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46億規模的中國遊戲市場
前進46億規模的中國遊戲市場
2002.08.15 |

在遊戲橘子宣佈進軍中國大陸之後,台灣遊戲產業的中國佈局已經全員到齊,禁不起大陸4000萬上網人口,與600萬遊戲人口的聲聲呼喚,憑著成功的台灣線上遊戲經驗,策馬奔赴神州擁抱廣大市場,已經成為業者追求成長的必經之路。
8年前就踏上中國征途的智冠科技,可說是遊戲業者大陸佈局的先行者,智冠科技總經理王俊博表示,台灣市場小、成長空間有限,反觀中國大陸遊戲市場每年有40%以上的成長率,的確是一塊充滿機會的沃土。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統計,2001年大陸線上遊戲市場規模已達1.63億人民幣,預計今年將成長至3.76億人民幣,到2003年更將高達7.32億人民幣(約34億新台幣),複合成長率高達112%。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更樂觀的指出,今年大陸線上遊戲市場,將有10億人民幣(約46億新台幣)的規模。事實上,華義國際在大陸的營收已經超越台灣,大宇資訊這兩年在大陸的營收,都有50%到70%的成長,預計明年大陸的營收規模就會超越台灣。
台灣遊戲業者前進大陸,除了相中廣大的市場,還看上了大陸的人才。進入中國市場初期,台灣遊戲廠商多半不敢碰當地結構複雜的通路,而是利用價廉的人力,降低遊戲開發成本,連智冠這種少數具有大陸通路優勢的台商,剛開始也是從培養研發團隊做起。

**設研發基地善用當地人才

**
第三波資訊儘管去年在大陸市場失利,卻仍保留了珠海的研發基地,今年年底也將推出由珠海與台灣合力研發自製的線上遊戲;走自製路線的昱泉國際,更深信大陸人才的研發能量,是數位內容進軍國際市場的堅實基礎。
不過,原本廉價的人事成本,在外商與台商快速湧進後節節上升,薪資水準由過去台灣的1/5成長到現在的1/3,業者也紛紛將研發中心,由沿海地區搬到薪資水準更低的內陸。
除了人事成本提高之外,業者認為,大陸人才稍嫌不夠積極,其中還不乏業務與客戶勾結的例子,為了確保事業穩定及決策落實,第三波資訊年初重整大陸佈局時,就提高了台幹的比重。
然而,中國市場的廣袤無垠,帶給業者的疑惑絲毫不少於市場誘惑。王俊博指出,早期大陸政府對通路的控管,使台灣業者介入通路困難重重,大陸今年加入WTO,勢必放寬通路的外資上限,台灣遊戲業者將可以在通路環境中更具主導權。

**遊戲雜誌、網吧都是行銷管道

**智冠8年來以間接投資的方式,迂迴曲折地佈建了10多個主要據點,影響力達到2萬5000家通路,現在,台灣遊戲廠商前進大陸,多半還是走智冠的通路。王俊博說,智冠今年將繼續擴充通路據點,透過海外控股公司(BVI)與當地業者合資產品批發公司,「今年,智冠在大陸的營收目標是3億人民幣。」智冠當年的通路投資,終於將產生明顯的效益。
遊戲業者都同意,大陸是個「深袋市場」,也就是說大陸是個高風險、高報酬的市場。大陸人力成本低,但物價水準也低,市場大,通路成本就高,對大眾行銷的成本更高。業界統計,雖然研發人員薪水約為台灣的1/3,但產品只能定價台灣的1/5,若通路據點沒有上萬個,效果不易彰顯;電視廣告可以接觸最多受眾,廣告費用卻是台灣的3倍。
第三波資訊總經理周謀式估計,在台灣,每日最高上線人數超過3萬5000人就可達損益兩平,在大陸則要6萬人以上才有賺錢的機會。什麼樣的行銷方法,才能加倍動員玩家上線呢?
王俊博說,遊戲雜誌的讀者與線上遊戲玩家重疊,讀者目標明確,而且在雜誌登廣告比其他媒體便宜,可吸引其他遊戲廠商來登廣告,因此,出雜誌除了節省行銷支出外,還有廣告收入,可說是一舉兩得。
智冠目前在大陸有《軟體世界》與《電腦遊戲世界》2本雜誌,今年打算推出第3本《e-play》,以突破大區域高行銷成本的障礙。大陸市場的新兵遊戲橘子,也有意仿效智冠老大哥的策略,第2本線上遊戲雜誌《GOA》,配合遊戲在日本、韓國與大陸上市,分別出了日文、韓文及中文簡、繁體版。
由於頻寬成本高以及家庭電腦普及率低,網吧生意興隆,漸有與傳統通路分庭亢禮之勢,成千上萬的網吧,就像一座座火藥庫,只待業者點燃遊戲引信,就能迅速炸開廣大市場。在台灣,網咖授權是遊戲業者點數卡之外的重要收入,大陸由於黑網吧充斥,加上線上遊戲競爭激烈,業者幾乎收不到授權金,網吧主要是銷售點數卡與宣傳的通路,與遊戲廠商有共生的關係。
網吧在法令上一直妾身未明,阻礙了廠商佈建網吧通路的意願,王俊博認為,這次因北京網吧縱火案而起的查禁活動,雖然讓台灣遊戲軟體公司股價跟著打噴嚏。但,是個健康的開始,逼著北京政府正視網吧議題,加快重新制定網吧管理的相關法令。
王俊博也認為,大陸網吧未來將是大者恆大的局面,他看好網吧前景,決定積極加碼網吧通路,把傳統通路對網吧的比重調整到1:1。昱泉國際總裁李慈泉也肯定網吧是線上遊戲的優異通路,如果大陸官方能夠釐清網吧政策,對於線上遊戲的發展將是重大利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