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Bolt正式登台!第一張王牌:讓利司機「5%」,能撼動Uber、台灣大車隊嗎?
專訪|Bolt正式登台!第一張王牌:讓利司機「5%」,能撼動Uber、台灣大車隊嗎?

在歷經長達一年的秘密籌備後,歐洲知名叫車服務平台Bolt於今天9月23日正式宣布進入台灣市場,初期營運範圍鎖定北北基桃地區。

Bolt來了!歐洲科技獨角獸來台,從「北北基桃」起步

「在三個月內上線!」這句話是今年年初Bolt台灣總經理曾憲竑上任時,從愛沙尼亞總部收到的第一個指令,當時他馬上直覺回應「不可能」。

2014年就加入Uber經歷開疆闢土階段、親身見證台灣叫車市場10年來各種腥風血雨的曾憲竑表示,深知台灣叫車市場對於外商企業潛藏許多挑戰。

「想要落地台灣,首要任務是遵循台灣本地複雜的法規環境。」曾憲竑坦言,花費超過一年的時間與主管機關溝通、申請第三方支付執照,並與本地車隊建立合作後,才能正式展開營運。

Bolt多元計程車
歐洲行動叫車領導品牌Bolt今天正式在台灣登場,作為進軍東亞市場的首站。
圖/ Bolt

不過,在全球拓展超過50個國家、600座城市,服務超過2億名用戶的Bolt,為何選擇此時進入Uber、台灣大車隊、和泰yoxi、LINE GO等強敵環伺已是紅海的台灣叫車市場,而Bolt的武器又是什麼?

很單純的就是乘客和司機最在乎的事情:乘車價格、司機利潤。「乘客最在意的就是價格,大家近期也發現,某些乘車平台默默地變貴了。」曾憲竑說得很保守,但策略很明確:乘客的每趟車資要比同業更便宜,司機在每個訂單能賺到更多。

衝撞Uber、台灣大車隊等強敵環伺的市場,Bolt拿什麼拚?

「老實說,各家叫車平台的技術大同小異。」曾憲竑坦率地說,當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難以拉開差距,打優惠補貼戰又無異於飲鴆止渴的困境下,他將目光投向最常被忽略、卻也最關鍵的一群人。

「司機才是你真正的客戶,而乘客是司機的客戶。」曾憲竑永遠記得剛入行時一位主管這麼對他說,他到現在依然謹記這個觀念,堅信穩定的司機供給是平台服務基石。

第一劍:讓利「5%」給司機,先穩定前線戰士

現有的叫車平台往往為了追求乘客體驗與平台獲利,犧牲掉司機的利益與感受,導致司機們普遍存在怨氣與對叫車平台的低忠誠度。

因此,Bolt的第一劍,直指平台抽成,更多讓利給司機。目前對外曝光的抽成比例,是多元計程車司機20%、小黃10%,硬是比市場上最高的抽成25%低。「這5%的差距,不是補貼,是我們商業模式的一部分。」曾憲竑表示,意味著司機每跑一趟,都能實實在在多賺一點。

第二步,接住司機日常營運的隱形壓力。曾憲竑舉例,台灣「科技執法」越來越普遍,但司機為接客違規臨停的風險極高,許多平台也為了降低客訴,要求司機必須在原地等滿5分鐘才能取消訂單,時常讓司機冒著被開罰單的風險。「我們把等待時間縮短至3分鐘,協助司機降低被開單風險。」

提供司機更高的收入與友善的環境,Bolt正在發動一場「司機人心爭奪戰」。他們賭的是只要能贏得司機的心,這群手握方向盤的第一線服務者,將成為Bolt的盟友與最有效的口碑傳播者。

第二劍:不收乘客3%至5%的「平台服務費」,對市場示好

當「司機同盟」建立後,Bolt轉身向消費者發動另一波攻勢。

這次Bolt的打法不同於其他叫車平台過往進入市場時漫天發送折價券,而是簡單的承諾:搭車的價格比對手更便宜。

Bolt計程車叫車頁面
Bolt APP在台灣上線後的叫車頁面,包含24 小時客服支援及行程即時追蹤。
圖/ Bolt

「大家會發現現在叫車變貴了。」曾憲竑觀察到目前市場的狀況,除了多元計程車定價本來就需要高於小黃跳錶價的法規限制外,部分平台額外向消費者收取的3%至5%不等的「平台服務費」,也是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這筆費用不會分潤給司機,而是直接進入平台口袋。

不玩補貼戰,改玩價格戰

Bolt不參與流血的補貼戰,而是發起一場車資價格戰,以「更便宜」作為市場利器。他們將從司機省下的5%抽成,以及從乘客端免除的平台費,轉化為自身最有力的競爭優勢。

面對台灣市場行之有年的補貼大戰,曾憲竑強調,不會輕易投入無止盡的燒錢競賽,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遠比短期的金錢刺激更能留住用戶。

其實,這背後源自Bolt的歐洲節儉企業文化。「在總部,任何一筆預算都會被反覆追問:『這是必要的嗎?』」曾憲竑笑著說,這種精打細算的DNA,讓他們不可能像對手一樣大撒幣,但反過來看,也迫使他們必須思考出一個更聰明、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延伸閱讀:一支超級App,扛下台灣大車隊25億江山!叫車龍頭如何力抗裕隆LINE Taxi、和泰yoxi?

為什麼選擇台灣進攻?

在全球眾多潛力的市場中,Bolt為何選擇台灣作為進軍東亞的第一站?

對於一個國際企業而言,選擇新市場的首要考量,往往是市場規模。然而,Bolt選擇台灣,關鍵字卻是「穩定性」。

曾憲竑表示,總部在評估亞洲市場時發現,許多東南亞國家雖然成長潛力巨大,但法規環境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與灰色地帶。反觀台灣,在經歷長達十年的Uber條款等政策磨合後,已經建立起一套門檻雖然高、但規則清晰且透明的監管框架。

這份確定性正是Bolt最看重的資產。他們選擇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遵循明確的規則進行競爭。曾憲竑進一步指出,選則台灣打入叫車市場,除了穩定度高,還有電子支付普及度高,對外來服務的接受度與日本、韓國相比相對更高。

Bolt台灣區總經理曾憲竑
「我們現階段的任務,還是先把叫車核心服務做到最好。」Bolt台灣區總經理曾憲竑表示,現階段台灣還不會引進歐洲市場的電動滑板車服務。
圖/ 侯俊偉攝影

超級App是未來?Bolt:先專注核心叫車服務

Bolt起家於叫車服務,但在全世界的業務涵蓋外送平台、共享電動滑板車與電動自行車等,在歐洲各大城市隨處可見有著綠色logo的Bolt車輛或交通工具,具備發展為「超級App」(Super App)的潛力。

然而,對於台灣市場,Bolt的態度顯得務實專注。曾憲竑表示,電動滑板車因現行法規不允許行駛於開放道路,短期內不會引進,而至於外送服務,因為台灣已經有兩大巨頭盤踞,加上商家簽約的門檻極高,仍在審慎評估中。

「我們現階段的任務,還是先把叫車核心服務做到最好。」曾憲竑堅定地說,先在核心業務站穩腳跟,確保服務品質後,才會考慮引進其他服務。

Bolt的登台,無疑為台灣的叫車服務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它不走傳統的瘋狂補貼路線,而是選擇從最根本的「價格結構」與「司機關係」切入,來自愛沙尼亞的科技獨角獸之後能否夠憑藉這樣的策略,在台灣競爭激烈的叫車市場中,成功掀起波瀾,相信市場將會給出最終的答案。

延伸閱讀:2天觀看衝破177萬次!《中文怪物》在紅什麼?拆解「500萬成本」背後的爆紅基因、骨架與血肉靈魂
AI眼鏡含金量有多高?一場Meta起頭的豪賭:它是下一個iPhone,還是Google Glass?

本文不開放轉載

關鍵字: #Uber #叫車平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根據HAPPY GO旗下市調顧問品牌GO SURVEY於今(2025)年6月發表的最新消費者白皮書,超過8成消費者表示近兩個月的變動已動搖消費信心,超過3成6消費者認為經濟變局將持續影響半年至一年,面對經濟不安感,近4成消費者將緊縮日常非必要開支,面對這一波消費行為改變與流動,唯有以數據洞察顧客價值觀與真實需求,方能掌握消費決勝關鍵。

用數據洞察掌握消費流動,HAPPY GO助品牌掌握成長曲線

在全球景氣的陰影籠罩下,消費者購物行為正悄悄改變。HAPPY GO品牌創新事業部總監劉艾薇表示,當前的消費者不僅重視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行為也越來越碎片化,會同時在線上、線下、電商、團購、甚至是網紅等多元通路了解與購買商品。「在這樣的狀況下,品牌主與行銷人員若仍以單一通路的角度去理解消費者,數據洞察的深度有限,唯有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消費行為的全面理解,才能看見真正的需求與動機。」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而這也是AI賦能的「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一推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原因:它不僅能結合顧客關係管理(CRM)與會員特徵分析以精準描繪顧客輪廓,還能透過行動洞察幫助品牌生成最貼近顧客需求的文案,進行進階個人化行銷方案。

劉艾薇更解釋,對於尚未導入CRM的品牌主,「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有助於其快速勾勒顧客樣貌與需求,而對已經擁有CRM與顧客資料平台(CDP)的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它則提供另一種價值。「品牌擁有的交易數據是確實發生的,但是,會員資料多是由顧客自行填寫,真實性與即時性難以確認,我們的服務有助於品牌彌平缺口,更精準地檢視顧客真實狀態、更新與分析特徵、擴充顧客維度,以及持續追蹤(人群)動態指標,『固客』與『獲客』同時並進。」

影響消費行為的不僅僅是市場環境,HAPPY GO共感行銷事業群總監江盈美提醒,隨著顧客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其所在意的議題與需求的商品服務也會隨之改變。舉例來說,當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自我價值,對於能強調個人體驗的課程或服務,自然會有更高的關注與購買意願。「品牌主若能抓住這些價值觀的轉變,並將商品背後的故事與消費者重視的事物連結,就能大幅提升顧客的好感度與採購意願,創造品牌成長曲線。」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化身品牌獲客與創收的關鍵武器

根據統計,HAPPY GO累積實名制會員人數已突破1,100萬名,全台每2人即有1人是HAPPY GO會員,會員資料種類豐富且多元,含括消費數據、行為數據與態度數據,如每年超過50億點數消費軌跡,在零售、電信、金融、交通、電商等通路的消費行為軌跡,以及會員態度與消費偏好等數據,讓品牌與行銷人員可以深入且多維角度了解消費者樣貌。

劉艾薇認為:「在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透過AI與數據結合的CRM⁺AI平台,以顧客洞察找到關鍵連結,提升顧客體驗與轉換效益創造品牌價值。」舉例來說,只要透過隱碼技術比對雙方會員資料庫,品牌即可在「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的儀表板上,清楚掌握顧客的真實輪廓與生活樣態,還可進一步以會員分級或分群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新客、既有客、流失客與沉睡客的生活軌跡、購物特徵與偏好等,藉此生成可觸動其心的廣告文案、優化媒體投放策略,並且以精準設計的贈品與之互動。

以某知名美容保健品牌為例,透過「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不僅今(2025)年上半的新客成長率高達74%,既有客的回購率也提升15%;另一家健康居家品牌則透過產品OMO導客擴大潛力新客挖掘,並在甫結束的父親節檔期營收貢獻達到三成,後續將持續深化新客經營以發揮行銷綜效。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應加速與加深對顧客的細膩理解,並透過有溫度的連結與互動,才能超越當下創造新商機。」江盈美認為,消費旅程才是致勝關鍵,品牌以「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掌握消費者輪廓與所處的消費旅程階段後,可以透過API串聯、點數兌換等多元互動模式,即時追蹤需求、強化體驗,達到消費者、品牌與生態圈的共贏。

展望未來,HAPPY GO除因應市場潮流持續深化會員輪廓與樣貌,如因應寵物經濟崛起了解會員在這個領域的需求與偏好,還會因應會員需求擴展點數經濟生態圈,以及提供可成為品牌變現引擎的關鍵解方,極大化行銷成效與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