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經和何薇玲這兩位知名的外商總經理,6年前曾在同一家關係企業服務,最近剛好不約而同職務異動,轉換新的跑道,也為專業經理人開了新路。李大經剛於7月份離開外商,加入本土的敦陽科技,擔任副董事長暨營運長,何薇玲則升任惠普和康柏合併後的台灣區總經理。
之前,李大經是台灣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總經理,何薇玲則曾是台灣昇陽軟體(Sun Soft)總經理,辦公室都在同一棟大樓,最上面的老闆都是麥尼里(Scott McNealy,昇陽電腦創辦人)。
兩人在外商的經歷都相當豐富,但發展過程則完全不同。
**以和為貴,讓李大經贏得朋友和生意
**
李大經最初加入震旦行,擔任辦公室事務機器(打卡鐘、影印機)的業務員,當時的主管就是最近剛升任中油董事長的郭進財。郭進財只有高職學歷,但一路從基層做到董事長。從他的身上,李大經學到老一輩業務員的拼勁和毅力。「到現在,我講話講快一點還是會口吃,但是只要你認真表達,別人還是感受得到,」李大經回憶在震旦行學到的職場第一課。
之後,李大經加入王安電腦,那正是王安在台灣的全盛時期。他當時的主管,是後來創辦滾石唱片的段鍾潭。在王安的經驗,李大經學到看事情的格局要大,身段要軟,生意關係不是一次做完而是長期培養。「段先生是我的第二位老師,幫我打開了視野,」他說。
也因此,李大經擔任昇陽電腦總經理時,直線主管曾是韓國人,後來又改為香港人,但他和這些主管都能順利互動,並在昇陽一待10年,在人事變動頻繁的外商公司相當難得。而他的交遊廣闊,在業界也是少見。在他宣布加入敦陽的餐會上,十多位過去的學長、同學、學弟和事業夥伴等,像是台灣北電網絡、朗訊和衛道的總經理,都來參加幫他助陣。
「每次聚會,他都找一堆師大附中的朋友來,結束都要唱校歌,到後來連我們這些不是附中畢業的都會唱附中校歌了,」敦陽科技董事長梁修宗笑著說。
李大經以和為貴的態度,為他贏得許多朋友和生意機會。過去,昇陽和微軟有競爭關係,站在公司立場必須批評微軟,但是離開昇陽後,李大經的火力也降低,「昇陽和微軟都是平台公司,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何薇玲從組織變動中爭取機會
**
講話直爽的何薇玲,則是另一種經理人類型。從矽谷的科技公司回到台灣,何薇玲一路以鮮明的個人特色,成為外商資訊業的明星。
何薇玲私下喜歡養貓、看日劇、買電視購物的運動器材健身,並且熱心地推荐給來訪的媒體朋友。在公事上,她對於業績達成目標和發展新事業卻非常關心,讓同事常覺得跟不上她的速度。
可是在辦公室裡,一下子又看到她笑嘻嘻出現在座位間,和同事打招呼閒聊,一下子又在尾牙活動上以百變造型形成話題,鋒頭不輸給同樣犧牲演出的安泰人壽潘燊昌和趨勢科技張明正夫婦。「如果現在還在玩造型扮演,就太落伍,今年尾牙我們一定會再想出新的點子,」何薇玲強調。
外界對何薇玲最大的好奇,就在於為何每次的合併案,她總是被選擇留下的經理人,不管是5年前的康柏和迪吉多電腦合併,或是最近惠普和康柏的合併。「我只是很努力地告訴別人,你們趕快看過來,我在這裡,我有能力可以做好這個工作,你們要注意到我,」何薇玲解釋。
她指出,外商有一定制度,不可能因為個人利益而爭取到某個職位,一定是你能向組織証明,可以達成這個職位該承擔的責任。「你要被組織注意到,」她再次強調。她在美國取得碩士後加入的第一家公司,3個月後就被購併,後來連負責談判購併案的創辦人也離職,所有人事重新安排,「我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久了之後,你要視組織變動為常態,並從中爭取機會。」
接下來,她必須証明的,是新惠普的確能達到兩家公司合併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並繼而實現大於二的期待。在台灣的外商總經理,沒有一位曾經面臨過類似的挑戰,要把合計1100位員工的組織融合起來,何薇玲的績效能做到什麼程度,不僅新惠普的主管要檢驗,外界同樣睜大眼睛注意。
上台下台、轉換跑道,對專業經理人都是生涯的一部份,是另一個歸零出發的開始。不管是勤佈人脈拓展空間,還是主動出擊挑戰新高,做業務和拼績效並沒有標準步驟,機會總是保留給準備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