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入股紫光!出資超過400億元加強半導體版圖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入股紫光!出資超過400億元加強半導體版圖

大陸知名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宣布破產後引進新資金重組,鴻海(2317)集團旗下工業富聯(FII)名列新資金入股名單,共出資約98億元(約新台幣435億元),鴻海集團藉此在半導體事業布局有重大突破。

業界分析,紫光集團版圖橫跨記憶體、IC設計等,是大陸最大記憶體晶片廠長江存儲與獨立手機晶片廠紫光展銳股東,鴻海集團入股紫光集團,等於插旗記憶體與通訊晶片等事業,進而串聯晶圓代工/製造、IC設計、封測等一條龍業務。

由於記憶體與通訊晶片都是鴻海集團當下缺乏的半導體資源,若能藉此延伸記憶體與通訊相關布局,對未來鴻海發展半導體與電動車事業將如虎添翼。

泛鴻海集團目前持有工業富聯約85%股權,居最大股東。據了解,工業富聯此次透過興微產業投資合資企業,注資紫光集團。對此,工業富聯表示,工業富聯為大陸上市獨立公司,也在當地募得資金,並投資當地第三方私募基金,尋找可協助該公司發展的技術和標的。

根據紫光集團官網資訊,其在記憶體、IC設計、封裝測試、ICT產業、IT服務等領域都有布局,旗下企業包括大陸記憶體晶片龍頭長江存儲、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暨晶圓代工廠武漢新芯、手機晶片大廠紫光展銳、並握有封測大廠蘇州矽品股權。

其中以長江存儲最受矚目。長江存儲是全球NAND領域最受矚目的新星,先前曾傳出打入蘋果供應鏈,顯示其品質已達與三星、鎧俠等一線大廠水準,並已發展128層以上高容量產品,朝2025年總月產能30萬片邁進,目標取得全球NAND市場近15%市占。

武漢新芯有兩座月產能共計6萬片的12吋廠,除了生產NOR晶片,還提供獨到的三維集成技術3DLink代工服務;紫光展銳則是大陸最大、全球第六大獨立手機應用處理器供應商,都在業界具有指標地位。

根據紫光集團公告,其宣告破產一年多之後,重組已步入收尾階段,由李濱擔任公司董事長,同時兼任公司總經理,邵建軍為監事會主席,原董事長趙偉國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紫光集團官網指出,原股東清華控股、健坤投資全部退出,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設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承接紫光集團全數股權。

【延伸閱讀】

鴻海集團入股紫光 與狼共舞還是危機入市
鴻海集團入股紫光 投審會:須提出申請
曾想買聯發科台積電 大陸清華紫光破產後交割完畢

本文轉載授權自: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黃翊禎

關鍵字: #鴻海集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