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到薯餅!航運塞港燒出供應鏈問題,AI和自動駕駛會是新解法嗎?
吃不到薯餅!航運塞港燒出供應鏈問題,AI和自動駕駛會是新解法嗎?

最近航運問題狀況頻出,影響的除了科技產品外,更多的則是民生用品,與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如麥當勞的薯餅在去年8月時就因貨運供應問題停止販賣,今年1月又因國際海運壅塞,再度面臨原物料供應不及的危機,導致薯餅愛好者有好一段時間哀聲四起,未能一飽口腹之慾。從這場「薯餅之亂」便能看出航運在供應鏈上扮演的重要性與其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而《紐約時報》報導也指出,擔心中國工廠和港口再次關閉,或中國的疫情政策使製造商處於被動,預期此次中國航運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再次中斷可能會引發原物料價格上漲、交貨時間延長和工人短缺等問題。

麥當勞薯餅
因疫情關係,全球的物流運輸都受到影響。麥當勞去年便因為航運問題而停售薯餅。
圖/ 麥當勞FB

新技術成為供應鏈混亂的解方

當貨物短缺或港口堵塞時,航運公司若處理速度太慢往往會導致公司鉅額虧損,這時若能善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平台將能有效解決困境。如利用AI規劃更有效率的運輸路線,不僅能節省時間和金錢,還能使公司能夠在勞動力有限的情況下運輸更多的貨物。

除此之外,還能使托運人和承運人可以很快發現哪裡出了問題,並及早採取行動,使公司能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AI可遠程監控這些車輛的運行,藉此提高載貨容量,並增加運送效率。如沃爾瑪已開始在線上雜貨業務中使用完全無人駕駛的卡車運輸,並獲得了可觀的成效。

再舉例來說,前SpaceX工程師Matt Soule的公司Parallel Systems所研發的自動駕駛電動軌道車輛也正測試中,旨在提高鐵路網絡的使用率,以解決物流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最低負載要求也已經從過往需裝滿整列火車,減少至只需裝滿一輛電動火車車廂,效率大大增加。

自動駕駛大卡車
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進步,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未來有望能利用此技術,使物流運輸更加通暢。

此外,卸貨也不用像以往必須將火車停放數天,等待卡車一一將貨物運輸去不同目的地,自動駕駛的電動軌道車輛在裝載貨物後,可簡單地駛向目的地,鐵路運輸網絡因而變得更為靈敏,未來將能為不同範圍內的更多路線提供服務,同時也能減少相關的等待時間與運費。

已實際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典型例子為荷蘭鹿特丹的港口,得利於機器人卸載技術(例如從辦公室遠程監控船到岸起重機),使該港口的生產力和處理速度不斷提高。自動化車輛與內置液壓升降機同步裝載和卸載貨物,迅速改善了貨物的運輸處理方式,並減少了公司在勞動力上的花費。

而在整個運輸供應鏈過程中,最後一哩運送技術(Last-Mile Delivery Tech)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城市的日漸擁擠以及網購的需求大增,如何將產品快速地送到消費者手中成為物流業的一大關鍵。目前已有物流業者如FedEx,及科技公司如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新創Wing,分別在自動送貨機器人及無人機外送領域有了一定程度成果,有望在近年內實現商用。

Wing 無人機交付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新創Wing,致力開發自動送貨機器人及無人機外送等技術。
圖/ Wing

綠色運輸成未來發展要點

近幾年來,人們對環保議題的意識提升也使綠色運輸的需求不斷增加,因而導致不少公司和船東投資於碳中和貨船,產業界預期這種情況會在2022年持續發燒。有些大型企業,如宜家、亞馬遜等,已承諾將於2040年使用零碳船運輸貨物。

為氣候和公共衛生運動「Ship It Zero」,向亞馬遜、宜家、塔吉特和沃爾瑪提出至2030年實現100%零排放運輸的挑戰,許多公司已競相推出以氫和氨等燃料為動力的「綠色貨船」,如馬士基和X-Press Feeders訂購了史上第一艘使用碳中和「綠甲醇」的貨櫃船,可以看出零排放航運已經指日可待。

近期貨運壅塞、運費高漲所產生的供應鏈危機,刺激了運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所發展的新興科技將朝向自動化、永續邁進,以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而具有創新能力與適應力強的公司將成為未來航運業領導品牌,在供應鏈問題強襲之下仍能屹立不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

【延伸閱讀】
1.CO2 也能回收!北京冬奧、卡達世足如何用「黑科技」達到碳中和目標?
2.打倒巨人的武器?從 2 起收購案,看 Instacart 對抗亞馬遜的策略布局

責任編輯:吳佩臻、錢玉紘

關鍵字: #物流運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