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虛擬分身經濟時代來臨!元宇宙有可能成為超級經濟體嗎?
【專欄】虛擬分身經濟時代來臨!元宇宙有可能成為超級經濟體嗎?
2022.10.24 | 區塊鏈

最近協助天下文化出版社審定《元宇宙》,這本書英文原名為《The Metaverse: And How it Will Revolutionize Everything》,由馬修‧柏爾(Matthew Ball)所著,他是最早的元宇宙商業定義者,也是全球最早、最全面介紹元宇宙的趨勢家,使得這本元宇宙同名商業書籍甫一出版,便獲一票商業名人公開推薦,包括索尼(Sony)執行長吉田憲一郎、Netflix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微軟(Microsoft)遊戲執行長菲爾‧史賓塞(Phil Spencer)、Unity Technologies執行長約翰‧里奇泰羅(John Riccitiello)、EpicGames創辦人暨執行長提姆‧斯維尼(Tim Sweeney),若是把這些人去除掉,元宇宙大概毀了一半!

元宇宙虛擬經濟,如何成為超級經濟體?

臉書(Facebook)改名Meta至今將近一年,元宇宙概念至今都還未退燒,今年9月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最佳元宇宙表演獎」(Best Metaverse Performance),首個得主是韓國女團Blackpink在遊戲絕地求生裡的表演。在台灣,延續17屆的李國鼎科技藝術獎在今年首創元宇宙創新獎、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主辦的數位奇點獎DSA,也首度新增最佳NFT(Non-fungible token)行銷創新獎,元宇宙議題方興未艾,只有一波接著一波!

然而有個地方我雖然持續推廣,卻不甚明瞭,那就是推動元宇宙最有力的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曾對媒體說,元宇宙風潮所建立的虛擬經濟體可望超越實體經濟,甚至有可能在數年過後出現可觀成長,元宇宙會成為相比現代實體經濟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超級經濟體。

知名投資家凱西‧伍德(Cathie Wood)也有類似的看法,她除了曾提出比特幣將在5年後達到50萬美元的瘋狂預言外,也指出虛擬世界的經濟量體將會遠高於現代的實體經濟,且元宇宙的虛擬經濟帶給人類社會意料之外的高增長回報, 在 6~12 年內GDP增長可能來到每年30~50%,相比今天美國GDP年增率在7%上下徘徊,未來經濟的瘋狂成長真的難以想像?

Meta 元宇宙
創辦人黃仁勳曾對媒體說,元宇宙風潮所建立的虛擬經濟體可望超越實體經濟,甚至有可能在數年過後出現可觀成長,元宇宙會成為相比現代實體經濟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超級經濟體。
圖/ Meta

經濟究竟要面臨何種形式的創新才能讓吾人見證如此大幅的經濟起飛?回想近來在元宇宙裡動作頻頻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NIKE(耐吉),除了併購RTFKT這個NFT原生創作團隊、買了大塊元宇宙土地、在Roblox 上蓋NIKELAND之外,也正式在NFT交易平台OpenSea,發行創世版的NIKE虛擬球鞋RTFKT X Nike Dunk Genesis CRYPTOKICKS 。

究其原因,估計耐吉可能在探索一條「終極數位轉型」與邁向「VESG」(Virtual ESG,透過商務虛擬化轉型增加企業永續指標)之路,透過將商品販售數位化,甚至透過販售純數位、數位原生商品——賣更多球鞋而不蓋更多工廠——達到對環境更永續的商業轉型策略。在以太坊(Ethereum)迎來ETH 2.0 PoS(權益憑證共識)的重大升級後,基於以太坊的虛擬商品市場將能使耗能大幅降低,對地球環境永續更佳友善,耐吉的想法也許不無其道理。

各大品牌將在幾年內推出數位商品,獲得更多營收而不對地球帶來更多傷害,但若消費市場僅是把實體世界的消費「轉移」到虛擬世界,也終難達成「虛擬世界經濟成百倍增長」的願景,要能有百倍增長,世界市場的總體消費不只要達百倍,工作收入不也應該達到百倍嗎?就算扣掉未來可以預測的高通膨脹,工作收入少說也該成長10至20倍吧?人類的工作時間有限,如何能在極短時間提升10至20倍的工作經濟效益呢?

直到第二次開設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課程「虛擬人與遙現」(Virtual Human and Telepresence),一邊上課解釋虛擬人原理,無意間同時解開自己長時間以來的疑惑。

虛擬分身帶來的「經濟收益」

虛擬人可以解釋為元宇宙裡的虛擬分身,也就是你的肉身也許在地球的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然而虛擬替身卻可以在元宇宙沙箱市寶博鎮裡,開演唱會收門票賺錢。

虛擬經濟可望成長百倍的祕密就在這裡,能有第1分身,當然也可以有第2分身在元宇宙去中心城裡做類似的表演,門票說不定還因為特別嘉賓是哪隻知名無聊猿而更加昂貴;第2分身為你賺取第2份收入,當然也就可以有第3分身、第4分身乃至第99分身!

當實體肉身正在睡覺時,你的N個分身則繼續在元宇宙裡透過AI(人工智慧)記錄演算「唱出」你的歌聲來收費賺錢,倘若未來真是如此,一個人的「經濟收益」不就能夠放大千倍、百倍而概無限制了嗎?

舉個例子作為這個瘋狂想法的開頭—— 現今的使用者共創影音網站YouTube上,不乏YouTuber創造一支支的影片賺取收益,YouTuber完成影片後,就算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所上傳的影片也就如同他/她的分身一般,分分秒秒都像扮演本人重複演出般地賺取收入,那不也是一種虛擬分身嗎? YouTuber有幾個平台、幾支影片,就有N個分身時時刻刻在扮演他/她賺錢!

元宇宙分身經濟不也可能正是如此嗎?也許你有更好的比喻,就能預先看見更多分身形式,在元宇宙分身經濟時代裡展開!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技術突圍,星路科技攜手夥伴開拓台灣低軌衛星產業新局
以技術突圍,星路科技攜手夥伴開拓台灣低軌衛星產業新局

全球衛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契機。高盛研究報告〈The global satellite market is forecast to become seven times bigger〉預估,2025年至2030年間,全球衛星營運商將發射多達7萬顆低軌衛星,帶動從衛星發射、衛星製造、地面終端、網路管理等周邊產業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將從當前的150億美元飆升至1,080億美元以上。這場衛星產業變革不僅吸引跨界國際巨擘投入,也讓星路科技等台灣業者擁有切入國際供應鏈、甚至是引領市場發展的機會。

星路科技董事長謝森芳表示:「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線通訊技術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智慧型手機、物聯網、高鐵到醫療設備都仰賴穩定的通訊網路支撐。」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過去,市場對衛星通訊的印象不外乎高成本、複雜、專用領域,但低軌衛星技術帶來的低延遲與全球覆蓋正在改變市場遊戲規則。星路科技憑藉自主研發的次世代封包交換系統–PSMA–突破傳統架構瓶頸,讓高速移動通訊成為可能,並成功參與台灣國家太空中心的標案,以及在國際市場展開關鍵布局。「隨著星路科技進入快速擴展期,資本運作必須適度調整,接下來將透過對外募資的方式,以回應市場對衛星通訊日益增長的需求。」

星路科技董事長 謝森芳
星路科技董事長 謝森芳
圖/ 數位時代

台灣衛星產業價值鏈逐漸成形,星路科技以持續創新加速全球布局

台灣的衛星通訊技術日漸成熟,從軟體技術、零組件、設備到系統整合等能力皆可接軌國際,在眾多業者中,星路科技憑藉著衛星地面站到用戶終端設備的一條龍服務能量,以及在國際合作、產品創新、營運布局與戰略聯盟四個面向的亮眼成果,成為推動全球衛星通訊產業新秩序的關鍵力量。

首先是透過國際合作展開全球佈局。星路科技宣布與印尼國家級衛星業者Telkomsat展開技術與商業服務合作,將自主研發的SkySwitch衛星通訊平台導入印尼的高通量衛星「Merah Putih 2」,未來服務將覆蓋印尼全境–17,000座島嶼與615萬平方公里海域,協助Telkomsat以更穩定、高效且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提供衛星通訊服務,並在龐大的群島市場建立新優勢。

星路科技總經理賈和凱進一步解釋:「SkySwitch衛星通訊平台的核心是PSMA系統,結合多址接取技術,讓單一數據機可同時連線多個終端節點,不僅可降低建置與營運成本,亦十分適合車輛、船舶、飛行器乃至無人載具等高速移動場景使用。」事實上,SkySwitch的卓越動態通訊能力不僅讓星路科技成功打進印尼市場,也獲得多國政府與軍方關注,成為具備戰略價值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供應商。

其次是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例如順利完成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的公開招標案、推出首款支援Ku-band頻段的電子式相控陣列終端設備。賈和凱進一步解釋,星路科技以相控陣列技術研發的新一代電子掃描天線,不僅具備IP67防水等級、超過49dBW的發射功率、250Mbps的低軌傳輸速率,還具備不同衛星軌道與衛星波束的切換的能力,再加上隨插即用且低廉維運成本,不僅適合海事市場,亦有進入大眾市場的潛力。

星路科技總經理 賈和凱
星路科技總經理 賈和凱
圖/ 數位時代

低軌衛星世代已至,星路科技攜手台亞衛星通訊打造最佳解方

再來是與台亞衛星通訊聯合申請衛星通訊營運軌照,預計在今(2025)年底前即可提供台灣市場合法且高品質的衛星通訊商用服務,帶動衛星通訊與相關產業發展。台亞衛星通訊總經理郭育鈞表示:「星路科技的產品有助於提升頻寬效率與支援動態通訊,而我們則擅長衛星頻譜、地面站與系統整合等,雙方合作等於是將『衛星上空』到『地面應用』形成完整鏈結,可以更快速且精準的滿足市場需求。」
也因如此,雙方除在台灣聯合申請衛星通訊營運軌照,也積極布局印尼等海外市場例如,台亞衛星通訊藉由星路科技與Telkomsat共同打造的通訊生態體系,透過衛星智慧物聯網機制,在印尼提供AI驅動的遠距醫療、氣象預測、精準農業等服務。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星路科技將與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更多元且優質的衛星通訊解決方案。對此,謝森芳認為:「全球衛星通訊迎來一個全新世代,在這個關鍵時刻,星路科技不僅會持續投入創新研發,也會從市場需求出發,攜手夥伴提供最佳方案,讓台灣不只是被看見,還可以在新一波衛星通訊變革中引領潮流。」

總的來說,在這一波低軌衛星全球競賽中,星路科技不僅僅是參與者,更是推動者,接下來,將持續透過技術創新、跨國合作、產業鏈布局等方式強化競爭優勢,攜手價值鏈夥伴一同為台灣衛星通訊產業寫下新的篇章。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