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911後的12個改變
探訪911後的12個改變
2002.09.01 | 科技

短短1年,在人類文明還不足留下印記,但是12項具體的改變,正從事發現場、紐約市、美國以至全世界,一一發生。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這一年,和以後所有無端及有意捲入這次事件的角色和活動。

**365天後,重回911現場

**
1我將再起
歷經8個多月,慘不忍睹的911現場,於5月中旬完成初步清理工作。去年底,紐約州、市合資成立下曼哈頓開發公司(Lower Manhattan Development Corp.,簡稱LMDC),統整達340億美元的重建計畫,並於今年2月,任命知名都市計畫師蓋文(Alexander Garvin)為規劃、設計與開發副總裁。
今年7月,被LMDC選定研究重建計畫的Beyer Blinder Belle公司,提出將原址重建為兼具紀念、辦公、飯店與零售空間的6種方案,預計於12月前選先出3項方案。重建的雙子星將不會高過85層。

**2雞蛋還是別放同一個籃子 **
911後,下曼哈頓數千萬平方呎的辦公面積一片狼籍,至少4萬人失去辦公處所。企業為分散經營風險,紛紛遷離該區。根據不動產業者TenantWise.com調查,事發後有49%的企業曾決定永遠搬離紐約市。
以原世貿的主要租戶摩根士丹利為例,該公司除陸續將辦公室遷往曼哈頓其他地點、布魯克林區與哈德遜河對岸的紐澤西市外,也在年初宣佈購買位於西徹斯特(West Chester)的前德州石油總部,以避免交易與備援中心集中於同一處。高盛則計畫把整個股市交易部門移到紐澤西市,將耗資10億美元,興建當地最高的新大樓。
此類舉措,讓下曼哈頓區原有的37萬個工作機會中,有大約10萬個或移往紐約中城區、或移出紐約市,甚或移出紐約州。
但一度疏散8500名員工的龍頭業者美林證券,已於日前重返華爾街,對想要重拾昔日榮景的下曼哈頓區而言,不啻是一劑強心針。

**911後,積極復原中的紐約

**
3再見,朱利安尼
今年元旦,59歲的傳媒大亨彭博(Michael R. Bloomberg),與擔任市長8年的朱利安尼交接,成為紐約市第108任市長。
彭博主打自身財經專長,在實力處於伯仲間的選戰中,成功拉到游離選票,擊敗對手格林(Mark Green)。朱利安尼推崇彭博「具有紐約所需要的財經專業。他懂企業、懂就業,也對重建有正確的認知。」
明年6月底的會計年度結算後,紐約據估會有49億美元的財政赤字,是20年來最高。彭博的當選或許是他個人政治生涯的精彩開始,卻也是他面對911後重大挑戰的嚴酷起點,他的經營手腕能否讓紐約浴火重生,大家拭目以待。

4血拼救紐約
首先,紐約州長帕塔基(George Pataki)撥款4000萬美元,展開名為「我愛紐約」的活動,在購物中心發放一萬張免費到紐約的機票。
由於911之後,百老匯看戲的觀眾急遽減少,財政已捉襟見肘的市府,還撥款250萬美元購買5萬張票,送給在紐約購物超過500美元的旅客。
今年6月,新市長彭博又宣佈刺激消費的活動,在6、7、8月分別實施連續3天的「免稅消費日」,無論遊客或居民,只要在下曼哈頓購物超過500美元,就可免除8.25%的消費稅。

5慾望城市魅力大放送
以紐約為背景的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透過在HBO的播放,在911事件後,成為往外傳播紐約時尚與文化的最佳媒介,在台、港、菲、泰、大馬等地造成收視狂熱。
4位女主角在紐約市裏到處談情說愛,每每以「性」為主題大談八卦。在最新的第5季影集中,對紐約情有獨鍾的製作群,將911事件後曼哈頓的各種變化,以及紐約客生活方式的改變,一一納入劇情節。
例如,由炭疽熱(Anthrax)變來的「男疽熱」(manthrax)一字,就是劇中女主角用於形容她不忠情人的俏皮語。即便紐約的光環暫時減弱,慾望城市的熱潮可不會因而消退。

**911後,戒備中的美國

**
6去美國,等一下!
911之後,美國移民政策的變化最為明顯。根據去年底制訂的反恐法案,除拒絕任何與恐怖組織有關的人士入境外,亦擴大強制拘留的適用範圍,司法部可建請移民局無限制居留任何有相關背景的人。今年4月,美國移民局為求「持續加強國土安全的保護,強化與管理美國移民事務」,對外國訪客及簽證相關規定轉趨嚴格。
之外,在布希政府的支持下,眾議院也於日前通過提案,預計在未來2年將移民局拆解為服務合法移民的「服務」與查緝非法移民的「執法」兩個單位,希望以專業分工提升效率,對移民者做更好的掌握。

7安全至上,情報至上
911前,美國境內機場通常力求便民,旅客可以拎著行李直接上飛機,盡量免除非必要的檢查手續。但在事發後,美國民航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要求,無論國際或國內機場,旅客至少需在3小時前報到,接受繁複的安全檢查。
機上的工作也馬虎不得。班機必須在起飛2小時前由安檢人員花費至少數十分鐘,逐一搜查上百個座位,空服員才能上機。
「行李需隨人上機」是另一重要安檢原則。在登機門前有最後一道把關手續:旅客若屢叫不到,無主行李馬上撤出,以免節外生枝。 情報系統也大幅改變。美國中央情報局在911前的表現備受抨擊,預算被刪、員額遭縮編,士氣低迷。但911事件後,短短8個月內,白宮便挹注中情局10億美元資金,增長幅度為越戰以來僅見。此外,中情局所設「反恐中心」員工亦增加近3倍,到達1200人左右,顯見反恐決心深厚。

8山姆大叔火力全開
早在911事件後不久,國會便緊急通過400億美元的特別預算,供布希政府作為反恐之用。由於反恐行動不斷擴大,以及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相繼開打,國防支出也隨之攀升。 這從美國今年第1季的GDP中便可看出端倪,國防支出較去年同季激增20%,是1967年第1季美國陷入越戰以來,最強勁的揚勢。
8月初,參議院通過高達3554億美元的2003年度國防預算,較2002年多出350億美元,是20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張。該預算除購買新式武器外,也是在阿富汗等「可能藏有恐怖份子」地區派遣軍隊之用,包括伊拉克在內。
即便預算赤字壓力仍大,小布希仍強調:「更新武器設備也許會對預算造成負擔,但美國不會為了開支就放棄捍衛國土。」
白宮還打算在5年內,陸續增加12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預計在2007年達到4510億美元。

9航空業痛飲苦酒
受911衝擊最大的,自然是航空業者。事情發生後,業者多半刪減20%航班。美國航空業去年裁員10萬人,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3季以來,美利堅、聯合、達美、西北、大陸以及全美航空等6大航空業者,就創下69億美元的虧損,而且在明年前都沒有好轉跡象。
今年8月,美國第6大、全球第14大航空業者全美航空(US Airways)聲請破產保護,UAL公司旗下的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也可能有破產之虞。
不久,美國最大航空業者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也宣佈,由於飛航需求長期呈衰退趨勢,繼911後裁撤2萬名員工,該公司明年3月底前,要再裁撤7000名員工,佔全體員工6%以上,還要減少9%的運量。
「這波衰退比波灣戰爭時還慘,」國際航空專業雜誌《Airline Business》編輯費爾德(David Field)表示。
當然也有不受影響的,像是一向以獨特經營模式著稱的搞怪小企業西南航空。該公司沒有頭等艙與商務艙,也不提供機上餐飲、不與旅行業者合作。節省下來的成本,成為提供低廉票價的籌碼,在911事件後仍持續獲利,今年第2季的淨利就有一億230萬美元。如果美國航空業再慘淡下去,想向奇葩西南航空看齊的業者會更多。

**911後,全球新氛圍

10全球貿易量減少3%~9%**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研究指出,雖然全球景氣短期內已呈復甦跡象,但長期而言,全球貿易會因為各國邊境加強管制,以及軍事與安全支出的增加,而對經濟成長有不良影響。
「邊境管制拉長了輸送時間,讓各國的對外貿易成本增加了1%到3%。這會讓貿易量以倍數衰退,達3%至9%。在全球製造供應鍊受到傷害下,會對生產力有不利影響,特別是將生產外包至海外的跨國企業,」OECD在報告中指出。
此外,先進國家移民政策的趨緊,也讓中南美與南亞一帶國家的移民工作者無以維生,在經濟面影響到這些仰賴工作者海外匯款的國家。
在軍事支出對經濟的不利影響上,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每增加1%的軍事支出,一旦全數以舉債方式支應,會因消費部門的投資與生產力減少,而在5年後使GDP減少0.7%。
至於好不容易才存活下來的保險業者,OECD認為,由於業者因911事件已蒙受300億至580億美元不等的損失,縱使保費已經調高,恐無力再承受進一步的重大損失,相關政府應研擬對策協助保險市場,特別是私人投保單位不予承接的高風險投保(如核子恐怖主義)項目。

**11親密又緊張的新中美關係

**蘇聯互解、冷戰結束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從原先的準盟友變成亦敵亦友的不穩定關係。 白宮雖仍不斷對外宣示「一個中國」原則,卻也持續採取「策略性模糊」的作法,一方面反對台獨,一方面也適度對台軍售,同時顯露不希望台海兩岸發生戰事的態度。
小布希當選後,事情略有轉變。他在上任之初就公開表示,一旦台灣遭到中國攻擊,美國將「竭盡全力協防」,對中國也採取較柯林頓時強硬的態度。
911之後,美國的首要敵人變成界定上較「國家」模糊、範圍更難區分的「恐怖主義」,美國的對中政策因而又迅速軟化。因為就反恐、控制高殺傷力武器擴散、區域穩定與全球安全而言,中國這條巨龍都是美國在亞洲渴望獲得的合作夥伴。
小布希去年在國內一陣忙亂中,還特地在10月赴上海參加APEC高峰會,與江澤民握手暢談,並於今年2月訪問北京,正是一例。
美國與中國在情報與防止恐怖份子資金流動上多所接觸,因而開啟了不少對話窗口,對雙方關係的穩定其實不無幫助。

12中國串連抗美陣營
由於巴基斯坦在911事件後,大力協助美國對付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美國勢力因此重新進入南亞。與巴基斯坦一向關係緊張的印度見狀,乃積極向美國示好,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部署與影響力,慢慢再度增加,儼然形成從外包圍中國的態勢。
中山大學大陸所兼任教授林中斌指出,原本與美、中相互牽制的俄羅斯,以及老盟友巴基斯坦,在911事件中都倒向美國,國際地位遭到削弱的中國,遂技巧性的繼續與伊朗、伊拉克、北韓等,遭小布希點名為「縱容恐怖份子,有礙世界和平」的「邪惡軸心」(Axis of Evil)國家往來,漸進式的抗美。
江澤民今年訪問伊朗,並締結5項中伊商業協定後曾表示,「北京的政策是反對美軍在中亞及中東的駐軍。」
第二號人物李鵬在會見伊拉克國會主席哈瑪迪(Sa'doun Hammadi)時也暗批美國,「中國永遠反對霸權、單邊主義與強權政治。」
至於另一個小布希口中的「邪惡軸心」北韓就更不用說了,中國是北韓緊密的邦交國,原本就持續提供中長程導彈等大量毀滅性武器給北韓。反恐行動若反到北韓頭上,不但南韓將受影響,恐也讓中國變得甚為尷尬。
從今年初的「邪惡軸心」說,到美國近來對攻打伊拉克、拉下海珊(Saddam Hussein)一事的蘊釀,北京當局在態度上的變化,會是令人關注的焦點。
「打擊恐怖主義」的大旗固然讓人不禁起而效尤,但在反恐這條充滿叉路的大道上,未來想必還會有不少精彩的角力賽。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