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快商務潮流!Swiggy花8年成為印度最大外送平台,下步拓展線上訂位
抓住快商務潮流!Swiggy花8年成為印度最大外送平台,下步拓展線上訂位

印度最大的美食外送服務平台Swiggy近期在最新一輪的融資裡,獲得了12.5億美元,現在它正在積極擴展其產品,包括在東南亞市場的即時配送服務。

Swiggy 2018年從一般的食物外送開始,業務逐漸擴展到送貨服務Swiggy Stores、物品快遞服務Swiggy Go等等。之後,還推出了專屬會員計劃Swiggy SUPER,讓會員享受免費的訂單配送服務費。Swiggy 更推出了名為 Swiggy One 的升級會員計劃。訂閱計劃為會員提供免費送貨、折扣和所有線上送貨平台服務的諸多好處,包括食品、雜貨等。

Swiggy
圖/ Swiggy

Swiggy 由Sriharsha Majety 與他的大學同學 Nandan Reddy 創立。Majety 從博拉理工學院(BITS-Pilani)畢業後,在印度管理研究所加爾各答分校(IIM-Calcutta)獲得MBA學位。在倫敦從事了投資銀行的工作後,Majety決定回到印度展開他的創業旅程。

Majety和Reddy最初於2013年8月成立了一家名為Bundle 的物流公司。因為他們發現了電子商務行業物流和航運領域的巨大潛力。他們希望使航運民主化,打算為全球人們提供最快的貨運服務。

當他們剛開始經營Bundl時,他們發現電子商務市場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Flipkart 和eBay等電子商務賣家希望自己負責商品物流,導致市場萎縮,他們不得不在一年內關閉第一家企業。值得慶幸的是,當時還沒有投資者,也沒有負債,甚至還沒有任何員工。

從失敗中吸取教訓,Swiggy誕生

雖然Majety和Reddy的第一次合作失敗了,但他們從印度跨國乘車共享公司Ola和快速叫車公司Uber的商業成功模式中汲取靈感,產生創立Swiggy的想法,用戶可以用手機來訂餐和查看餐廳資訊等。他們也請了出色的程式設計師Rahul Janimini為技術聯合創辦人,來幫助構建平台。

2014年8月,他們在班加羅爾(Bangalore)開設了一間小辦公室,展開Swiggy的業務,並於2015年在第一輪融資中募集了200萬美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這家新創公司的估值為107億美元。去年7月,Swiggy的估值為55億美元。

Swiggy
圖/ Swiggy

Swiggy的最新一輪融資由總部位於美國的投資公司Invesco領投,其他新的投資者包括Baron Capital Group、Sumeru Venture、IIFL AMC Late Stake Tech Fund、Kotak、Axis Growth、Sixteenth Street Capital、Ghisallo、Smile Group 和 Segantii Capital。

在評論新一輪融資時,Swiggy執行長Majety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 Swiggy 成為 1 億名消費者每月可以使用 15 次的平台。我們將繼續投資員工、產品和合作夥伴,創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Majety 進一步表示:「Instamart僅用了17個月就達到了傳統外送業務需要40個月才能實現的GMV目標,這證明了Swiggy的平台優勢」。

Instamart是Swiggy的快速商務部門,可在15-30分鐘內將雜貨送到客戶手中。過去的一年半裡,Instamart已成為Swiggy的主要業務之一。

Swiggy
圖/ Swiggy

Swiggy 與多家外送平台處於競爭,包括螞蟻金服與老虎基金投資的獨角獸 Zomato。這家公司創立於2008年、同時提供餐廳訊息、菜單和用戶評論的外送平台,以及亞馬遜印度分公司的外送部門。

積極擴張版圖,有意收購線上訂位系統Dineout

此外,Swiggy也正在持續積極地擴張帝國版圖。三位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正在與印度B2C和B2B領域最大的線上餐廳訂位系統Dineout談判收購事務。

Dineout在20個城市與50,000家餐廳都有合作,由 Mehrotra、Nikhil Bakshi、Sahil Jain 和 Vivek Kapoor 於2012年創立,並於2014年被Times Internet收購。

如果Swiggy成功收購Dineout,將會更加鞏固自身在外送平台的地位,此外,最大的競爭對手Zomato的服務並不包括線上訂位系統,這次收購可以為平台帶來競爭優勢。

資料來源:techcrunchlivemintcraftbusiness insidergadgets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櫃買中心、安永攜手打造成長新引擎,推動創新企業從隱形冠軍成為明日之星
櫃買中心、安永攜手打造成長新引擎,推動創新企業從隱形冠軍成為明日之星

進入資本市場,是台灣創新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走向壯大與永續經營的關鍵一步,因此,儘管挑戰重重,仍有許多企業為此而努力,而櫃買中心參考美國JOBS Act規定而建置的創櫃板,則是這些企業的強力助攻員,協助企業順利籌措資金及進入資本市場。

一如在2014年推出智慧家電相關產品的樺緯物聯,自2015年登錄創櫃板到2025年登錄興櫃時,市值便增加8倍、達19億元,展現驚人的成長力道。同樣令人矚目的還有DC直流電馬達吊扇製造商昶瑞機電,該公司只花了短短2年時間就從創櫃板走到上櫃,且市值達24億元,成長近2倍。

事實上,像樺緯物聯與昶瑞機電這樣接受創櫃板培育的企業並不少,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引述內部數據指出,過去11年來,創櫃板已輔導超過500家創新企業,其中31家成功晉升公開發行或興櫃,更募集累計超過66億元資金,為台灣產業注入了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

為了進一步強化輔導能量,櫃買中心在2025年推動創櫃板升級為「創櫃板Plus」,除了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深度合作,輔導創新企業建立良好的財務與內稽內控制度,更結合承銷商、專業股務機構、政府單位、研究機構、學校育成中心、企業加速器等各界資源,為創新企業量身打造企業成長藍圖,使其得以穩健邁向資本市場、站上更高的舞台。

055A3676.jpg
櫃買中心董事長 簡立忠
圖/ 數位時代

為什麼需要創櫃板Plus?

「創櫃板Plus提供了一套完整且系統化的輔導制度,避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迷失方向、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強調,透過創櫃板Plus與安永的合作,為新創提供正規、可信且循序漸進的專業輔導,可以讓創新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同步完善各項制度,為未來踏上資本市場之旅奠定堅實基礎。

傅文芳指出,安永已連續9年蟬連創櫃板輔導卓越獎,從這些接受輔導的創新企業及中小微企業來看,其在進入資本市場時皆面臨相同的卡關點、也就是制度。

新創在成軍初期多以生存為主要目標,將重心放在找資金、研發產品與開拓市場上,容易忽略制度建置與合規要求,常常等到在規劃上市櫃時,才會發現自身制度與上市櫃的公司治理要求存在著不小差距,例如:財務透明度不足、內部控制未齊備等,甚至還會有合規風險,不僅需要耗費更高的人力、時間與費用成本來補強,更會影響後續興櫃或上市進程,甚至錯過市場成長的最佳時機。

因此,對於有志於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企業而言,在創業初期就建立健全的財會與內稽內控制度,同時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和資訊透明度,不僅是必要條件,更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石。

055A3651.jpg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傅文芳
圖/ 數位時代

安永強力助攻,創新企業邁向資本市場首選的好夥伴

「創櫃板Plus正是協助創新企業連結資本市場的最佳平台,」簡立忠強調,與一般新創加速器偏重技術育成、營運輔導不同,創櫃板Plus更重視制度建立及公開資訊之揭露。

因此,創新企業在登錄創櫃板後,不只可以取得股票代號、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之外,還能獲取成長所需的各項資源與協助,例如:導入會計與內控制度、參加ESG或智慧財產等各類經營管理專業課程,參加投資媒合會、接觸更多CVC或VC等多元投資人、共同參展等,透過這些支持,為企業鋪設一條更扎實、可行的成長之路,讓創新企業可以大幅提升市場知名度與能見度,進而增加被投資、與外界夥伴建立合作關係、開拓新客戶的機會,在公司成長的同時也持續邁向興櫃或上櫃之路。

而在創櫃板Plus輔導機制中,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協助新創完善財會與內稽內控制度、建立合規的作業流程,降低因制度缺失造成的風險。更能因應現今熱門的綠色永續浪潮,協助創新企業及早進行ESG規劃,滿足資本市場對綠色投資的要求,也讓產品能夠順利出口海外市場。

傅文芳表示,安永新創暨創新產業小組以全球「產業研究中心」為基礎,籌組產業服務團隊,無論新創屬於哪一類型產業,皆能快速找出與所屬產業相關的合規需求與常見風險,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內控制度建置。不只如此,安永更整合北中南的服務能量,與台灣各地的學校育成中心、加速器、產業園區等合作夥伴建立創新生態系,協力挖掘與培育具潛力的創新企業,並提供創櫃板Plus相應資源,協助潛力新創克服營運挑戰、邁向成長高峰,包括前述提及的昶瑞機電,還有目前已在興櫃的數位服務供應商知識科技、深耕生技領域的通用幹細胞等,皆是在安永的輔導下,從登入創櫃板開始再到進入興櫃,逐步啟動公司高速成長的引擎。

就像簡立忠說的:「創櫃板Plus為創新企業厚植實力、營造充滿希望的板塊,將他們從隱形冠軍,打造成明日之星。」充份展現創櫃板Plus的核心使命,未來,櫃買中心將持續整合產官學各界力量,透過創櫃板Plus協助更多台灣創新企業與中小微企業,期望2025年達到新增輔導及登板企業至少80家的里程碑。與此同時,安永也將擴大人才布局,增加專業人員駐點於北中南各區域,主動發掘並輔導具潛力的創新企業,透過安永與櫃買中心的共同合作,不僅為台灣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也為新創開拓更寬廣的成長與發展空間。

055A3824.jpg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傅文芳(左)、櫃買中心董事長 簡立忠(右)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