名,結果可能更令你大吃一驚。
台灣排名最前者,不是台積電,不是鴻海,而是資訊通路廠商——聯強國際。從去年的排名113,今年年中的排名60,到現在的全球第四名,聯強的黑馬姿態,讓「通路」成了台灣第一。

**最貼近消費者的末稍神經

**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真是輪流轉。當科技股身上的亮麗袍子,因景氣下滑而蒙塵時,就開在你家附近轉角的通路商,鈔票卻穩穩地進了他們口袋。特別是在供給大於需求的年代,由於通路商是與消費者第一線面對面接觸的末稍神經,製造商為了去化過剩產能,倚賴通路程度更甚以往。
不止聯強、威名百貨,看看今年台灣上市櫃中幾檔廣義的「通路概念股」,在不景氣時節,成績同樣亮眼無比。還記得數月前引爆的油價大戰嗎?其中有兩家油品通路商前3季營收成長率都相當驚人,全國加油站為31.3%,北基加油站則是29.1%,成長率都約3成左右。
而展店數逼近1300家的全家便利商店,規模雖居於老二,成長卻明顯高過龍頭,前3季營收成長為21.2%,上半年由於營收與獲利都超越原訂目標,今年已正式調高財測。此外,居房地產通路商角色的信義房屋,前3季營收成長率則有42.2%,每股稅前盈餘為3.92;而另一家以經營醫療器材等專業市場為導向的通路商博登,每股稅前盈餘為3.42元,前3季營收成長率更高達62.1%。

**角色多元,以複合刺激成長

**
羅格斯(Rutgers)管理學院教授班奈德特‧緹南(Bernadette Tiernan),曾以「任何擁有多種來源,由多種元素組成」的Hybrid這個字,說明實體通路朝虛擬進軍成為多通路企業(Hybrid Comapny)時,將產生極大力量。緹南認為,由實體出發的企業,由於擁有高知名度以及與顧客實質接觸的經驗,朝多通路進軍時,遠比由虛擬轉進實體店面勝算更高。同時,佛斯特(Forrest)研究中心在一份「結合實體虛擬(Mixing Bricks with Clicks)」的報告中也指出,有8成的零售商,計畫在店內加裝如Kiosk類型的公共數位資訊設備。
開始發光發熱的通路商,為什麼能在不景氣年代獨占鰲頭?他們的經營方式又帶給其他產業什麼啟示?
這裡,我們就不能不提到總店數已超過3千家,把超商角色經營得爐火純青的通路王7-ELEVEN,以及念茲在茲於擴展實體通路,但卻同時也透過投資,進入電信與線上遊戲產業試水溫的富邦金控。
對已是通路的7-ELEVEN來說,「複合」概念早已成為刺激成長的重要元素。別以為它只是賺買進賣出的轉手錢,「我們要做社區服務中心,」總經理徐重仁說,在銷售中融入家庭與歡樂因子,是他們長遠的目標。既要做好「好鄰居」的服務角色,瓦斯費、電話費?他們代收;想替孩子買參考書?7-ELEVEN將貴子弟學校用什麼版本課本調查得清清楚楚,你只要到店取書即可;想吃新鮮的帝王蟹?他們代訂並送貨到府;更別提他們還在店裡放台自動櫃員機,搖身一變當起無人小銀行,以及與中華電信合作,直接傳手機簡訊賣減肥餐的多通路行銷策略。

**從實體分行到直接上門

**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童啟晟,以國外發展情況指出,其實許多金融業者已隱隱察覺,未來他們的競爭對手,不再只限於傳統金融同業,更大的潛在競爭者,可能會出現在超商、電信領域。如國內的超商代收服務是其一,而在韓國,電信公司與網咖業者合作,電信業者提供加值服務,以扣點方式介入金流是其二。
由此觀察,即使國內已有不少銀行與電信產業合作,共同發行電信聯名卡,但「既競爭又合作,可說是未來金融業與電信業的態勢,」童啟晟說。
當便利超商可成為小銀行,電信業也可能搶奪金流大餅時,銀行業者的思維又如何?這裡,富邦金控對「通路」的思考,似乎也同樣朝「最後一哩(the last mile)」精髓推進。
目前各家金控業者均戮力爭取分行通路,但富邦即使將台北銀行納入旗下,實體通路點也不過179家,再加上自動化設備250台,影響力畢竟還是不如數以千計的連鎖便利超商。但很早就在集團內力行交叉行銷的富邦,除了透過直效行銷公司做資源整合,同時以實體、電話等各種通路提高金融商品銷售力外,透過轉投資台灣大哥大與遊戲橘子,一腳踩入另外兩個同樣以「百萬人次」計算的電信與線上遊戲產業。這三種均以個人消費者為對象的產業中,一旦靠著資料採礦(Data Mining)累積對消費者習性的瞭解,可激發的能量恐怕更為深遠。
套句富邦直效行銷總經理林啟峰所說:「現在的銷售通路愈來愈Blending(混合),」再對照7-ELEVEN總經理徐重仁對店內銷售產品的「複合」概念——混合與多元,或許是讓通路業者大放異彩的重要元素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