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警報連兩發,避難資訊先筆記起來! 當飛彈打來、空襲警報響起要躲哪裡?
國家警報連兩發,避難資訊先筆記起來! 當飛彈打來、空襲警報響起要躲哪裡?

2024.1.9更新
總統大選前的敏感時刻,今日下午3點15分左右,許多民眾的手機都突然出現「國家級警報」,還連續收到兩次。

內容顯示:「國防部今天下午發布國家級警報,中國下午3時4分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若發現不明物體,通報警消人員處理。」英文內容則是:「Missile flyover Taiwan airspace, be aware.」

就在今日上午,國防部指出,昨天偵獲4枚中共空飄氣球逾越台灣海峽中線,其中2枚穿越台灣本島上空;另外,自昨天上午6時至今天上午6時,2架次殲16戰機侵擾西南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嚴密監控應處。

另外,國防部也發布中共空飄氣球動態。昨天上午11時53分、下午1時58分、晚上7時36分及晚上8時24分偵獲各1枚空飄氣球逾越海峽中線,位於基隆西方117浬、屏東西北方155浬、基隆西南方170浬及基隆西南方172浬,高度約2萬5000呎、3萬3000呎、2萬呎及1萬5000呎,續向東飄行,並於昨天下午1時7分、下午4時、晚上10時24分及晚上9時43分消失。

國防部隨後發布新聞稿指出,今(9)日1503時許,中共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某型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過我西南空域上空,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周密掌握相關彈道動態、軌跡等資訊,適切警戒與應處。

不過,警報中的英文使用了「missile」(飛彈)一詞,引起許多討論和恐慌,對此國防部也表示,「惟簡訊英文用語,因疏忽未同步更新原系統用字、精準表達發射物係衛星而非飛彈,國防部向社會大眾致歉。」

而根據中國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當局表示,「北京時間2024年1月9日15時0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06次飛行」。

國家警報
圖/ 螢幕截圖

兩岸情勢緊繃的情況下,當空襲警報突然來臨,住在台灣的你知道要往哪裡避難嗎?內政部曾指出全台防空疏散避難設施數量約有 11 萬處,通常分布在公共設施、學校、大樓的地下室。

《數位時代》為你整理了政府相關資訊,包含:警政服務APP全台防空地圖全民國防手冊等相關資訊,讓你隨時做好萬全準備。

下載警政服務App,先查好常出沒地點附近的防空避難所位置

  1. 首先打開 App Store/Google Play商店,搜尋「警政服務」
  2. 安裝「警政服務」App
圖/ play商店
  1. 下載完成後點開App,查看使用教學與功能說明
圖/ 警政服務app
圖/ 警政服務app
  1. 點選「結束教學」,查看隱私權保護政策,並點擊「同意」
圖/ 警政服務app
  1. 進入註冊畫面,輸入手機號碼取得簡訊驗證碼,完成註冊
圖/ 警政服務app

如何查看附近防空避難所?

  1. 進入首頁,點擊「防空避難」(框起來)
    或是點開側欄菜單,點選「防空避難」>「附近防空所」
圖/ 警政服務app
圖/ 警政服務app
  1. 進入Google地圖,可放大檢視附近所有避難地點
圖/ 警政服務app
  1. 點選一處圖釘查看位置名稱、路程,往上滑開可檢視詳細資料(可容納人數、地下層數等)
圖/ 警政服務app

內政部也非常貼心提供了懶人包,說明如何開啟定位、關閉避難圖示等,幫助民眾順利進行檢索。

警政服務 App 的下載網址:App StoreGoogle Play

為預防網路斷線無法使用連線地圖,請下載準備離線地圖

另外,為預防突發狀況以致於大規模網路斷線,以致無法連線使用Google地圖功能,我們也建議以下有三種解決方法:

  1. 下載離線可用的地圖App,例如「GPS、離線地圖和路線」、「MAPS.ME: Offline maps GPS Nav」
  2. 手機截圖Google地圖
  3. 下載Google離線地圖

Google離線地圖下載教學:

  1. 打開Google地圖,點選右上角帳戶頭貼
圖/ Google Map
  1. 點開「離線地圖」,按下「選取自己的地圖」
圖/ Google Map
  1. 放大或縮小選擇欲下載的區域
圖/ Google Map
  1. 下載完成,沒有網路時仍可以使用Google地圖離線搜尋和導航
圖/ Google Map

除了在自己的手機內安裝警政服務App與離線地圖,也別忘了幫家中長輩、小孩下載一份,如此一來儘管空襲警報來臨,彼此都知道可以往哪裡避難。

台灣島民注意!一次網羅各縣市防空避難處

在平日就該做好萬全準備,除了警政服務APP,其實各縣市政府也有以網頁、列表形式準備好全台防空避難資訊,可以透過電腦快速查找哪裡能避難。建議可以進入內政部警政署查詢全台防空避難所,點選住家或工作所在地,進入 Google 地圖,查看附近的避難所;與家人與重要聯絡人討論,記好至少 2-3 個鄰近的緊急避難點。

進入內政部網站,選擇地區,按下右側「請點選」,進入Google地圖。

圖/ 內政部

使用滑鼠滾輪,或點左下角「+」,放大地圖

圖/ 內政部

點擊圖釘可以查看該處詳細資訊,包括地址、樓層數與可容納人數等。

圖/ 內政部

此外,各縣市警政局皆設有防空疏散避難專區,提供民眾縣市避難所地圖、國防手冊、防空宣導等資料。

六都與全台各縣市請查這裡:

六都 各縣市 各縣市
台北市 基隆市 彰化縣
新北市 宜蘭縣 嘉義縣
桃園市 新竹市 嘉義市
台中市 新竹縣 屏東縣
台南市 苗栗縣 花蓮縣
高雄市 南投縣 台東縣

《數位時代》整理

還得準備緊急避難包!全民國防手冊有物資檢查清單

為提前做好準備,各縣市政府也提供了「全民國防手冊」給民眾參考,以下內容將以台北市政府發布的手冊為主,整理出大家務必要事先準備的物資,以及基本防災常識。

首先,空襲警報聲由1長聲2短聲,長聲15秒,短聲5秒,每次間隔5秒組成,總計115秒。當你聽到警報時,應冷靜聽從引導人員指揮,盡速前往避難設施,通常建築物外可見明顯黃色標誌牌(標有防空避難設備、編號、容量等)。解除警報的聲音為1長聲維持90秒,

如遇停電,應備有手電筒及電池,避免使用蠟燭,並且拔除電器插頭、減少冰箱開啟次數、關閉電源總開關;如遇停水,請先檢查居家供水設施有無故障,撥打市民專線1999詢問或通報,儲水建議使用濾水器、逆滲透或蒸餾,並煮沸後再飲用。

為了應付非常時期,大家平時就可準備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包括三日份的瓶裝或過濾水、乾糧、衣物、衛生用品、工具(打火機與手電筒等)、藥品、通訊器材與重要文件(證件和小額現金)。另外,也應備好包含藥品、工具與耗材的個人或家庭急救箱。另外,由於現代人非常依賴智慧手機,因此能隨身的行動電源與充電線,可能也是你避難包內的必備品。

藥品 工具 耗材
優碘藥水 多功能組合剪刀 消毒紗布
生理食鹽水 止血帶 棉棒
酒精棉片 安全別針 醫療用紙膠布
外用抗生素軟膏 三角巾 手套
外用蚊蟲咬傷軟膏 鑷子 繃帶、OK蹦
常備藥品(如止痛藥) 救生哨子 棉花
體溫計 酒精100ml
毛巾、紙巾/濕紙巾 口障

《全民國防手冊》也特別提醒,如急難、災後出現民生必需品短缺,政府會開設物資配設站,並由區里長引導民眾,前往指定地點購買配額必需品。地方區公所也會設立收容救濟處,發放六大基本物資:礦泉水、免洗內褲、睡袋及輕便被毯、盥洗包、運動服與特殊需求物資(如紙尿褲、嬰兒奶粉等)。

事先了解防空避難處,準備好緊急物資包後,建議大家也將《全民國防手冊》下載至手機儲存,以便必要時可直接打開檔案,尋找指引與解答。儘管不確定這些資訊與物品哪天會派上用場,你我仍可以從現在就做好準備,以防不時之需。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