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大廠輝達(NVIDIA)年度盛事GTC大會登場,由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發表多項產品,其最受關注的是採用台積電4奈米製程的GPU產品「NVIDIA H100」,封裝了800億個電晶體,「將成為全球AI基礎設施的引擎」,H100採用的是全新架構「Grace Hopper」,以美國電腦科學家先驅為名,將接替兩年前推出的 NVIDIA Ampere 架構,效能也較上一代平台呈指數級成長。
黃仁勳也於演講後參與線上記者會回答提問,面對通膨、半導體供應鏈問題,他表示,NVIDIA產品價格始終如一,目前成本完全由內部吸收,並未轉嫁給客戶,更表示台積電的多製程讓Nvidia研發更有彈性,是重要的「抗漲」之道。
革命性運算速度,20片撐起「全球網路流量」
身穿經典的黑色皮衣,黃仁勳在自家3D協作平台Omniverse搭建的3D場景中發表演說,「GPU為AI帶來革命,現在AI會所有產業帶來革命。」黃仁勳表示,他於會中發表全新GPU產品NVIDIA H100,是封裝了800億個電晶體的巨大晶片,採用的是台積電4奈米製程,僅一片H100就可以維持每秒40TB的IO頻寬,「20個H100將可以維持全世界網路的流量。」
在AI人工智慧處理上,H100效能是上一代的6倍,這是NVIDIA有史以來最大的世代躍進,搭配其他新晶片時,可大幅加快軟體開發的速度,用來推動極大規模的AI語言模型、深度學習系統、數位生物學和數位孿生領域的發展。
包括H100,貫穿全場所有產品的主軸就是AI,「未來全世界公司的數據中心,都將成為AI工廠。」黃仁勳說,所有的網路數據都會為變成AI的材料,使之茁壯成長。第一個世代的AI學會被動的洞察和推理,像是辨認圖形、理解演說內容、推薦一部影片,而下一波的的AI可以設計動作,提前預測、計畫並主動行動,例如讓畫面中的角色預測東西丟過來時,會打到的位置和時間點,自動避開移動。
數位孿生打造第二個地球,氣象預測模型大躍進
至於世界矚目的元宇宙布局,NVIDIA去年主打的平台Omniverse,用來建造「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會中黃仁勳的分身Toy-Jensen也現身,和黃仁勳聊起生物學的艱難知識,「這不是錄影,他和我完全是實時互動。」展現數位孿生對於自然語言的理解和創造力,都進入了新的階段。
NVIDIA對於Omniverse的願景,甚至標榜將打造數位世界中的第二個地球「Eaeth-2」,隨著演算力持續提升,目前已經不是難事,甚至能透過這個和地球相似的環境,用來模擬、預測未來環境氣候變化。
黃仁勳表示,利用Omniverse平台,NVIDIA打造出可以進行氣象預測的FourCastNet物理機器學習模型,大幅超越傳統的數值預測模型,過去需要一年完成運算的氣象資料,AI只要一分鐘就可以完成,速度快上45,000倍,預測龍捲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時,可信度也更高。
「我們也想在氣候預測產業做出革命和貢獻,雖然大家都說在乎氣候變遷,但坦白說目前對社會的影響力還沒有很大。」黃仁勳於記者會中表示,沒有太多人願意建立氣候變遷預測模型,不只因為資料量太大,也因為「感覺起來太遙遠了」,但現在AI學習、處理速度都加快,預測氣候變遷的資訊後,也會對產業決策、替代能源計畫帶來影響。
面對通膨、短缺堅持「凍漲」,NVIDIA節流應戰
供應鏈缺貨、通膨問題也成為焦點,ASML預估,整體供應鏈短缺還會持續1到2年,記者提問有不少晶圓代工價格去年早就反映,NVIDIA將如何因應?
黃仁勳表示,NVIDIA在去年售價上沒有調整,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也沒有降低,公司毛利率仍然有不錯的表現,「企業有很多種方法因應,我們選擇吸收了所有成本。」堅持向消費者提供相同服務時,仍不調整價格。
他認為面對通膨漲價有兩種應戰方式,一是在節流,降低不必要的開銷,二是在新世代產品推出時,提供更高價值,屆時再提高價格反映成本,也讓整體的服務更提升。
NVIDIA認為對抗漲價最重要的是多元布局,新一代產品橫跨各大領域,包括CPU、GPU、交換器等產品,加上握有台積電4大先進製程,包括16、12、8、4奈米,「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廠中最優秀和領先的廠商。」黃仁勳說,他也表示將持續擴張供應鏈基礎,讓成本、供貨上有更多彈性,在各地區調整布局,因應大環境影響。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