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2兆美元市值蒸發!中國挽救企業在美下市危機,傳有意讓步協商中
避免2兆美元市值蒸發!中國挽救企業在美下市危機,傳有意讓步協商中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因為兩國審計法規的衝突,面臨強制下市的危機,不過近日雙方傳出已經展開協商,或許有望避免最糟的事態發生。

中國企業面臨下市危機,傳中國政府有意向美讓步

中國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透露,中國証監會在3月27日的線上會議中,收集了業界人士對審計監管相關的意見,聲稱目前中美雙方已展開協商,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

「中美雙方監管機構都充分知悉對方關切,正在相向而行,努力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以盡快實現有效、可持續的合作。這符合兩國資本市場與全球投資者的最大利益。」中國証監會指出。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alibaba_535255936.jpg
在美上市中企包括阿里巴巴等眾多網路巨頭,倘若最後走到下市那一步,對中美雙方無疑都將帶來巨大影響。
圖/ testing via Shutterstock

雖然中國証監會沒有透露與美國的協商細節,但表示雙方都展現了想要解決問題的積極意願及務實態度,且持續進行高效、坦率和專業的磋商。

雖然中國方面透露,雙方正在積極展開磋商,美國方面對此態度更為保守,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則表示,目前雙方要達成協議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

上週有消息指出,中國方面已經召集了阿里巴巴、京東、百度、拼多多等在美上市的企業,私下要求他們準備2021年的審計文件,似乎願意做出一些讓步,解決雙方對於公司審計的分歧。

《金融時報》指出,目前中國政府希望能夠有限度地開放外國監管機構獲得財務審計資訊,從而可以避免一些可能危及國安的敏感資訊外洩。

不過,《金融時報》引述PCAOB說法表示,完全開放相關審計文件是他們不接受任何協商的要求,且要求公開審計的企業範圍,也涵蓋中國認定擁有敏感資訊的領域公司。

在美中企市值規模達2兆美元,集體下市恐帶來大影響

但中國証監會則指出,希望市場人士能夠以中美雙方監管單位的聲明為準,媒體對合作細節、走向存在不少主觀臆測,不要因此對市場預測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2020年,美國通過《外國公司責任法案》,要求海外公司必須遵守當地的審計規則,當時包括瑞幸咖啡在內,在美中企不斷傳出財務造假的醜聞與風聲,最終促成了該法案通過。

根據該法案規定,倘若在美上市的外國企業連續三年沒能遵守美國的審計規則,將會被迫下市、禁止在美國任何交易所掛牌交易。

僅供報導用途_shutterstock_1262665861_瑞幸咖啡.jpg
瑞幸被揭露財務造假時,外國公司責任法案恰好在美國國會提出,最終也成為促成此法案通過的原因之一。
圖/ LP2 Studio via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滴滴閃電下市掀蝴蝶效應!在美中企市值蒸發2.3兆元,還可能面臨集體訴訟

雖然聲稱是外國企業,但依照PCAOB公佈的監管地圖,中國是目前唯一拒絕接受美國監管的國家,而中國企業因為無法符合美國要求,面臨著下市危機。

實際上,去年12月美國最終確定了《外國公司責任法案》的細節規則時,就聲稱已確定有273家中國公司處於下市風險。今年更點名了肯德基中國母公司百勝中國、生技公司百濟神州、再鼎醫藥、和黃醫藥、盛美半導體等5家可能將被迫下市的公司。

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市值總計超過2兆美元,而高盛估計美國投資機構約擁有2,000億美元中國公司股份,假如真的走到最後一步,對中美雙方股市的影響恐怕難以估量。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Reuters中証網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股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