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持續讓科技力為臺灣創造更多的進步及改變,」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在今年第二屆Meet Greater South X 5G AIoT Expo新創大南方展會上這樣說道。
他表示,在行政院改組後國科會便致力於強化科技與跨部會溝通,規劃更為宏觀、周全的科技策略,並在既有基礎上持續鞏固台灣在國際間的關鍵地位,匯聚各界的創新技術能量,同時也培育科技研發路上所需的年輕人才,將新興科技能不斷導入產業與社會。
而作為國科會所推動成立的國際級創新創業基地: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南部據點,為延續這樣的使命、也希望創造新創團隊更多的媒合與國際接軌的機會,攜手《數位時代》在本屆Meet大南方展會上擴大設立TTA品牌館,聚焦TTA的新創動能,吸引創投、企業、亮點新創的目光,更以「點亮新創,躍升South新創高峰」為題,串聯TTA新創團隊、國際加速器及科研團隊挺進大南方。
三大科技主軸策展,展現南台灣新創厚實力
放眼本屆TTA的攤位,座落在展區中最顯眼的位置,呈現明亮、開放的空間設計,讓更多與會民眾能自由觀展,輕鬆了解TTA帶來的各項新科技與應用場景。今年TTA匯聚了31家的亮點團隊,瞄準「智慧科技」、「精準健康」及「淨零循環」等三大未來科技主軸,展現出各自的解決方案。
同時,TTA品牌館也在展會期間舉辦了「為新創加點South」亮點發表活動,內容包括「精準健康」、「運動科技」、「太空科技」與「智慧生活」等熱門市場議題,串聯TTA及科研團隊的亮點產品服務與技術,協助新創與企業、創投交流共創商機。展期間TTA更橋接大會展會活動,包含國際投資人沙龍、一對一媒合,開啟與臺灣微軟、Glassbox、Meta與500 Global等跨界交流的契機,以期將臺灣南部新創的創意落地並且推向國際舞台、創造佳績。
深科技也難不倒,精準健康、智慧科技成果亮眼
在精準健康的眾多團隊中,擁有打造擬真血管模具平台技術的袥弼科技格外受到注目。過去主要以相關醫療器材產品、教具開發為主的袥弼科技,看到市場上沒有一套擬真血管的模具、能協助臨床醫師在實務操作之前進行練習,因此透過搜集大量數據資料打造這套模具平台,讓醫生能針對病患各種體質而有不同的血管型態在術前進行充分訓練,不僅能大幅降低省數時間也能提高成功率,目前也已成功打入奇美醫院、長庚醫院、輔大醫院等醫療體系。
袥弼科技也表示,這回與TTA一同前進Meet大南方,不只從中獲得到TTA在資源、媒合上的協助,也獲得到更多的曝光機會,更重要的是能透過展會的參與跟交流,讓袥弼科技發現到過去那些看似無關的產業,都潛在各種合作機會。
此外,放眼智慧科技主題下的團隊,方略電子以TFT AM mini LED核心技術,打造出第三代顯示器,擁有輕、薄、省電還有護眼等特色,讓方略電子能靠著這款第三代顯示器不僅具備捲曲的特點,更能整合上述的特色協助客戶在終端場域裡面打造出不同的應用,不僅能將這款LED在各種異材質上呈現,圓形、多邊形更難不倒他們,方略電子更大膽的預測:未來的電視將不再是「掛」在牆上而是「貼」在牆上的設計。同時方略電子也表示,參與TTA的計畫讓他們能走上國際舞台,鏈結全球的客戶與資源、將方略電子獨一無二的技術予全世界的人展現。
隱身在智慧科技團隊中的另一個亮點,是來自國內唯一車載光纖陀螺儀開發商:互宇向量,團隊提供使用者高精度、高信賴度且經濟實惠的慣性定位方案,更將目標市場從過去航太、工業應用逐步導入自駕車、無人機等無人載具,主力產品車載光纖陀螺儀(OVG)與光纖陀螺慣性量測單元(FOG-IMU)。
在互宇向量的藍圖裡,能成為無人自駕車在Lv4的時代,為移動載具提供精準度達到2公分以下的技術,讓汽車能在時速100公里的情況下不偏離軌道,尤其在擁有圖資跟位置之後,配合雷射、紅外線等辨識功能就可以安全上路,互宇向量也認為這樣的場景將在未來5年內被實踐,而他們也將更積極打造具有成本優勢的解決方案,希望讓這些移動載具能更清楚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要去何方。
TTA致力加速國內新創發展,與國際生態圈共好共融
從2018年至今走過4個寒暑,如今的TTA已成功引進9家國內外頂尖投資型加速器、超過35位國際創業家與投資人,並培育了575家新創,其領域涵蓋了半導體、AI、生技醫療和大數據等不同產業,且在南部據點的成立之下,更是加速了南台灣生態圈的擴張,整個新創生態系的拼圖與輪廓也更加完整。而展望未來,TTA也將持續繼續攜手不同部會與各界力量,以科創扶植、南北攜手和國際鏈結三大策略,加速臺灣新創在國際市場擴張與成長,與國際生態圈共好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