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出海,臺灣的內容創造不要急、要慢慢耕耘」國際影音串流服務Netflix內容經理張晨如是說。隨著串流影音服務在疫情推升下,成了現代人休閒娛樂不可或缺的重要來源,而內容(Content)原創與多樣性更是吸引觀眾駐足的武器。為此,龍頭業者Netflix積極推動在地原創作品,近期更與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能將臺灣的戲劇、電影、動畫等原創內容推升至國際市場,傳遞優質臺灣戲劇的國際曝光與行銷。
有鑒於文策院於2021年公布「國際合作投資」與「國際行銷支持」後積極尋求合作夥伴,同時Netflix亦針對扶植臺灣內容進入國際市場具有高度意願,雙方因此一拍即合有了此次合作。張晨表示,Netflix與文策院的攜手合作,展現出Netflix投資在地創意產業的決心:透過與優秀的臺灣創作團隊,期盼能攜手為臺灣與全球觀眾推出更優質的華語影視內容。
走向國際的劇本,先從說服本地觀眾開始
回顧近年來Netflix對臺灣華語內容市場的努力,從《誰是被害者》、《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一直到近期熱門的《華燈初上》,無一不是在決定劇本、公布團隊到影片上架後都始終讓觀眾驚豔的作品,其中《華燈初上》更是從第一季開始就一直是觀眾的熱門話題,包括劇中的場景、造型一直到充滿懸疑的劇本都令人驚艷,使這部戲在上架後一直是觀眾與媒體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讓人再一次看見臺劇的魅力與可能性。
根據Netflix官方Top 10網站統計,《華燈初上》第一部上架後雄霸臺灣Netflix前十名長達11周的時間,第二部也有7周的好成績,不只如此、第三季上架隔日即空降臺灣Netflix第一名外,也同步提供包括英語、巴西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及泰語等四種語言配音選項,讓更多海外觀眾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收看這部精彩作品。更有電視媒體報導,《華燈初上》在韓國掀起風潮、有精通中文的韓國YouTuber特別主動介紹這部臺劇給韓國觀眾,就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地,也靠著宣傳與口碑打入當地Netflix前十名、相當亮眼。
縱使《魷魚遊戲》、《紙房子》等各地原創作品在全球發光發熱,張晨也強調、想要打入國際市場,獲得本地觀眾的喜愛是先決條件,從這回《華燈初上》的表現即能窺探一二,因此他建議,臺灣製作者創作內容時應把臺灣觀眾放到首位,唯有在地觀眾喜愛才能傳遞到更多地方,而Netflix也將持續加大對臺灣內容產業的支持,希望把更多好作品帶給全球用戶。
從《模仿犯》到《美國女孩》,讓優質IP躍上國際被看見
對於Netflix在臺灣內容產業的實際力挺行動一事,文策院院長李明哲表示,這不僅顯示國際觀眾對臺灣作品的肯定,也期待能在雙方的合作意願簽署下、為國內影視產業引入更多的國際資源,促成臺灣影視產業與國際進行常態性合作,拓展臺灣作品的國際能見度,讓來自臺灣的原創內容成為具識別度的品牌。
如今也不再是《華燈初上》一支獨秀,自3月上架第三部後也順勢揭開了2022年各種強檔的序幕,包括《媽,別鬧了!》、《模仿犯》等全球華語影集,都讓臺劇透過在國內或是國際市場上受到高度討論。
就以《模仿犯》這部片來說,不僅是翻拍來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更邀請到金獎影帝、影后包括吳慷仁、柯佳嬿、庹宗華、姚淳耀、范少勳、江宜蓉、夏騰宏等擔綱主演,卡司堅強、就連《華燈初上》的總製作人兼女主角的林心如都特別軋上一角演出,未演先轟動;此外,《模仿犯》更搶在上映前創立官方臉書與IG帳號,並在公布卡司陣容後獲得到國際權威媒體《Variety》、《Deadline》的報導,透過社群媒體的溝通以及新聞報導的放送,讓臺劇在Netflix資源的挹注與推波助瀾,可望在國際間衝出另一波高聲量。
而Netflix也積極發揮國際影音串流服務的優勢,不只在戲劇內容、就連電影項目也多有著墨。包括全球獨家發行的電影《瀑布》,在美國第 94 屆奧斯卡金像獎代表臺灣爭取「最佳國際影片」的殊榮,也榮獲了第 58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等四項大獎的肯定,透過Netflix的放送讓全球觀眾看見臺灣在電影創作的軟實力表現。又或是藉由上架許多國內賣座的電影,如《當男人戀愛時》、《緝魂》與《孤味》等,讓觀眾能一飽眼福,而剛獲得去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等四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也已經於3月份上架。
「越簡單的故事就越容易衝出國際,」張晨認為當故事能打動在地觀眾、就有機會能說給海外更多觀眾聆聽,而隨著Netflix等影音服務以及各種行動裝置設備、通訊等發達,過去要耗上數十年才能達成的目標,如今很快都能實現。而Netflix也將會以「深耕在地」作為發展主軸,積極製作在地化的原創內容,並持續與台灣產業及政府部門保持密切合作,「相信能讓更多臺灣原創作品被世界看見,」張晨興奮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