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砸450億元收購婦幼醫院!科技巨頭搶吃醫療大餅,佈局一次看
字節跳動砸450億元收購婦幼醫院!科技巨頭搶吃醫療大餅,佈局一次看

確診被隔離無法出門,讓台灣今年的遠距視訊看診需求大增。而國外許多科技公司早已跨入智慧醫療、線上健康管理等服務。

根據《彭博社》報導,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斥資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0億)收購中國私人連鎖醫院美中宜和(Amcare),更深入醫療照護產業一大步。美中宜和是中國一家高級私人連鎖醫院,主要鎖定在產護婦幼、醫美領域,醫院多位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大城市。

此外,字節跳動這筆交易是中國北京政府從2020年以來定調的「無序的資本擴張」後,最大的科技類交易案。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中國在疫情時代下,對於線上遠距、智慧醫療的需求大增,且人口老化對於醫療、藥物等需求更是成長。原本中國線上醫療領域就有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等三強競爭,分食約890億美元的市場。

字節跳動以TikTok聞名全球,儘管這款受到青少年熱愛的App評價喜憂參半,仍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但是,隨著全球科技股的下殺拋售,連帶也讓字節跳動的市值縮水,同時以流量起家的生意也務遇到寒流,因此該公司積極尋找營收動能的新領域,進入與民眾高度相關的醫療服務。

先前也曾有許多科技巨頭紛紛切入醫療領域,透過自身數位化技術與眾多的用戶數打入新市場,例如美國的Apple、Amazon,與中國的阿里巴巴集團。

醫療領域熱,中國競爭對手眾多

而本次收購,是由字節跳動旗下的「小荷健康」對美中宜和增持相關股權,「小荷健康」平台涵蓋了線上看診、用藥、核酸檢測、患者案例等多模組服務。其中最特別是患者案例,透過病患在平台自身的分享,在平台與醫護的校閱審查後,發佈在相對的疾病專頁,形成患者社群,除了增加流量外,也讓公司或醫療院所能收集到珍貴得的數據。

其他競爭對手部分,其一是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集團旗下的醫療保健事業「京東健康」,2020年在港股風光上市,截至目前仍是中國智慧醫療市值最高的公司,主要業務為零售藥房、線上醫療諮詢,更可在京東大藥房購買處方及一般藥物。

京東藉由母公司的集團資源,打造強大的供應鏈生態,線上醫療諮詢可以給藥房帶來流量,而零售藥房又可支援線上醫療服務。

「阿里健康」則是以醫藥電商業務為核心,線上線下結合的問診服務、預約體檢、慢性病管理,再透過支付保與天貓電商平台銷售藥物、保健食品、醫材等。阿里健康較知名的是簽約的合作醫師,去年年報揭露約有16萬名的執業醫師、藥師與營養師。

阿里健康2021收購的小鹿中醫,更是在疫情期間表現亮眼,擁有全國最多的中醫師,累計近服務1,000萬名患者,可看出阿里健康打造一個線上中西醫整合的服務平台。

另一個對手「平安好醫生」主打HMO健康管理、會員制的家庭醫生與O2O醫療服務,背後大股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帶動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指在收取固定費用後,為特定地區、主動保險的客戶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將支付與醫療結合,形成一個獨特生態系,最佳化控制醫療成本。

字節跳動的野心是什麼?

字節跳動收購美中宜和的背後,起因可能在於雙方擁有類似的用戶背景。以抖音為例,根據Quest Mobile數據,2021年12月抖音女性用戶佔比51%,年齡上,19歲-30歲(25.1%)和31-40歲(25.2%)為主要核心群體。

而在在城市分佈上,抖音用戶群在一二線城市佔比超40%,而美中宜和的多家醫院機構也分佈在一線城市。

字節跳動與美中宜和的共同核心客群,可以說是處於育齡的一線城市女性。美中宜和可以從抖音的流量入口獲得更多客源,而抖音也藉其擴大平台影響力。在這背後,字節跳動更是看準中國未來的人工生殖業務,當時2020年美中宜和就收購北京寶島婦產醫院,好準了輔助生殖證照的稀有與獨特。

目前中國科技大廠佈局醫療或藥物的優勢都在於掌握流量入口,如何將流量變現將是一大營運考驗。加上嚴格的醫藥監理,政府的監管政策是智慧線上醫療最大的風險。

中國國家藥監局對於在網路等第三方平台販售藥品,相關規範及細節仍可能有變化,但若公布寬鬆的新指引,線上醫藥健康市場將飛速成長。

資料來源:CNBCBloomberg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吳秀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生成式AI來襲、資安成焦點!AWS白皮書揭密金融業上雲契機
生成式AI來襲、資安成焦點!AWS白皮書揭密金融業上雲契機
2025.07.15 |

生成式AI詐欺暴增700%、嵌入式金融快速興起,數位轉型已成金融業不可逆的未來!金融機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與信任危機,從資安、AI應用,到用戶體驗與法遵合規,皆須重新部署,對此,AWS推出《金融科技創新與雲端應用白皮書》,結合全球趨勢與在地洞察,為台灣金融業提供明確的上雲行動方針。

金融詐欺事件因AI暴增,資安成雲端平台要務

隨著生成式AI迅速發展,金融詐欺的門檻大幅降低、手法愈加複雜。Deloitte金融服務中心預估,在「激進」採用GenAI的情境下,2027年電子郵件詐欺損失可能高達115億美元;美國的AI詐欺損失更將從2023年的123億美元,飆升至400億美元。

面對此等威脅,金融業無法再以傳統方式應對。AWS成為眾多金融業者信賴的資安後盾,Bowtie執行長Michael Chan表示:「AWS 擁有最多的安全認證,為我們的客戶和我們帶來其他雲端平台無法提供的安心感。」在生成式AI引發的新風險時代,選擇可信的雲端夥伴至關重要。

圖片1.jpg
圖/ aws

金融業大量部署AI,AWS協助企業提升效率與風控力

白皮書指出,40%的金融企業正積極學習如何部署AI,藉由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改善風險管理、詐騙偵測與投資策略。根據Gartner調查,34%的企業已部署AI應用,22%計畫在未來12個月內部署;IDC則預估,2026年全球AI支出將達3,000億美元,成長速度為一般IT支出的4.2倍。種種跡象指出,AI正快速融入金融核心流程。

為了跟上這波AI浪潮,越來越多金融業者採用AWS解決方案。以拉丁美洲新創銀行Nubank為例,不僅以AWS技術打造完全手機化的信用卡體驗,還成功管理超過7,000萬名客戶。其基礎設施領導者Renan Capaverde直言:「我們能達成目標,很大程度仰賴AWS提供的技術和架構。」

嵌入式金融正夯,AWS技術助銀行敏捷推新服務

應用內支付與嵌入式金融正逐步改變大眾對銀行的想像,根據Deloitte預測,社交平台上的應用內支付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0%成長,從2024年的191億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945億美元,甚至上看1,971億美元,成為社群商務支付的重要一環。

企業與金融機構要在這場變革中勝出,需倚賴更快速的產品開發與數據分析能力。透過AWS雲端平台與機器學習工具,銀行不但能加速新產品上線、改善用戶體驗,還能即時分析大量交易資料、交叉比對異常行為,強化風險控管能力。

銀行在AWS上營運,年省10兆瓦電力

AWS也能幫助金融業在推動ESG上一臂之力。根據Deloitte與AWS報告,AWS基礎設施的能效比美國企業數據中心高出3.6倍,並計畫於2025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

美國Capital One銀行在全面遷移至AWS後,關閉了8座資料中心,回收了41噸銅和62噸鋼,並從資料中心拆除了總計1,350萬英尺的電纜,總計每年可節省10兆瓦電力,相當於65萬個LED燈泡。

金融機構雲端轉型3階段:策略、導入、維運

Deloitte也在白皮書中建議,金融機構若真的想使用雲端服務,可採三階段策略推動雲端轉型。準備階段時,可確認雲端策略,進行雲適性評估,規劃長期願景;導入階段,金融業就要選擇合適雲技術,規劃雲原生架構,建立治理與搬遷計畫;最終維運時,強化DevOps與自動化,持續優化成本與效益。

台灣金融業上雲關鍵時機!AWS台北區域即將上線

隨著台灣金融法規逐步鬆綁,加上2025年AWS亞太(台北)區域啟用,現在正是台灣金融業上雲的關鍵時刻!屆時將包含3個可用區,支援資料落地、低延遲與高營運韌性,每個區域都具備獨立的電源、散熱與物理安全性,並透過冗餘的超低延遲網路連接,大幅強化災備能力與業務持續性。

此外,AWS台北區域將提供廣泛的核心雲端服務,包括運算、儲存、資料庫、網路、安全、監控等,讓台灣金融機構能在本地部署高效能的雲端應用,並享有國際級的安全與合規標準。

圖片2.gif
圖/ aws

立即下載《金融科技創新與雲端應用白皮書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金融競爭優勢!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