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賈伯斯從文件袋中取出MacBook Air,它便與「輕薄」深度綁定。
而楔形鋁製一體式機身,也成為MacBook Air系列的最強設計語言。
14年後,搭載M2晶片的MacBook Air徹底告別了傳統的設計,運用了與新MacBook Pro類似的扁平設計。
這也是MacBook Air系列改動最大的一次,但萬變不離其宗,Air仍舊是輕薄便攜的代名詞。
新MacBook Air有著11.3mm的均一厚度,已經要比曾經的iPhone2G(11.6mm)還要薄。
不僅如此,新MacBook Air的螢幕尺寸也提升到13.6英吋,這微小的尺寸提升,不出意外應該就是「瀏海」螢幕帶來,實際體驗中與傳統的13英吋筆記型電腦區別不大。
如果想要一台大螢幕Mac的話,依舊只有MacBook Pro16一個選擇。
在新MacBook Air發布前後,無論是顯示器供應鏈顧問公司DSCC、天風國際證券的郭明錤,還是彭博社都根據消息來源,表示MacBook Air產品線會分化出一個15英吋的全新大螢幕尺寸。
不止是MacBook Air,iPad的尺寸也會上探到14.1英吋,並且未來不排除會有「折疊」版更大尺寸的iPad出現。
蘋果「電腦」,螢幕一直在變大
按照蘋果的定位,個人電腦其實有兩條分支,一是傳統的MacBook,二是iPad。
iPad剛出現時,是作為3.5英吋iPhone和13英吋MacBook的一個補充,9.7英吋就是其黃金尺寸。但隨著Plus版iPhone的湧現,不斷擠占著iPad原有的空間,而此前的「補位」便失去了意義。
另外,娛樂取向的iPad過長的生命週期,也降低了人們升級換代的意願。
伴隨著A系列晶片性能的崛起,iPadPro橫空出世,螢幕尺寸也一舉提升到12.9英吋。iPadPro再也不去補位,而是被扶持為下一代個人電腦。
同年(2016年),蘋果宣布停產11英吋MacBook Air,13英吋的MacBook Air則成為Mac的入門產品。
在轉向M晶片之前,蘋果就將MacBook Pro的螢幕尺寸擴充到16英吋。之後,全新設計的MacBook Pro系列螢幕則提升到14.2英吋與16.2英吋。
即使拋開「瀏海」窄邊框螢幕帶來的額外尺寸福利,新MacBook Pro仍然為了大螢幕在體積上做出了妥協。
在蘋果產品序列中,「大螢幕」幾乎就是Pro系列的一個標誌,iPadPro最大尺寸為12.9英吋,MacBook Pro最大尺寸則是16.2英吋。
更大尺寸的螢幕,無疑給多任務、多功能工作帶來了游刃有餘的空間。
另外,在剛公佈的iPad OS 16與mac OS Ventura新系統中推出的「前台調度」功能,無疑也需要更大的螢幕來充分利用。
即便在14英吋的MacBook Pro中,「台前調度」仍然有些局促,螢幕尺寸還是不夠,更別說在iPadPro11上的體驗了。
更大的螢幕尺寸,已成必需。
「大螢幕」不再與Pro掛鉤
在蘋果的非Pro產品序列中,最大的螢幕尺寸不過是13英吋。倘若你只想要一個「大螢幕」,只能咬牙購買Pro序列,為此還需要忍受不輕薄的特性以及為了額外的性能付費。
當15英吋的MacBook Air出現在各路「傳聞」時,無論是The Verge還是9to5Mac的評論區裡,許多用戶都發出了「Yes」。
大螢幕非Pro的MacBook本質上就是一種市場細分的行為,將原本單一的產品擴充,迎合更多的用戶需求。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責任編輯:傅珮晴、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