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惡化、通貨膨脹的風暴也席捲到了半導體產業,未來半導體的價格可能會因此進一步上漲。日本化學工業商昭和電工計畫將提昇其供應的半導體原料價格,可能將連帶影響半導體製造產業的成本與利潤。
根據《彭博社》報導,昭和電工是半導體領域的重要供應商,主要向台積電、英飛凌等業者提供半導體的製造原料。但面對動盪的經濟環境,他們計畫將提高原料價格,並且砍掉部份獲利不佳的產品線。
日圓貶值、油價上漲,半導體材料商紛紛漲價
昭和電工財務長染宮秀樹表示,美元今年至少會有12次升息,加上疫情下供應鏈緊繃、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大漲,以及日圓不斷貶值,基於這些原因,他們才做出提高價格的決定,他認為這樣的情況至少要到2023年才會緩解。
過去多年來,美元與日圓的匯率大多維持在1:100到1:110之間,然而過去半年來日圓開始大幅度貶值,如今美元與日圓的匯率已經達到1:136。蘋果還因此宣佈調漲iPhone在日本的售價,避免匯率動盪造成的損失。
「日圓的走勢對我們來說非常不理想,因為日圓弱勢會進一步提高材料成本。」染宮秀樹表示,「以一間公司而言,我們能應對日圓的措施非常有限。」
而且日本是半導體材料大國,在超過70種材料擁有60%以上的市占率,日圓貶值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恐怕比想像中更深遠。
《日經亞洲》指出,從2021年1月至今,昭和電工用於電路製造、清洗的高純度氣體價格已經上漲了20%,該公司將漲價原因歸咎於氣體進口價格攀升,以及高油價導致運輸成本上升。
且喊出漲價的不只有昭和電工,另一間半導體材料商勝高也計畫在2022至2024年間,將矽晶圓的價格調漲30%。從去年開始,塑膠廠商住友電木已將晶片封裝的灌封膠(encapsulants)漲價20%,化學材料商信越聚合物同樣把晶圓運送容器調漲20%。
上漲成本層層轉嫁,外界估最終還是苦到消費者
想當然爾,製造商不太可能完全吸收原料上漲造成的成本,昭和電工的漲價宣言,也代表著可能將促使半導體業者等客戶連帶調整價格,甚至其餘同行可能因此跟進漲價。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就已經傳出台積電、聯電、三星等多家半導體廠商計畫提高價格的消息。
台積電去年8月已經分別將先進製程、成熟製程的價格調漲10%、20%,現在又計畫依據製程不同調整約5%至8%的價格。聯電也傳出計畫從明年開始,調整5%至10%的價格。
而三星同樣計畫將視製程調漲15%至20%的價格,較舊的製程調整的幅度也更高。三星去年沒有調整過價格,因此這次調整的幅度相對台廠較大。
《CNBC》指出,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師格蘭.歐唐納(Glenn O’Donnell)認為,晶片漲價會帶給更下游的產品壓力,預計個人電腦、汽車、玩具、消費性電子、電器等各項產品都會因此提昇價格。
不過也有看法認為,只有需求較為熱烈的產品才有辦法提昇價格,例如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且面臨銷量下滑的威脅,恐怕沒有太多漲價、轉嫁攀升成本的空間。
資料來源:Bloomberg、Nikkei Asia、CNBC
責任編輯:侯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