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靠NFT吸金近2億美元,榮登最賺品牌!卻變成詐騙犯眼中的肥羊?
Nike靠NFT吸金近2億美元,榮登最賺品牌!卻變成詐騙犯眼中的肥羊?
2022.08.25 | 區塊鏈

NFT一度蔚為風潮,惹得眾多品牌爭相發行自己的虛擬產品,但在熱潮過去的現在,究竟誰才是虛擬世界最賺錢的品牌?如今最新的研究指出,Nike榮登全球NFT最賺品牌,銷售額遠遠領先其他任何品牌。

Nike成NFT最賺品牌,營收遠超第二名6倍

根據區塊鏈分析平台Dune Analytics統計的資料,Nike至今靠著NFT創造了1.85億美元的營收,足足是排名第二的Dolce&Gabbana 2,565萬美元的七倍以上,顯見Nike推出的NFT有多麼受到消費者歡迎。

RTFKT
Nike去年收購的虛擬鞋品牌RTFKT,也是他們NFT銷售能登頂創佳績的關鍵。
圖/ RTFKT

且不只營收驚人,Nike推出的NFT交易次數也達到6.7萬次以上,同樣大幅高於第二名約9,000次的成績。這1.85億美元的NFT營收中,直接銷售的獲利約占9,300萬美元,換句話說二級市場的抽成也為Nike創造近一半的NFT營收。

1.85億美元看似可觀,與Nike去年逾445億美元的營收相比,其實僅占年收入的0.4%,因此比起實際的金錢收入,品牌投入NFT更看重的是擴大知名度、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凝聚品牌忠誠度。

第三至五名也都是知名的運動或時尚品牌,分別是Tiffany、Gucci、愛迪達,各自的NFT營收在1,000萬到1,200萬美元左右。

Nike去年12月宣佈收購虛擬鞋品牌RTFKT,也是他們能夠在榜上擁有好成績的重要原因。 RTFKT旗下《CLONEX》系列是Nike表現最佳的NFT之一,為他們賺進3,993萬美元的二級市場抽成,其次則是今年2月與 RTFKT合作推出的《MNLTH》,貢獻2,422萬美元,其餘Mint Vial、MNLTH2、RTFKT Pod X等等眾多系列也都帶來百萬美元以上的營收。

不過,NFT市場目前正處於衰退當中,今年8月Footprint Analytics公佈的產業報告中透露,2022年第二季全球NFT的交易量大跌了40%以上。

「5月中旬加密貨幣市場面臨巨大挑戰,NFT市場開始降溫。」報告中提到,「NFT交易量從第一季的190.2億美元,在第二季下滑至112.6億美元。」今年1月NFT交易量曾達到86億美元的高點,而到了6月時已經只剩13億美元。

而雖然Nike的NFT交易量表現亮眼,今年4月甚至創新高達到12,776 ETH,甚至超越收購RTFKT當月的11,357 ETH,但整體而言似乎仍呈現下滑趨勢。

NFT詐騙猖獗,Nike產品也成有心人士眼中肥肉

但Nike熱門的NFT,也讓他們成為有心人士眼中的肥肉。品牌在NFT領域光鮮亮麗的同時,NFT市場的陰暗面也幾乎同時於另一份報告中曝光。

區塊鏈研究公司Elliptic公佈了一份關於NFT詐騙的報告,其中就提到Nike旗下的CLONEX系列也是主要被詐騙NFT系列之一。 Elliptic指出,《Bored Apes》、《Mutant Apes》、《Azuki》、《Otherside》及《CLONEX》這五個系列,占了過去一年被騙走的NFT超過3分之2以上的價值。

Post Malone's Bored Ape Yacht Club NFT.png
無聊猿等知名、昂貴的NFT已成詐騙者眼中的肥肉,報告指出過去一年詐騙的NFT當中,有3分之2價值來自包括無聊猿在內的5個知名系列。
圖/ nft now twitter

報告中指出, 從今年7月往前推算一年內,總計有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NFT被有心人士詐騙走。詐騙業者平均可從每個詐騙案中得到30萬美元的不法獲利,且由於不是所有詐騙案都會曝光,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即使NFT交易市場逐漸冷卻,詐騙案卻絲毫沒有因此減少,今年7月被詐騙的NFT數量更創新高來到4,000枚以上。

NFT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的性質,吸引了許多不法人士的非分之想,除了嚴重的詐騙問題, Elliptic估計透過NFT平台洗錢的金額可達到800萬美元。雖然與每月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量相比,這些犯罪行為只占非常小的比例,卻大大影響了外界對NFT產業的觀感,傷害奉公守法的用戶。

資料來源:ReutersNFTGatorsDecrypto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Nike #NF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遊戲商機、集點經濟,還能怎麼玩?家樂福 App 創新手遊《家有超市》領風潮

促銷、折扣、集點換購早已成為零售標配,顧客對優惠不再陌生,卻也因此變得難以被打動。若想持續吸引目光,單靠傳統優惠不能只是基本配備,必須進一步創造差異化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挑戰,家樂福選擇從「參與體驗」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一般的集點換購模式,多半是在結帳時累積貼紙、等待兌換,如果集點不僅只是交易過程實現的獎勵機制,而能成為日常生活中具吸引力的行為,活動本身就有了新的生命。

為此,家樂福祭出「好選品 + 遊戲化」雙軸策略,不僅強化換購商品的吸引力,更嘗試讓集點換購活動變成一場好玩的任務挑戰——像在玩一款輕鬆上手的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獲得樂趣與回饋。

根據〈2025 Google 遊戲產業交流會〉觀察,近三年內 22 至 25 歲輕度玩家成長超過 5%,短時間、低門檻、無壓力的遊戲體驗愈來愈受青睞,尤其隨著手機普及、使用情境碎片化,這類療癒、好上手、有回饋感的休閒小遊戲遂登上日常消遣主流。

而今年,家樂福就在自家 App 推出小遊戲《家有超市》,讓消費者既能享受樂趣,還能在現實中獲得實質回饋。透過任務導向的玩法,讓會員每日打開 App、完成任務、參與抽獎;簡言之,多玩一點,就多得一點。

這場從集點換購切入、讓顧客互動變得更有趣、更具黏著力的遊戲化體驗,也為零售數位玩法開出新局。它為家樂福帶來了什麼驚喜成果?背後又藏著哪些零售經營新思維?

好選品勾住人心,遊戲機制拉長互動

在集點換購普及、邊際效益逐漸下滑的零售市場中,單靠集點回饋幾乎難以再創新鮮感。有鑑於此,家樂福選擇不拚折扣,而是精準出牌——打出「有感選品」與「數位體驗」雙王牌。

首先,換購商品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一直以來,廚具系列都是換購活動中的人氣品項,與量販通路的客層有著高度關聯。家樂福近期與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一系列強調收納便利與簡約設計的鍋具,鎖定小家庭與年輕族群。從「消費者在意什麼」出發,精準切中生活應用需求,為集點換購創造實質吸引力。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家樂福與風靡法國品牌 Menastyl 合作,推出輕巧堆疊、收納省空間的鍋具成功吸客。
圖/ 家樂福

其次,家樂福嘗試將數位體驗融入集點換購活動中。集點活動雖然常被用來提升顧客回訪與忠誠度,但要持續吸引消費者參與並不容易,關鍵在於如何賦予其新鮮感與使用動機。為了提升集點活動的趣味性,家樂福將集點機制結合遊戲化,於 App 内推出一款角色扮演休閒小遊戲——《家有超市》。玩家在其中扮演超市店長,透過合成商品和解鎖寶箱來完成各項任務,累積的鑽石可用來兌換優惠券或參加扭蛋抽獎活動。此外,遊戲場景中不難看出南僑讚岐、桂冠、好萊牙膏等品牌元素,讓品牌在虛擬環境中入駐,此舉拓展了零售與品牌之間,透過實現“零售媒體”的一環,共同給到消費者互動體驗的新界面。

從集點到體驗,《家有超市》提升顧客黏著力

從每日簽到到完成任務換回實體回饋,家樂福不只拋出誘因,更著眼打造可持續參與的體驗。透過遊戲化設計,將原本只在交易瞬間發生的回饋機制,轉化為日常互動,強化顧客的集點動機與品牌黏著度。

於是,會員不再只是集點兌換的使用者,而是每天願意開啟 App 的參與者。此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誠意」的敏感度,此次活動選品具吸引力,流程設計簡單且回饋實在,就是因爲這樣在實用與情感兩端都建立起信任,也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穩固長久。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家樂福 App 《家有超市》讓集點換購變好玩,每天登入經營自己的專屬超市,完成任務抽好禮。
圖/ 家樂福

以 Menastyl 鍋具換購結合《家有超市》小遊戲為例,活動期間即成功吸引近 9 萬人參與,總登入超過 146 萬次,其中近 2萬人至少回訪 7 次——代表用戶不只是點進來看一次,是真的「玩了又玩」;扭蛋抽獎次數則超過 62 萬次,優惠券兌換率達 30.8%,遊戲用戶更穩定佔 App 每日活躍用戶數 8%——這代表參與者不僅止於體驗遊戲流程,而是有實際導流至通路兌換,形成後續消費轉換,會員黏著度與顧客參與度皆有感提升。

從集點升級到數位串聯,家樂福 App 打造全方位會員體驗

隨著家樂福 App 從滿足基本的會員功能進化到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橋樑,整合即時優惠、多元支付與個人化推薦模組,提升使用便利性,透過 App 內建小遊戲養成會員每日打開 App 的習慣,也有機會為後續 O2O、OMO 的行銷活動提供更穩定的數據洞察。

透過遊戲化設計,在消費之外持續創造打開 App 的理由,家樂福的成功經驗正為數位零售開拓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但這場遊戲,或許才剛開始。當零售品牌對消費者不再是僅僅販售商品,而是著力於經營接觸、培養習慣、創造停留,會員經濟的布局也隨之變得更為複雜。如何有效應對消費者互動的多樣性,無疑是所有零售品牌都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家樂福又會怎麼玩?令人拭目以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