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發新藥到掌握通路,美吾華布局醫藥集團
從研發新藥到掌握通路,美吾華布局醫藥集團
2002.11.15 | 科技

104人力銀行調查35至45歲的中壯年上班族發現,有7成的人對公司的穩定性不安,近8成的人對來年的景氣擔心。上班族擔心工作不是新鮮話題,現在當老闆也不見得好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調查,去年近百萬家的中小企業裡,有1/3沒有獲利,連當老闆也沒錢賺。台灣企業過去是創奇蹟,現在很多人不指望出現下個奇蹟,只希望生意有轉機。
景氣的低氣壓裡,中小企業、傳統產業急盼轉型,當一堆「董仔」、「總仔」不知道在夜深燈下,捻斷幾莖白髮苦思之際,美吾華董事長李成家手上卻笑握4支上市櫃生技股(頭髮還用自家染髮劑染得黑溜溜),很是得意。

**集團成形搶佔優勢

**
多數人熟知的美吾華是生產洗髮精,現在這個以VO5打響知名度的公司改為「美吾華醫藥生技集團」。集團旗下的博登,擁有全台灣最大加盟連鎖藥局通路,懷特新藥則是國內第一家以新藥研發掛牌的公司,擁有臨床試驗的國際級技術。博登、懷特新藥,加上經營醫療電子商務的華登,美吾華集團一枝帶三葉,李成家的醫藥生技集團已然成形。
「沒有所謂傳統產業,只要還有利可圖、也願意創新研發,怎麼能叫傳統產業?」李成家嗓音宏亮、表情豐富,談起美吾華集團的轉變,他指著共同創業的副董陳文華說:「我們都是學藥劑出身,27年來也從來沒離開本業,生技醫療本來就是我們的內行。」
李成家過去擔任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多年,美吾華能在多數中小企業察覺前,先行調整腳步,成功轉型發展生技,李成家顯然比其他中小企業主更靈活,「以變迎變、穩健開創,」他說這是自己經營企業的座右銘。座右銘可能抽象了點,李成家在自傳裡敘述,美吾華主管們必須和他一樣,每天早半小時到公司開會,他自己則固定6點半起床,必定看完6份報紙才出門,因為他希望掌握最新資訊來觀察大環境變遷。

**早一點看見,多一點靈活

**博登是美吾華看到的第一個轉型商機。1990年博登成立,主要業務是經營連鎖藥局,美吾華比其他人都早一步看到醫藥分業的商機。「當時成立博登的確看到商機,在歐美醫藥已經分業,我們認為台灣也會走上這趨勢,但是政府實施醫藥分業制度腳步太慢,」美吾華副董事長陳文華談起過去表現平平的博登時,略帶惋惜。
雖然現實環境不如預期樂觀,陳文華表示,博登連鎖藥局的經營採取加盟,避免直營方式可能造成的過大損失,1997年博登再成立醫療事業部,把代理醫學雷射儀器作為博登發展的次目標。只是環境變化之快,往往令人大感意外,雷射美容風潮在這兩年盛行,今年博登在雷射美容醫學儀器熱賣之下,原本的次目標醫學雷射儀器倒佔了營收9成,而連鎖藥局卻佔不到1成。「博登的發展出乎預料之外,美容熱潮把醫學儀器帶起來,但是我相信掌握醫療通路是必要的,」說起話來帶點南部腔的李成家,表現得很有企圖心。手上握有全台灣最大、100家以上的博登連鎖藥局,美吾華掌握的通路優勢確實可觀。
美吾華集團經營手法的靈活,在博登發展過程可見一二,環境潮流的改變固然未必和經營者設想的一致,正如國內500億元的處方籤醫藥大餅未如預期釋出,但是順應潮流變化調整策略,卻讓企業能再次逢春而等待機會。「我比大家提早準備好一身功夫,所以一旦機會降臨,就可以很從容捉住,」李成家在自傳裡寫下對成功機遇的看法。

**在技術和價值上做競爭

**
在《雷倩ICQ》與雷倩的電視訪談裡,具有工業協進會理事長身分的李成家指出:「提升中小企業最重要就是研發,應該要做非價格的競爭,在技術和價值上競爭。」用這番話檢視美吾華集團旗下的懷特新藥公司,它沒有實際產品、營收獲利,卻在今年5月掛牌上市,所倚仗的就是技術和價值。
1998年成立的懷特新藥以人體臨床試驗切入市場,定位為新藥研發型公司,「美國Nasdaq掛牌上市的200多家生技公司,有78%是新藥研發型,所以新藥研發才是生技領域的主流,也是最具有潛力和市場價值,」研究出身的懷特新藥總經理江滄炫解釋。
不論傳統製藥或生技製藥公司,賴以賺錢就是生產製造出的藥物,但是所有藥物都需審核通過才能銷售。《透視華爾街生化科技股》作者范淑珍認為,臨床實驗對製藥業者來說,是僅次於藥物研發的最重要步驟,因為藥物在送審之前需要長時間的臨床試驗。如此一來,一開始就從臨床實驗著手的懷特新藥,在上市銷售的時程上,的確比同業省下了不少時間。

**專注亞洲市場,降低風險

**
比起博登的經營連鎖藥局、代理醫學儀器,或是華登的醫藥行銷、醫藥電子商務,懷特新藥的核心業務新藥研發與人體臨床實驗,在美吾華集團裡顯得很不同。新藥研發對生技醫療固然是重要,但是新藥研發的高風險、高投資也同樣讓大部份的企業不敢貿進。李成家自認是穩健的經營者,只做「內行」的事業,他的懷特新藥如何降低風險?
李成家指著江滄炫笑著說:「人才很重要!研發人才不見得是經營人才,生意子難生(台語)。」江滄炫雖然和多數的生技製藥公司CEO一樣,對研發技術遠比經營管理熟悉,但是懷特新藥成立短短4年卻已經在今年8月開始獲利,對於需要長期投資、回收緩慢的新藥研發型公司來說,懷特新藥的績效可圈可點。
「最重要的還是找出business model,懷特新藥採取的是成功亞洲模式,」江滄炫分析,懷特新藥針對亞洲市場進行新藥的臨床試驗與開發,雖然亞洲市場只佔世界的8%,但是卻可以避免與國際藥廠在美、日、歐市場的強力競爭。江滄炫更進一步解釋,懷特新藥以臨床實驗作為新藥開發的切入點,可以避免早期研發的風險。因為平均一般新藥開發能進入臨床實驗的比率是1/800,直接切入成功率高的臨床實驗階段,可以有效控制風險、成本,再選擇競爭較不激烈的亞洲市場專注投入,把風險控制盡可能壓低。
懷特新藥在臨床實驗進度順利,讓血寶PG2的原技術開發──美國泛華醫藥大感滿意,決定再將日本市場授權給懷特新藥;同時懷特將血寶PG2轉售到印尼市場,也讓它取得實際營收。「新藥研發像是接力賽,一棒接一棒,在臨床實驗上,台灣可以建立主導的亞洲多中心機制,」江滄炫再次強調懷特的亞洲成功模式。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

「美吾華不是最賺錢的企業,但是這麼多年從沒虧錢,只是賺多賺少,」集團董事長李成家自豪自己從不借錢、財務操作。4家上市櫃公司總市值21億元,李成家估計今年集團總營收40億元,獲利約3.5億元,再加上博登預計在醫藥分業實施後將有大幅成長,懷特新藥陸續開發5支新藥將逐漸獲利,美吾華生技醫療集團在李成家眼裡是前景大好。「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他雙手一攤,豪氣地說。
爭不爭氣是贏家才有資格回答的問題,景不景氣卻是你我都清楚的事。美吾華算不上大集團,但看來在中小企業老闆一片唉聲嘆氣中,李成家還能滿臉笑容、大聲說話;在眾人想擠進生技領域的此刻,李成家已經先下四城。除了運氣,還得佩服美吾華因應趨勢、搶先佈局和靈活變化的發展策略。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