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Neuralink草創成員接連出走!還無成果就大換血,這間新創怎麼了?
馬斯克Neuralink草創成員接連出走!還無成果就大換血,這間新創怎麼了?

馬斯克旗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在繳出成果前,恐怕會先面臨創始團隊出走的問題。最新的消息指出,又有一位Neuralink共同創辦人離開公司,這間新創成立6年來,創始團隊成員除了馬斯克之外,已經只剩下1人。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次離開公司的保羅.梅洛拉(Paul Merolla)主要參與晶片設計的項目。公司或他個人都沒有對外公佈離職原因。

2016年Neuralink剛成立時創始團隊總共有8個人,然而絕大多數成員都在這段時間內陸續出走,目前除了馬斯克本人外,只剩下植入工程師Dongjin Seo。Dongjin Seo曾在2020年登上MIT科技評論35歲以下創新者的榜單。

創始團隊持續流失,公司內部出了什麼問題?

去年Neuralink總裁馬克斯.霍達克(Max Hodak)離職時,就引發外界這間神經科技新創是否遇上瓶頸的猜測。霍達克是馬斯克之外,最積極與外界對話的Neuralink高層,對於創始成員接連出走,他的離去自然讓外界感到事有蹊蹺,

今年1月,《財星》雜誌引述多位前Neuralink的員工說法指出,該公司有著管理不善、馬斯克參與過少等問題,同時公司缺乏明確的指揮系統,最終導致公司的關鍵人物相繼離職。

Neuralink Robot
儘管Neuralink近年不斷對外公佈研究成果,卻遲遲無法獲得核准進行人體實驗,導致商業化遙遙無期。
圖/ Neuralink

事實上,早在2018年就離開Neuralink的創始團隊成員提姆.韓森(Tim Hanson)就表示,「每個共同創辦人想要的東西都不一樣。」

根據當時揭露的內幕,雖然馬斯克是公司的執行長,然而忙於特斯拉、SpaceX業務的他,待在Neuralink的時間非常少,實際管理公司的是霍達克,但他與馬斯克的關係卻因為公司方向的歧見、內部政策而越來越緊張,尤其公司一直無法趕上馬斯克對外放話的時間表。

最終霍達克去年5月在推特上發文公佈他離開公司的消息,並在回覆網友的過程中,「暗示」了他並非自願離職,雖然強調他仍然非常支持公司,為大家的努力加油。

遲遲通不過政府核准,被競爭對手超車搶先人體實驗

近日馬斯克雖然宣稱成功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雲端,並成功跟另外一個自己溝通,為Neuralink進一步吸引外界目光,但嚴重落後計畫時程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儘管Neuralink近年相繼對外界秀出腦機界面在豬隻、猴子身上的試驗成果,卻遲遲無法進到下一個階段──人體測試。

按照馬斯克最初的計畫,2020年就要將腦機界面植入人腦測試,但直到現在都沒有實現。

Neuralink Monkey.JPG
Neuralink已經測試在猴子腦中植入設備,讓他們可以用意念玩遊戲。
圖/ Neuralink

今年2月Neuralink更被動保組織投訴,他們的腦機界面實驗對猴子造成了極度痛苦,儘管Neuralink強調一切條件都符合聯邦規定,這次的負面消息依舊對公司造成衝擊,甚至有可能影響申請人體實驗的機會。

馬斯克曾在今年初表示,只要能順利通過政府批准,今年晚些時候就能進行人體測試,但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Neuralink甚至因此另一間神經科技新創Synchron超車,搶先將腦機界面植入一名患者的大腦中。

Synchron先前已在澳洲的4名患者身上植入自家設備,賦予患者透過意念在WhatsApp發送訊息、線上購物的能力,目前還沒有引發任何副作用。去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核准後,今年更首次在美國一名漸凍症患者腦中植入設備,提供他運用意念瀏覽網頁、撰寫電子郵件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離開Neuralink的霍達克便長期擔任Synchron的顧問,今年更宣佈出資入股該新創公司,不過他對外表示,希望他的投資不會被理解為打擊Neuralink,並表示他相信前東家很快也會進到人體實驗的階段。

但無論如何,這些消息都顯示Neuralink的計畫已經出現延誤,要想順利獲得監管單位許可,擺脫瓶頸邁向下一個階段,解決公司內部的管理問題,或許是一切的根本。

資料來源:RuetersFortuneBusiness Insider

責任編輯:吳秀樺

關鍵字: #馬斯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