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理賠金額10天內破2億!黃天牧:兩年內符合條件一定拿得到理賠金
防疫保單理賠金額10天內破2億!黃天牧:兩年內符合條件一定拿得到理賠金

5月11日更新

金管會公布,今年截至5月9日止,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240萬件,保費收入18.51億元,理賠件數2.79萬件,理賠金額10.81億元。而在短短10日內,防疫險理賠金暴增2.06億元,更已達保險公司今年收下防疫險保費收入的58%。

近期的「防疫保單之亂」,主要是台灣確診數暴增,加上隔離、確診的定義皆有調降,讓賣出大量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恐怕需要付出大額理賠金。

政府基於疫情變化調整政策,產險業者則必須履行對於客戶的承諾,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考驗著主管機關。今(10)日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上火線,強調:「財務赤字可以改善,信任赤字則難以彌補。」強調只要民眾確實符合相關條件,2年內都能申請理賠,且一定拿得到理賠金,延燒近兩周的防疫保單之亂,總算得以告一段落。

延伸閱讀:理賠金比保費收入還多,恐引爆金融危機?一文讀懂防疫保單之亂

數位證明可申請理賠,保險局長:可查驗真偽,不必擔心

有關防疫保單的爭議,今天一共有兩項重大進展,首先是壽險公會點頭答應,可以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避免民眾全部湧入醫院開立確診證明,造成醫院龐大作業負擔。

保險局長施瓊華強調,數位證明是可以查驗真偽,保險公司不用擔心造假疑慮,且保險公司事後仍可保留查核權利。

根據施瓊華說法,市面上共有12家產險銷售防疫保單,賣出超過百萬張的有2家業者、50~100萬張有3家、30~50萬張有2家、30萬張以下有5家,但她並未透露業者名字。

一位保險高層指出,之所以會有防疫保單之亂,主要是產險公司用過去的數據經驗設計保單產品,加上錯估疫情走向,以及政府調整了確診、隔離的定義。產險業者擔心,政策變動頻繁,理賠認定上恐出現混亂。

防疫保單之亂落幕,黃天牧:符合條件一定拿得到理賠金

對於種種爭議及討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上火線說明,他提到:「疫情的變化確實對部分保險業帶來財務上壓力,金管會也關心保險業財務健全與營運穩定。」但他也承認,在醫療資源妥適運用、保戶權益維護、保險業損失控制等不同面向間,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

對此,金管會已與衛福部加強協調,在合乎防疫政策措施且不偏離保險契約條款意旨下,儘量協助取得兼顧各方需求的理賠證明文件,像是數位健康證明就是一個例子。

黃天牧強調,在尋求共識的過程中,難免基於各自立場而有不同主張。他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例,當時美國部分金融機構倒閉造成經濟衰退、失業率攀升及社會動盪,負責人卻領取高額酬勞或全身而退,使民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降至谷底,甚至發起「佔領華爾街」 運動。全球金融危機後,就算金融機構獲利好轉,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卻長達十年持續低迷。

藉由這次的防疫保單之亂,黃天牧提醒所有金融業者:「財務赤字(fiscal deficit)可以改善,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則難以彌補。」

最後黃天牧呼籲,保險業以建立長期信賴關係為出發點,在採用數位健康證明等兼顧各方需求的方式下,協助保戶處理理賠申請,維護產業形象與信譽,並強調, 只要符合理賠條件,防疫險2年內都能申請理賠,且一定拿得到理賠金 ,民眾不用擔心緊張。至此,防疫保單之亂也正式告一段落。

責任編輯:侯品如

好友缺你一個,加入數位時代LINE,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

傳送門點這裡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