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乾準備退場,B2B 品牌也手足無措! 5 大策略點迎接行銷新時代
餅乾準備退場,B2B 品牌也手足無措! 5 大策略點迎接行銷新時代

隨著隱私意識抬頭,舉凡國家法規、網頁瀏覽器,到手機作業系統,無不在近年築起隱私保護的圍籬,並逐步限縮程序化廣告慣用的追蹤工具。「數位世界將迎來餅乾消失的年代」,所指的不只是Google瀏覽器將於2024年前全面禁用第三方cookie的單一事實,更是指向第三方數據衰亡、第一方數據稱霸的未來預言。近兩年數位廣告圈,關於cookie替代方案的討論甚囂塵上;然而,多數聚焦於探討B2C品牌的行銷解方——至於B2B品牌,似乎總被阻隔在cookie話題之外?事實上,B2B企業同樣得面對廣告投放與成效衡量失準的難題。

本篇文章彙整隱私保護技術商Didomi、MarTech品牌Foundry、波士頓顧問集團(BCG)三間企業所發佈的文章,梳理隱私政策對於B2B企業的影響,同時為B2B行銷人員整理為5大實用的餅乾替代方案:

一、由公權力、蘋果、Google三方共築的隱私圍籬

近年來,公私部門隱私政策的轉變,大大影響了廣告技術的發展,以下可從三點切入:

  1. 國家法規

為保障大眾之資訊隱私,各國紛紛祭出公權力,以限縮科技巨頭取用數據的能力:2018年,歐盟通過《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堪稱是世上最嚴格的隱私律法;2020年,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CCPA)》緊接生效,嚴格管制企業使用和販售使用者數據的方式。面對日漸完善的隱私法規,社群巨頭Meta與科技龍頭Google,便屢屢有踩線疑慮,遭到歐洲各國控告。

  1. 蘋果IDFA隱私規範

蘋果於2021年4月所推出iOS14作業系統,導入「隱私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簡稱ATT)」架構,允許用戶拒絕應用程式商/廣告商,搜集自身的「廣告識別碼(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簡稱IDFA)」。具體來說,應用程式必須在用戶使用APP時,跳出視窗,請用戶選擇是否同意與該應用程式分享自身的網路行為與資料;若是用戶點擊不同意,則蘋果將禁止該應用程式蒐集大部分的數據。蘋果這一聲槍響,重創廣告商追蹤用戶行為、衡量廣告成效的能力;未來,Google系統之Android設備也可能跟進,使得行動裝置追蹤雪上加霜。

TIM COOK
圖/ Twitter
  1. Google餅乾退場機制

部分瀏覽器如蘋果的Safari與Mozilla的Firefox,已經正式禁用第三方cookie;而佔全球瀏覽器市場份額60%的Google Chrome,也宣布在2024年前,全面淘汰第三方cookie,引起業界譁然。近年來,數位廣告界陸續出現各種替代方案,包含The Trade Desk主導的UID2.0,以及Google的Topics網站主題標籤技術,試圖兼顧興趣鎖定與個人隱私,以使衝擊最小化。

二、餅乾退場衝擊B2B品牌,但半數企業毫無準備?

面對上述隱私政策之轉變,數位產業中,大多數餅乾替代方案的討論都圍繞於B2C產業,畢竟B2C品牌長期依賴第三方cookie以針對廣泛的受眾,進行一波又一波的大規模廣告投放;與此相對,B2B品牌則需要針對特定的利基受眾投放廣告,若鎖定失準,錯失一個潛在客戶,就可能與數十萬訂單失之交臂。因此,在第三方數據失靈後,B2B品牌勢必得尋找其他的工具/方式,來限縮受眾鎖定的範圍,以在適當的時機接觸對的受眾。

據BCG針對B2B品牌進行的最新調查指出,將近四成B2B行銷人員,已經察覺前述的隱私措施,對公司銷售表現帶來負面的衝擊;另有56%B2B行銷人員認為,公司未來一年內,將因為隱私政策而受到不利的影響。其中一間受訪企業的CMO表示,現今投入相同的廣告預算,所帶來的點擊次數,較兩年前下降了30%;整體而言,B2B行銷人員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必須花費額外的10-15%行銷支出,才能達到相同的成效。可知,投放廣告失準的現況,已為B2B品牌帶來可視的損害。

隱私政策B2B.png
圖/ Tenmax

然而,面對此一挑戰,卻僅有不到50%的B2B企業,針對第三方數據失靈的情形制定完善的計畫,大多數受訪者對於廣告技術的變革、追蹤工具遭汰換的時機,以及他們該在哪些時間點,完成什麼部署⋯⋯等毫無概念——而這樣的「後知後覺」是需要付出慘痛代價的。據BCG過往資料顯示,針對變局超前部署、制定行銷策略的企業,獲得比一般企業高出18%的銷售額,同時減少29%的支出成本。

B2B2退場計畫.png
圖/ Tenmax

三、主動出擊!面對餅乾消失,B2B品牌應該擁抱的5大策略

  1. 是時候和第三方數據道別了!優先考慮第零方與第一方數據

顯然,第三方數據在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愈來愈高,經由用戶主動提供的第零方數據,以及用戶造訪品牌資產,所留下的第一方數據,因而更具價值且值得信賴。B2B品牌需要達成高度精準的廣告投放,以及提供個性化的行銷內容,以上兩點,第零方與第一方數據都能派上用場。在此,B2B品牌最常遇到的問題即是,潛在用戶本來就小群的狀況下,難以搜集到具有實用價值的第一方數據。因此,如何將銷售數據應用至行銷用途,成為B2B品牌重要的課題。

  1. 建立夥伴關係,與其他品牌共享第二方數據

承前所述,為加速數據搜集、擴大數據規模,B2B品牌應積極尋找合作夥伴進行等價互惠。例如:在數據潔淨室安全無虞的環境下,與其他企業交換第二方數據。

三方數據.png
圖/ Tenmax
  1. 比起程序化購買,更該和發佈商建立長遠互信的直購關係

對於大多數的B2B行銷人員來說,程序化廣告能幫上的忙始終有限。由於B2B行銷的最終目標是將潛在客戶轉換為實際的用戶;與此相對,程序化廣告更擅長尋找新客,或是用以進行較淺層、廣泛的溝通。上述差異使得B2B品牌將預算投入程序化廣告時,效率較低且更有可能浪費預算,遑論現在少了第三方cookie的支持。基於此,建議B2B品牌和特定發佈商維持更緊密的合作,清楚暸解該發佈商觸及的客群輪廓,以及可用的廣告版位;另一方面,發佈商擁有高價值的第一方數據,可協助品牌提升投放效率。

  1. 避免侵犯隱私,擁抱「上下文鎖定行銷」

上下文鎖定,又稱「內文比對技術」,存在於數位廣告界已久,指的是透過URL爬蟲媒體內容,進一步抓取網站內容關鍵字,藉此配對相關的廣告內容。由於內文比對幾乎不會牽涉使用者瀏覽行為資料,因此較不存在隱私問題,屬於相對穩定、可靠的解方。此時此刻,B2B人員應該加強對內文比對技術的了解與投資,並且如前所述,選擇受眾輪廓一致,且可實踐細緻內容定位的發佈商發展夥伴關係。

  1. 試著創造好的內容體驗,而非全盤依賴廣告推播與互動誘餌

上下文鎖定已經朝較好的使用體驗跨出一步,但你永遠可以做得更好!試著創造良好的內容體驗與用戶連結,透過電子郵件、社群媒體、舉辦活動、建立社群等方式,打造高價值內容、促進受眾參與、提升品牌好感。與你的潛在用戶對話,提供實用且可靠的資訊,以建立友善互信的連結。

你是B2B品牌嗎?你的企業是否曾討論過「餅乾消失了怎麼辦」?掌握現況與未來動態,及早部署、積極佈局,才是企業永續的生存之道!今天過後,不妨試試以上5種方案,逐步打造屬於自家的餅乾應對方針。

本文授權轉載自:TenMax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關鍵字: #行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