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不只保暖,未來還能接電話、監聽寶寶心跳?拆解背後的黑科技
衣服不只保暖,未來還能接電話、監聽寶寶心跳?拆解背後的黑科技

如果現在讓你做一個打電話的手勢,你會怎麼做?是像這樣比個「六」?還是舉起整個手掌?

Daily Mail
圖/ Daily Mail

有人說,這個手勢會暴露你的年齡,其實這也是技術帶來的時代變遷,在不同代際的人身上刻下的「烙印」,或許以後再說起打電話的手勢,有的人會選擇摸摸自己身上的衣服。

MIT(麻省理工學院)的Fink 實驗室裡,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可以監測並發出聲音的「聲學織物」。並以Wei Yan 為主要作者將研究發表在《Nature》(《自然》)雜誌上。

以後,你甚至用衣服就能打電話了。

當然,好玩的地方還不僅於此。

麻省理工學院Fink 實驗室
圖/ 愛范兒

「聲學織物」是什麼?

劉慈欣的短篇小說《鄉村教師》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麼,他們的個體相互之間的資訊交流方式是什麼?」
「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這種器官在這個行星以氧氮為主的大氣中震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資訊調製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資訊。」

這裡面提到的,就是人耳工作的過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會引起震動,這就產生了聲波。這些波到達人類耳朵這個複雜的三維器官時,會引起鼓膜震動,隨後耳蝸會將它們轉換為大腦神經能感知和處理的電信號。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聲學織物」,正是從人耳工作方式中得到的啟發。

你試過戴帽子或用衣服矇住頭嗎?回想一下那個時刻就會發現,常見的織物都會抑制或降低聲音。其實,所有的織物都能因為聲音而震動,但有些奈公尺級的震動實在是難以察覺,那怎麼讓它們能「聽見」聲音?

研究人員決定把立體的耳朵「平面化」——織在衣服上。

把壓電層和能響應聲波震動的增強材料組成分層材料塊,製成像馬克筆大小的「預製組件」,再把預製組件利用熱拉伸拉長,拉長,再拉長…… 這種壓電材料就變成了40公尺長的纖維。

clothes
圖/ Getty Images

這種特殊的壓電纖維具有柔性,在被編織的時候能像其他織物纖維一樣被彎曲。這種材料在彎曲或機械變形時會產生電信號,因此能將聲音震動轉換為電信號。

它能聽見什麼?

從安靜的圖書館,到車水馬龍的熱鬧街道,無論是周圍環境裡我們能感知到的聲音,還是人類通常難以察覺無法識別的信號,都能被這種「聲學織物」捕捉。

被捕捉的震動會被「聲學織物」轉為電信號,然後轉換成可記錄在裝置上的電子數據,也可以轉換成揚聲器釋放人們能聽到的震動。

為了解「聲學織物」的可使用範圍,研究人員進行了許多測試。

把「聲學織物」縫在襯衫的背面,在不同的角度拍手想看看它是否接收到聲音來自哪個方向。測試後發現,這種織物在3公尺外的距離可檢測到的聲音角度在1度以內(意思也就是它很靈敏),能確定諸如拍手之類的突然聲音的精確方向。

MIT News
圖/ MIT News

將「聲學織物」縫在襯衫的內襯上,通過覆蓋胸部區域的壓電纖維,它準確地監測了穿上這件衣服的健康志願者的心跳。

clothes
圖/ 愛范兒

除了能「聽到」聲音,「聲學織物」還能對聲音進行「反向操作」。把記錄的口語以施加電壓的形式將記錄傳送到壓電纖維上,就將電信號轉換為人們可聽見的震動。而其他「聲學織物」的纖維能夠檢測到這種震動,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完成溝通和交流。

clothes
圖/ 愛范兒

從設計原理上和功能上看,「聲學織物」就像是耳朵與麥克風的結合體,不僅能「聽到」聲音,還能「發出」聲音。研究人員也以這些依據,開發並設想了許多功能。

比如,它能變成可穿戴助聽器,幫助聽力受損的人在嘈雜的環境中識別方向;又或者,「聲學織物」可以變成監測儀,通過捕捉皮膚上的震動來持續實時監測人們的心跳和呼吸頻率,甚至還能監測到心音特徵的細微變化。因此,除了監測自己的心跳,它或許還能融入孕婦裝,幫助監測胎兒的心跳。

既然通過壓電纖維可以進行交流,如果穿著由「聲學織物」做成的衣服,我們或許還可以通過它來接聽電話和與他人交流。

當對電信號敏感的壓電材料被製成纖維織進衣服裡,有人穿上了這樣的衣服,就相當於多了一個聲音收發系統,人們也就多了一種了解自己身體和周圍環境的新方式。

不僅如此,「聲學織物」可以集成到太空飛行器表面檢測太空塵埃,可以編織成智慧網來追蹤海洋中的魚類,還可以集成到建築物中檢測裂縫。

總之,這種新型面料能有廣泛得以應用的機會。

它真的能用嗎?

可能會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看起來「高科技」的「聲學織物」,真的適合穿嗎?

研究人員將壓電纖維與傳統紗線編織在一起的面料,其實並不會變重,也不會在衣服上佈滿高聳的金屬絲,感覺就像一件輕便的夾克,雖然比襯衫重,但比牛仔布要輕。

MIT News
圖/ MIT News

而且,這種面料與人體皮膚接觸也不會產生不適。

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機洗。是的,沒錯,它可以機洗。

柔軟、舒適且耐用的「聲學織物」,或許是可穿戴裝置的又一種可能。那麼你,想擁有這樣的「耳朵」嗎?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