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將收購VMware,擴大軟體事業版圖,具跨足雲端戰略意義
博通將收購VMware,擴大軟體事業版圖,具跨足雲端戰略意義
2022.05.24 |

收購狂博通 (Broadcom)總是想靠購併來壯大自己,如今又有了新目標,近日傳出正積極協商、欲以600億美元收購雲端服務公司威睿(VMware),這則交易顯示博通從晶片跨足進軍軟體產業的想法,並且藉由購併讓業務更上一層樓,若收購順利之可讓博通的事業版圖多元化涵蓋至高度專業化的軟體服務。

VMware去年由戴爾分拆出來,市值約為 400 億美元,而目前的年營收約為 130 億美元,幾乎是博通目前軟體業務規模的兩倍。然而,這也不是博通軟體業伸出手,在2018年就斥資189 億美元收購CA Technologies,這也是2018年初在收購高通受阻後,博通在併購上的新方向。

先前博通也準備砸以150至200億美元,收購生產分析軟體領導廠商SAS。但隨著購併消息曝光不久後就宣告破裂,主要是SAS創始人改變心意,不願將公司轉售給博通。

但是博通如果像收購CA時支付約20%的溢價收購VMware,屆時VMware的估值將接近 500 億美元。

至於博通為何想要收購VMware,就是多數的產業發展全得依賴雲端服務;看準未來雲端需求不斷擴大,加上VMware在雲端計算產業中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因此博通若能收購VMware成功,對雲端產業的布局勢必更加省時又省力,因此收購VMware 對博通而言更具戰略意義。

另外,博通會不斷的擴大軟體版圖,更與執行長Hock Tan對晶片業未來感到悲觀有所關連,他甚至認為晶片業務未來成長率將降至5%左右。

根據Bloomberg研究顯示,今年度全球對科技公司的併購達到2630億美元、增長46%。相關產業脈動包含微軟1月份以690億美元收購電子遊戲公司動視暴雪 (Activision Blizzard)、馬斯克4月提議想以440億美元買下推特所有股份、以及由美國投資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 支持的財團欲以130億美元併購軟體科技公司思杰系統 (Citrix Systems) 等案。

儘管近期相關科技公司收購案的交易速度相較於2021年寫下的紀錄有所放緩,科技業中的一舉一動仍然是世界矚目的焦點。博通收購威睿一案若順利進行,將成為史上最大的一筆科技公司收購交易。

博通主要負責設計與銷售一系列晶片,這些晶片多應用於手機、電信網路、工業設備等產品上,此收購案若成立,將可使博通取得資料中心的通路及使用權,完成進攻雲端客戶市場的第一哩路。

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自2006年開始帶領新加坡類比IC廠安華高科技、並於2016年與博通合併,也因此他使博通成為半導體產業最大、最多元化的公司之一。3月時,陳福陽曾在財報電話會議自信表示,博通有充裕的能力進行大規模收購。

威睿是一家開創性的矽谷公司、發明了虛擬化軟體,自1998年創立以來已多次易手。2004年時,威睿被資料儲存公司易安信(EMC Corporation)收購,三年後,易安信出售了威睿的些許股份、作為威睿三年來首次公開募股的一部分。

到了2016年,戴爾(Dell Inc.)收購了易安信,因此威睿轉到戴爾旗下。直至去年,威睿又從戴爾旗下分出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戴爾創始人及美國私募股權公司Silver Lake仍然是威睿的主要投資者。

收購威睿計畫並不令人意外,陳福陽早已做過很多練習

在此次收購計畫之前,博通就曾嘗試收購價值介於150~200億美元、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賽仕軟體 (SAS Institute Inc.),但討論於去年結束、無疾而終。

在陳福陽眾多的併購嘗試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莫過於收購競爭對手高通公司(Qualcomm),但美國當時執政者川普認為,博通併購高通會嚴重妨礙美國國家安全,因而簽署行政命令阻擋這起併購案而作結。

近幾年因半導體在更多終端產品中的普及、及因Covid-19疫情而相應增加的在家工作技術需求,使博通晶片銷售額大幅成長,且3月份的銷售預測傾向樂觀。

儘管如此,陳福陽嚴厲警告,此盛況有可能會不復以往,他認為半導體產業要維持目前增長速度可能性極低,陳福陽進一步預計晶片事業將減速至5%左右的歷史增長率。因此若成功收購威睿,博通將可因獲得軟體部門而減少對晶片事業的依賴。

歷經了過往併購嘗試的挫折,此次收購對陳福陽而言至關重要。他曾表明自己尋找的是「特許經銷企業」,意即本身就具有強大市場地位的公司,使博通不用透過投入巨額投資即可獲得更多利潤。

美國富國銀行集團(Wells Fargo & Company)分析師表示,博通欲收購威睿一事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性質,因博通長期以來皆致力於深化企業基礎軟體架構,這與此次收購協商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

Bernstein分析師說明,若此收購案成功,博通的軟體部門將可擴增至原先規模的三倍,整併後的軟體相關事業組合預估將可達到整間企業的50%。

參考資料:FORTUNENASDAQREUTERS

責任編輯:吳秀樺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