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零售業雖然受到COVID-19疫情、物價上漲等外部社經事件衝擊,但整體營業額仍穩定成長,根據經濟部統計,零售業2021年營業額為新台幣3.9兆元、年增3.3%,寫下歷史新高紀錄,顯見只要妥善應對,就能將危機化為轉機和商機,而科技賦能就是數位時代下企業應對危機的最佳策略。為此,中華電信特別於19日舉辦「數位賦能,佈局零售新未來」領袖餐會,邀請產業領袖及專家以共創交流的方式,探討下一步的轉型策略。
餐會一開始,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吳麗秀便分享中華電信數位轉型經驗,自2019年起啟動的全面性策略轉型計畫「躍升2021」,經過三年努力,已創下集團與母公司營收及獲利雙超標、雙成長的佳績,日前更一舉抱走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HBR)所舉辦「數位轉型鼎革獎」綜合數位轉型獎(服務業先鋒獎)首獎。
吳麗秀建議,零售業者在面臨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動,應透過數位轉型強化營運韌性,而建立以數據驅動決策的企業文化、運用雲端平台提高經營彈性、強化資安防護機制確保資訊資產安全性等,都是可以強化韌性的數位轉型策略。
中華電信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滿足企業不同轉型需求
呼應吳麗秀的看法,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明崇表示,中華電信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涵蓋基礎網路建置、雲端、資安到各種新興科技應用,可以充分滿足不同零售業者的轉型需求。
具體來看中華電信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可發現以下三大特色,第一個特色是擁有電信網、網際網路和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MOD)三大網路,可串起通訊、資訊及媒體各式內容,為企業提供整合式服務。第二個特色是擁有整合資訊安全與混合雲技術,從網路、雲端、端點、管理四個面向打造完善的資訊平台。第三個特色為具備5G專網建置、AI大數據、IoT資料蒐集、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可提供多元創新服務。
AI+大數據,提昇零售業決策力
若進一步針對零售業來看,建立數據分析與應用的能力,透過AI及數據分析賦能以提升經營環境及客戶喜好的洞察能力,再據此制定行銷和銷售策略,是零售業數位轉型的重中之重。
對此,中華電信數據發展處協理闕仁斌表示,中華電信AI人才與大數據技術可以協助零售業者克服資料不足的瓶頸。
闕仁斌強調,中華電信每日處理超過1千億筆資料,不只資料量龐大,而且資料內容非常豐富,整合電信大數據去識別化的統計資料、外部開放資料、零售業本身的資料並運用AI建模分析,可以為零售業者提供包含商店圈分析、AI展店選址及AI銷量預測等三種大數據解決方案,幫助零售業者掌握商店圈周圍情報資訊、快速找出最佳展店位址及提昇銷量預測精準度。
資料治理和資安防禦,是建立自有數據庫兩大關鍵
當然長期而言,零售業者還是需要擁有自己的資料,不能完全依賴外部第三方數據,而資料治理和資安防禦,就是零售業在蒐集數據時必需要考慮的兩個關鍵。
先就資料治理來看,Amazon Web Services (AWS)台灣暨香港專業架構師團隊總監楊仲豪認為,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大,每個組織都要根據未來的營運目標去制定資料治理策略,讓員工知道如何取用資料、要去哪裡取用資料,以管理策略為基礎,才能快速發展出不同的資料應用,而且無論資料策略的內容或方向,企業都不能忘了合規的重要性。
至於資安防禦面,中華資安國際副總經理王信富強調,未來的數據應用離不開雲端,因此他提出企業雲端安全的5點建議,第一點、使用雲原生控制機制和自動化工具進行IAM權限管控,確保敏感數據的最小存取;第二點、針對資料加密與儲存管理,使用可以自行控制的金鑰系統;第三點、以零信任架構取代傳統VPN與DMZ架構,搭配通訊加密及微分段區隔來避免資安破口;第四點、使用雲端安全態勢管理工具及資安檢測,透過定期掃描找出不安全的組態配置和弱點,並持續修補調整;第五點、留存所有活動軌跡,並結合SIEM/SOC工具來擷取及分析所有事件紀錄。
在數位轉型與數據應用解決方案外,參與本次早餐會的零售產業領袖及專業經理人,亦希望知道在管理面該掌握哪些重點,才能以科技賦能企業,迎戰2023零售產業新樣貌。對此,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副執行長劉鏡清提出數位轉型三大成功關鍵,第一是必須有明確、清楚且具競爭力的目標;第二要建立數位領導力,推動數位與創新的文化變革;第三是建立專案團隊及員工所需的能力與資源,而能力培養重點在於改變與提升員工的行為能力,掌握這三大關鍵後,還要具備由上到下一致的決心,才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專案,迎向數位世代新變革。