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擁有23萬粉絲的知名家具品牌「GAGU北歐家具工廠」近日驚傳無預警停業,並爆發欠薪爭議,引發員工與消費者一片譁然。
重點二 :創辦人兼負責人邱金財在宣布公司將自7月25日起暫停營業三個月後便失聯,其子更在社群媒體上怒斥父親「人間蒸發」。
重點三 :品牌近年快速擴張,在全台廣設大型展館,此策略恐導致資金壓力過大,成為現金流斷裂的隱憂。
綜合媒體報導,GAGU員工於7月22日凌晨無預警收到公司內部訊息,指公司因「短期資金困難,現金流不足」,將從2025年7月25日起至10月24日止,暫時停業三個月。訊息中更提及,7月份的薪水將無法如期發放,員工將被放無薪假。
此消息一出,不僅員工生計受到衝擊,大批已付款下訂的消費者更更新拿不到家具。許多消費者在GAGU的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留言,表示已付清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款項,卻面臨拿不到貨也聯繫不上店家的窘境。
目前,GAGU的全台各門市均已顯示「暫停營業」,官方網站也已關閉。
老董人間蒸發,兒子痛批「廢物老爸」
事件爆發後,GAGU創辦人邱金財便失去聯繫。其子,同時也在公司任職的邱昱鈞,在個人臉書上發文,證實父親失聯,並痛批其「X的爛人」、「廢物老爸」。
邱昱鈞表示,父親從四年前便開始向地下錢莊借錢,「他大概借了2、3千萬,一個月4%的,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選擇以最不負責任的方式處理。因此邱昱鈞也對無辜受害的員工、消費者及廠商表達歉意。
根據員工貼至爆料公社的群組訊息,員工在邱金財宣布停業後,在群組及社群平台提出多項質疑,包括薪資何時能領、無薪假期間勞健保是否繼續、以及停業期間的業務交付與客戶訂單如何處理等。
部分員工表示擔憂,若公司無法如期復業,是否能提前取得非自願離職證明以利尋找新工作,也有員工質疑公司是否涉及惡性倒閉。對於公司公告中「三個月後若籌措到資金將通知復工」的承諾,多數員工表現出不信任,並要求公司釐清補償及相關法定權益。
消費者該如何自救?
目前,新北市政府勞工局目前已介入調查GAGU欠薪一案,並表示若查證屬實,將依法對雇主進行裁罰。對於已付款但尚未收到貨的消費者,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自保:
1. 向消保單位申訴:向所在地的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或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進行線上申訴,留下申訴紀錄。
2. 信用卡付款者可申請「爭議款項」: 若是透過信用卡支付款項,消費者可以立即聯繫發卡銀行,說明商家未提供商品或服務,申請將該筆款項列為「爭議款項」,透過銀行協助追回款項。
3. 保留所有交易證明:務必妥善保留購買合約、付款證明(如發票、匯款紀錄、信用卡帳單)及與GAGU的所有通聯紀錄,以作為日後求償的證據。
4. 關注後續發展:可留意相關新聞報導及主管機關(如新北市政府勞工局、法制局)發布的最新消息,了解是否有統一的處理程序或團體訴訟等協助方案。
快速擴張,疑似為現金流斷裂主因
GAGU旗下的家具工廠成立已有35年,起家於新北五股的家具產業聚落,早期以代工批發沙發、床墊為主,品牌崛起關鍵在於從傳統代工批發轉向品牌直營零售。
這項轉型由邱昱鈞主導,大約在9年前(約為2016年)開始,原本擔任工程師的邱昱鈞投身家族事業後,先打破傳統家具行「喊價」的銷售模式,推行「透明標價運動」,並成功利用網路行銷建立品牌形象,主攻年輕家庭與首購族市場。
在成功轉型的基礎上,GAGU自2020年起進入了高速成長的巔峰期。例如,儘管面臨疫情挑戰,GAGU仍在近兩年(截至2022年初),於台中、新北汐止、桃園楊梅、台南等地積極開設大型新據點。有消費者在2021年時就對其成長速度感到驚訝,從五股一層樓的展廳,擴展到成立床墊品牌,甚至在台中開設了六層樓的旗艦館。
由於開設大型展館需要龐大的前期投資,包括租金、裝潢與人事成本,這對公司的資金調度是一大考驗。而且店越多,代表固定的營運成本也越高。 換言之,若營收成長的速度跟不上成本增加的速度,或是市場需求一旦放緩,公司的現金流就容易陷入困境。
而在高利貸嚴重侵蝕了公司現金流後,即使GAGU的業務看似繁榮,但大部分的現金可能都用於支付利息,最終導致連員工的薪水都無法發放,公司營運被迫停擺。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