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VR攝影機跨到AI剪輯軟體!LUCID如何克服轉型難關,獲得500萬用戶青睞?
從VR攝影機跨到AI剪輯軟體!LUCID如何克服轉型難關,獲得500萬用戶青睞?

「我在2018年的時候入選了Forbes' 30 Under 30,雖然外表看起來很風光,但內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LUCID創辦人金漢雄(首圖)說,「所以其實在那時候,我正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LUCID的產品LucidCam,是一款類似VR頭盔的3D 180度VR攝影機,透過AI技術把相機拍到的相片,製作成3D影像的虛擬實境內容;這款在亞馬遜上販售了數千台的VR攝影機,也是金漢雄獲選Forbes' 30 Under 30的原因。

「光是攝影機的迭代就讓我們把資金燒完了,所以才想轉型成軟體服務,但是,這等於要把整個商業模式打掉重練,」金漢雄回憶,「那段時間,真的很痛苦。」

到了2022年,LUCID成為一個協助影像工作室快速剪輯的AI工具,全球用戶更已經來到了500萬人。

在矽谷做硬體新創——再困難也該繼續前進的矽谷文化

從現在來看,在矽谷做硬體創業是件瘋狂的事情,但是金漢雄就是一個真實案例。

金漢雄在加州柏克萊分校攻讀工程學碩士時,就已經被該校的創業氛圍感染了:「我受到《吉他英雄》創辦人黃中彥(Charles Huang,也是從加州柏克萊分校畢業)很深的影響,學校裡每一個人也都在談論創業,不知不覺間你就會思考:自己是不是下一個大人物?」

在德國長大的金漢雄更打趣道,矽谷的文化是「就算困難,大家也會相互鼓勵繼續前進」,但是在德國,只要有人聽到你在創業,就會自動把你歸類為無業者——很顯然,後者的環境更不利於創新。

Lucid X Meet Global_2022-03-01_侯俊偉攝影_ (2)
LUCID創辦人金漢雄提到,矽谷新創的環境是靠相互鼓勵與支持才建立起來的。
圖/ Meet

畢業後,金漢雄先是在記憶卡公司Sandisk擔任了3年的產品經理;由於對攝影的著迷,他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讓照片也能像人類視覺一樣,呈現出3D影像的效果?於是在2015年成立LUCID了。

轉型的挑戰不只來自商場,還來自團隊內部

矽谷畢竟不是硬體新創的福地,金漢雄吃了不少投資人的閉門羹,卻也得到了一個建議:去台灣吧!

「我當時甚至不知道台灣在哪裡。」金漢雄笑著說,最後經由孵化器Garage+的介紹,他在2016年來到台灣,更獲得了緯創也參與的投資370萬美元種子輪募資,終於推出第一代產品,「然後我們就把錢燒光了。」

Lucid X Meet Global_2022-03-01_侯俊偉攝影_ (4)
LUCID的第一代產品LucidCam。
圖/ Meet

金漢雄意識到,硬體新創需要的資金實在太多了,再加上手機的性能與鏡頭越來越好,LucidCam的需求可能會降低,LUCID是時候思考是否該轉型成為一個軟體解決方案的新創了。

延伸閱讀:瘋狂大膽的華裔創業家,LUCID 要讓手機成為 AI 的眼睛

「但是我們的硬體產品是賣給一般消費者的,軟體要賣的對象則是企業端,這完全是不同的商業模式。」金漢雄提到,自己在轉型的過程中遇到了三個困難:

  1. 團隊內部:怎麼讓大家繼續相信你?有人會認為轉型就是失敗,人才容易流失,甚至投資人也會有所質疑

  2. 如何吸引新人才:硬體人才與軟體人才的選材標準、溝通語言完全不同,甚至如果人才認為老闆不比自己懂的話,也不會願意加入

  3. 如何說服客戶:如果沒有完整的商業模式,客戶很難相信一個從硬體轉型而來的新創

「我那時候也很懷疑自己,但是矽谷的思維起到了作用。」金漢雄說,「彈性」是矽谷的思維,路永遠不會不只有一條,重點是創辦人要知道自己為何轉型,並且快速學習新領域的知識才能應對,「那半年的時間,我每天閱讀、找客戶詢問他們的痛點,才逐漸規劃出LUCID未來的藍圖。」

學習新知,才能找到人才;理解客戶痛點,才能真正吸引客戶使用自己的服務;有了痛點與人才,規劃出來的藍圖才能說服團隊內部與投資人,金漢雄靠著自己一點一滴的累積和努力,終於在2018年轉型成為軟體新創。

再創業的動機:「我平常用手機拍出一堆馬上會刪除的垃圾,相信很多人都是」

「我發現到,大家用手機拍了許多照片和影片後,都會馬上刪除,不是拍不好,就是連拍一堆重複的照片。」金漢雄回憶自己新題目的靈感來源,「為什麼不用AI精選出最完美的照片就好了呢?」

這對一般大眾來說並不是一個絕對需要的工具,但是當使用者換成是影像工作者的時候,那就不同了。

「對自由接案者、小型的影像工作室或是Youtuber網紅來說,有可能花上數小時挑素材與剪輯。」金漢雄說,LUCID的訂閱制服務Lucid Video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困擾。

Lucid Video可以透過AI分析影片的內容,並剪輯出不同主題的短影片。Lucid Video首先會分析人臉出現的頻率,以找出影片的主角,並為各句台詞進行評比,找出最精華的對白出來,最後是分析場景之間的關聯性等,以對話或是打鬥等等不同的動作主題給出不同版本的短影片,讓剪輯工作者可以快速編輯。

Lucid_Portal.png
Lucid Video為剪輯工作者迅速提供多款剪輯好的短影片。
圖/ Lucid

「使用者上傳的影片也會幫助我們訓練AI的準確度,未來我們更希望可以推出一個影像AI的API平台,讓大家訓練自己的影像AI,可以運用的範圍更可以跨到工廠。」金漢雄說。

2016年以來不斷往返台灣與矽谷的金漢雄,最後決定在2018年時台灣設立辦公室,更在2019年申請了就業金卡定居台灣,這當中的原因,不外乎看上了台灣的軟體人才。

「不過我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對比,就是台灣人很在意細節。」金漢雄笑著說,當時自己在買房時,注意到房屋仲介都會詳細介紹每一個建材,不同於美國強調遠見的文化。

注重細節這個特性對新創來說,確實非常重要,你要把根扎深才不容易打倒,也不會像很多美國的新創一樣,講很多好聽話卻拿不出實質成績;但是相對的,你不能只想著挖洞,像是只鑽研技術,卻沒有市場洞察,空有技術沒有市場是很可惜的。

金漢雄分享,美國人講的是市場,台灣人講的是技術,融合兩者,才是新創存活的關鍵。

延伸閱讀:
給同仁自由,換來對工作的責任心,遊戲橘子、Netflix推「休假無上限」背後的真諦是什麼?
庫克道歉信救了它!導航新創Waze從乏人問津,到身價13億被 Google 收購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AI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